发布时间:2019-10-02 19:52 | 来源:思政热点 2019年9月30日 | 查看:2826次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讲政治、育新人,保障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地见效,培养了一大批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新人,走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形成了有中国特色,适应时代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机制,丰富了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治校的内涵。
70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指导,积极回应时代使命,遵循工作规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改进工作举措取得的。
面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更加注重理论提升与实践发展相互促进,更加聚焦培养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高校人才培养的整体布局中做好顶层设计,用科学化的学理和方法指导具体实践,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发挥更大作用。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延续了中国共产党在军队和革命根据地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与新中国的发展同频共振,适应新中国成立后各阶段需要,切实回应时代赋予的各项任务,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指导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丰富知识体系和学理支撑,拓展工作途径和方式方法,边实践边探索,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探索出在党的领导下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成功经验,培养了党和国家发展需要的时代新人,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机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无到有,指引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总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成就,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剖析成就取得背后的基本逻辑,能够进一步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在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发展的战略格局中,找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责任,把握基本规律,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发展。
一、70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从起步建设到稳步发展的70年。70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要务是确保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在高校得到贯彻落实,具体体现在按照党和国家发展需要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形成了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重要内涵。
(一)坚持讲政治,保障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在高校贯彻落实
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的集中体现,讲政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特点。70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保障新中国建设到助力社会主义发展,着力开展政治教育,将大学生的思想凝聚到新中国的建设上,把讲政治贯穿始终。
新中国建立之初,教育部召集北大、清华、北师大等十九所高校负责人,对高等教育改造提出了"一切服务于国家建设,特别是经济建设"的方向,明确"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政治课学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新中国的政治目标看齐,1950年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提出"高等学校要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必须密切配合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国防建设的需要","培养具有高度文化水平的、掌握现代科学和技术的成就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级的国家建设人才而努力"。如1950年,教育部发出《关于改革北京师范大学的决定》中指出,政治课为全校必修课,在文化业务课中,也应贯彻革命的思想与政治教育。建国初期,党的教育方针透过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扎根,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鲜明印记。思想政治教育也作为桥梁纽带,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高校办教育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1958年,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高校一方面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同时注重通过劳动加深思想认识,开启了劳动育人和实践育人的源流。"文化大革命"期间,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架构发生转变,对大学生选拔培养和人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机构的重要性大打折扣。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重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宣传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和各项方针政策",1980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高校"必须坚持又红又专的方向,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专门人才"。此后,中央陆续出台一系列文件,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课程、学科、队伍、机制和保障各方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遵循党的育人方针政策。党的十四大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随后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等主要原则,这些重要指示,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依据、内容和保障,呼应时代要求。
20世纪以来,中央和地方两级教育系统的调整基本完成,建立全国相对一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具备了可行性,大学扩招后带来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自主择业、学生奖助等一系列新情况需要新的解决方案。2004年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高校得以系统化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更加深入,中央多次对高校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召开会议,发布文件,提出要求,2016年中央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对高校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统筹设计,以党的建设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落地见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与无、多与少、好与差,成为落实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重要考量。
(二)坚持育新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能否承担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是考验高校育人效果的重要指标。因此,作为学生从校门跨入社会的最后一个环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按照既定的目标实施教育任务,也承担着引导学与做、学与用相结合的使命,从建国初期的动员分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主选择,到新时代引导大学生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激励一代代青年大学生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明确提出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定位青年培养。高校院系调整后,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大量的专门人才,成为高校育人的重要任务。根据国家需要、集中使用、重点配备和一般照顾的方针,国家统筹分配高等学校毕业生,国务院提出高校毕业生"分配计划尽先照顾科学研究、高等学校的师资、工业部门(特别是国外设计项目)的需要","使学生所学在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贯彻学用一致的原则","在分配工作中将注意掌握把专门技术人材放到经济建设最需要的岗位上去"。如1953年"分配到工业、交通、农林水利、财政经济等系统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占全部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以上","百分之十八左右到各高等学校作助教、研究生,和到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作研究实习员,百分之十左右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全国各地作中等学校教师。""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高校"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为国家培养了一百五十五万全日制大专毕业生和一万六千多名研究生,他们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
改革开放后,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对青年培养的要求也随之调整,在全社会中统筹考虑青年工作,通过高校内外榜样示范引导教育青年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是这一阶段的鲜明特色。1985年,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教育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年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共青团中央开始在全国青年中评选"争当新长征突击手",表彰"不仅在创造物质财富的斗争中争当英雄,而且要在改变社会风气、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斗争中争当模范;不仅要当生产能手、工作模范,而且要当改革闯将"。教育部等部门联合评选全国"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集体,鼓励高校大学生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国家为人民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四十多年来,已有一千多万高校毕业生先后走上工作岗位。他们在生产、科研、教学、经济和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非常重要的骨干力量"。
党的十五大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此后,党的历次大会均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了强调和安排。党的十九大深化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涵和阶段,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当代大学生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将全过程参与"两个一百年"的奋斗过程,中国梦的伟大事业,是当代大学生的使命责任,当代大学生的毕业努力,终将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三)坚持规范化,构建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机制
完善的体制机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成熟的标志。新中国成立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中央直接指导、顶层设计、细化要求、系统构建等阶段。
建国初期,中央直接指导高校工作,如由中央统一批复每年高校招生计划,国务院每年针对高校毕业生进行统筹分配的指导等,体现了计划导向的管理模式。1961年,中央批准试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专章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要求,详细说明了高校基本任务、党的领导、政治理论课、高校领导体系、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等。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队伍和机构等做出了规定,明确提出"在一、二年级设政治辅导员或者班主任,从专职的党政干部、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其他青年教师中挑选有一定政治工作经验的人担任。同时,要逐步培养和配备一批专职的政治辅导员"。这一方案成为高校探索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的渊薮。对于这一文件是否完全执行,如何落实,中央没有作统一规定,文件虽提出经过讨论、试验和修改后正式发布,但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并没有实现。
1978年,《〈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的颁布实施,进一步加强了党委的首要地位,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1980年,教育部和团中央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学校党委要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校系两级都要有一名副书记主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校党委可根据情况设立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机构",在文件的推动下,高校开始建立校系两级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设立学生工作部或青年工作部等专门机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配备,与高校共青团系统共同做好具体工作。随着高校恢复日常运行,规范学生管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议题。由于毕业分配常规工作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品德鉴定是学生管理中全局性的工作,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分配去向。1982年,教育部在北京召开高等学校试行学生品德评定工作讨论会,提出品德评定要建立在经常的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此后,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学生守则》(试行草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学生规范性文件,学生日常管理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实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随着政府职能调整机构改革,高校划归中央和地方两级教育部门主管。同时高校不断学习借鉴境外高校在学生管理方面的经验,探索开展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学生资助等业务,在大学扩招等因素推动下,高校相继建立专门机构负责这些工作,有的高校还建立了美育、体育、素质教育、学业指导等专门机构。2004年,中央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系统化构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机制、机构队伍、职责内容,及时回应了谁来做、做什么、如何做、怎么评等一系列事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的重要问题,帮助高校快速建立了适应新世纪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2016年,中央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蓝本,对如何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育新人提出了方法、路径、要求。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科学规范发展体现在不断推进从"重行政"向"重法规"、从"经验型"向"法治型"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逐渐跳脱以"部门"为中心的条块分割,更加注重治理结构和学生权益,按照以"事务"和"学生"为中心建立协同议事决策机构,构建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四)坚持科学化,探索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发展,是70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发展逻辑、理论演变逻辑和工作实践逻辑的必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明确的指导思想、扎实的学理支撑和科学的实施方法,从而形成科学化的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经历了从强调作为"生命线"的政治地位,到"一门科学"的科学性讨论,走向"学科建设"的科学化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建国后初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内涵,一方面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寻找理论支撑,一方面借鉴军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20余年的实践经验。1949年10月,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就要求专科以上学校必修"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1950年,政务院《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规定全国高等学校开设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政治课程,1951年1月,教育部对135所学校的课程改革,尤其是政治课建设进行审查,同年7月,教育部在北京主持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暑期政治课教学讨论会,确定了高校政治课教学的重点、内容、组织、教师和方法,把课程建设作为高校落实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切入点。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以开展新民主主义的学习作为学生工作的中心任务","进行马列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配合当前国家总的形势",如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主题,"思想政治教育在一个学校内一定要作为整体的教育活动,在一定的计划、步骤下协同配合推进","与学校的全面教育内容联系起来","用道德说服人,用行为影响人的意识、感情、行为"。改革开放前三十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密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强调政治导向,侧重说服教育,探索适应社会主义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和方式方法,其本身的科学内涵和学理探讨尚未完全展开。直到改革开放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掀开了新的历史时期理论辨析的热潮,如何看待思想政治教育,深化其理论内涵,成为高校内外广泛关注的议题。
1979年,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论及当前"思想理论工作"的任务时指出,四项基本原则"都需要根据新的丰富的事实做出新的有充分说服力的论证","这是一项十分重大的任务,既是重大的政治任务,又是重大的理论任务"。这一要求,推动了部队、企业等各行业对开展思想理论工作本身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1980年8月,光明日报发表《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推动了"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大讨论,1982年11月,中央书记处书记宋任穷在全国党员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治党治国的科学"的论断,从中央层面正式认可了这一提法。科学化的理论要求学科化的建设为依托,1984年开始,高校开始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正式创立。随后相继设立第二学位和硕士学位,到1996年博士学位确立,形成了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体系和学位学历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方面,1952年10月,教育部对高校政治理论课的课程门数、学时、讲授次序做出了规定,标志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体系的基本建立,此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根据形势和任务不断调整,逐步完善。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央先后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基础上提出"课程思政",2019年3月,中央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出"八个相统一"的要求,拓展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内涵和外延。
二、70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宝贵经验
70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突出成绩,是在遵循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指导,把刚性的要求和柔性的方法相结合,基于时代特点不断调整具体开展的方式、载体、路径。这些成绩背后的经验,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宝贵经验,也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一)理论联系实际,在坚持党的领导的过程中用党的理论创新不断指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理论创新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理论武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汲取各阶段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指导具体工作,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明确了用什么理论,教什么思想,走什么方向,"培养什么人"。
1949年,《中央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教育部迅速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新中国的教育应该是反映新中国的政治经济,作为巩固与发展人民民主专政的一种斗争工具的新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过渡时期,把理论学习作为改造思想的武器,把改造思想作为理论学习的直接目的。
经过社会主义的改造,革命的基调转向社会主义建设,高校和中级以上党校设立"社会主义教育"课程,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中心教材,"要使全体青年们懂得""全靠青年和全体人民在几十年时间内,团结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富强的国家"。在高校中讲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怎样才能走好社会主义道路以及大学培养什么人,在新中国初期非常必要,然而由于对形势的误判,没能坚持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上采取用劳动教育完全替代理论学习等方式,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改革开放后,党的十三大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定论,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回答了社会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困惑,提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蓝图。对于青年大学生,邓小平提出"要教育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年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一提法是对"又红又专"在新的历史阶段的鲜活阐释,明确了高校要按照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需要培养人才。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社会形势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新中国成立45周年之际,中宣部颁布《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分批确定了400余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成为凝聚大学生思想共识的重要来源。新世纪前后,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1999年,中央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从而把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放到了"培养人"上。2004年,中央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从提升素质、培养人才的角度定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指出,深刻回答"培养什么人",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战略定位,学校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指明要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对高校新时代育新人提出了清晰的标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论及思想政治工作时,他提到,"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必然,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以文化人则提供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方法。
(二)育人紧扣时代主题,把握立德树人的各阶段任务培养时代需要的优秀人才
70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高校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各阶段育人目标相结合的过程。
建国初期,引导青年尤其是大学生认识了解从而认同认可社会主义,最终自觉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时代命题。毛泽东提出,"不少青年人由于缺少政治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不容易深切了解"建立一个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要经过怎样的长时间的艰苦劳动",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青年学生"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高等学校师生的红,不但表现在政治思想方面,而且表现在他们教学和学习的实际行动中,进而指出,"红与专,政治与业务的关系,是两个对立物的统一。一定要批判不问政治的倾向。一方面要反对空头政治家,另一方面要反对迷失方向的实际家"。同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又红又专,又有政治又有技术,这是我国这一代青年的努力方向",1953年,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率先提出并在清华建立了学生政治辅导员制度,选拔思想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好的高年级学生,"半脱产"做同学的政治思想工作。"一肩挑业务学习,一肩挑思想政治工作",使用与培养结合,又红又专,避免"空谈政治"。"双肩挑"的政治辅导员,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队伍,也是高校按照"又红又专"培养大学生的重要模式。
"文化大革命"期间,高校的育人目标和环境发生重大转变,不可避免地偏离了人才培养和青年成长的一般规律,偏离了育人的中心工作,高校育人的效果受到严重影响。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有了理想,还要有纪律才能实现",明确高校培育"四有"新人的历史使命,"四有"新人之所以"新",定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培养的大学生、研究生,应当"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具体工作中不断强化学生行为管理,加强学生遵纪守法教育,完善学生行为准则,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的价值导向。1985年中央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通知》,1986年高校开设"法律基础课",1989年《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出台,逐渐从倡导性走向规范性,强化依法依规管理高校和学生。1989年出台《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1990年国家教委公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这些规定及相应的做法,确保了高校坚持党的领导,沿着社会主义制度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同时也从正反两方面总结提炼了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规范化的实践路径。
新世纪前后,中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高校开始有计划的扩招,大学生数量成倍增长。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首先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站在跨越世纪之交,大学生作为宝贵的人才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进入新时代,首先明确"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回答"为谁培养人"的过程中定标定航,同时,习近平多次提到培养青年和大学生的标准,并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总结概括为六点具体要求。
(三)工作注重方法,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最终要落实在具体工作中,善抓教育,会用方法,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其中说服教育和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现了坚持原则和适应时代两者相统一,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传统。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中分析了思想教育的重点从区分"敌我"转向"团结"人民,提出对"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用思想教育的方式凝聚共识,团结力量,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实现了高校的顺利接收,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关键问题上,社会上的讨论非常多。对于这些思想热点,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提到,"深入研究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且做出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答案,这将是我们思想理论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四项基本原则在"目前的新形势下都有新的意义,都需要根据新的丰富的事实做出新的有充分说服力的论证",才能够教育全国青年,"才能够说服那些向今天的中国寻求真理的人们",及时回应社会上的思想热点,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要解答思想困惑。新世纪前后,高校建立起就业指导、心理辅导、学生奖助、学业指导、素质教育等机构或平台,立足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在关注、回应和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中开展教育引导,更加聚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社会形势和青年群体也呈现新的特点,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感染青年,就要运用青年喜爱并接受的话语和活动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建立健全校领导、院(系)领导联系师生、谈心谈话制度,及时了解师生思想状况和具体诉求,使思想政治工作接地气、入人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采用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方法,在平等沟通、民主讨论、互动交流中进行思想引导。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生动活泼地开展工作。发挥师德楷模、名师大家、学术带头人等示范引领作用,用他们的人格修为、学养学识影响带动学生",对谁来开展、用什么道理、靠什么方法、通过什么途径说服人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和要求。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邓小平"提倡深入细致的工作","要把大量的工作放到群众中去,同他们一块生活,一块活动,一块说笑话,一块下棋,然后去做工作","归根到底,我们要对青年进行共产主义教育。要多做点工作,多搞点调查研究"。历史经验证明,凡是面临复杂形势的紧要关头,深入师生一线,做好调查研究非常必要。1991年,《关于高等学校党政领导干部深入师生做好工作的几点意见》要求党政领导干部把深入师生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列入工作日程,形成制度。建立听课制度、接待师生来访制度、走访师生宿舍和食堂制度,主抓学生工作的领导干部要建立与学生班主任、辅导员等学生工作干部经常联系制度等,并设立公开接收意见建议的渠道。《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发布后,在大学生中建立了常态化开展面对面谈心谈话工作机制,深入学生班级、宿舍、实验室等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责。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在十九大后政治局首次民主生活会上再次强调"调查研究",称调查研究为"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2018年,教育部党组印发《关于在教育系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意见》,就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教育获得感等人民群众关切的专项问题开展调研,2019年,教育部党组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领导班子成员尤其是党委书记、校长,要主动进课堂、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进社团、进讲座、进网络,深入一线联系学生。把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作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狠抓工作落实的重要途径,从而达到体察校情、关爱学生、答疑解惑、解决问题的效果。
(四)发展遵循规律,不断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动力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表明,什么时候遵循了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就能充分调动教育主客体的积极性,形成教育合力,实现积极效果,什么时候背离了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产生负面效果。
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把握,源于"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论断,1955年,毛泽东在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为一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就是把握品德发生养成的过程。优良品德的养成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青年时期可塑性大,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是品德养成的关键时期。习近平形象地形容,"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对青年提出"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
对教育规律的把握,突出体现在将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大学生核心素养来培养。早在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就提出"学生团员遵守学习纪律,做到有革命理想、学习成绩好、具有健康的身体三个条件,成为新民主主义学习模范",1957年,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发文指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种人才,不但需求有一定数量,而且也要求有一定的质量。所谓质量,一般包含政治、健康条件和学业水平三个方面"。对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从"德智体"经过"德智体美"最终形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现代大学的建立已经跨过了多个世纪,有的一流大学更是持续运行了数百年,育人的主体、客体、环境和方法都在发生不断的更迭,而育人标准则相对稳定而持久,要在动态变化中找到前后一致贯穿的标尺,更多关注人才培养的德性,"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思想政治教育要围绕立德树人来开展,德育评价也要围绕立德树人的落实和实效来回答。
对青年成长规律的把握,首先体现在对青年的一以贯之、始终如一的重视和期盼。毛泽东提出"世界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邓小平提出"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重视青年,了解青年,关心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是把握其成长规律的重要基础。"当代青年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兴趣广泛,探索未知劲头足,接受新生事物快,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强,对实现人生发展有着强烈渴望。这种青春天性赋予青年活力、激情、想象力和创造力,应该充分肯定。同时,青年人阅历不广,容易从自身角度、从理想状态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世界,难免给他们带来局限性。这是青年成长的规律,我们要尊重这个规律","坚持关心厚爱和严格要求相统一、尊重规律和积极引领相统一"。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趋势展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无到有,从初创到成熟,在实践探索、学理体系、工作队伍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更宽广的事业和更科学的思维来整体思考和全局谋划。
(一)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治校的内涵
"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我们不断增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扎根中国大地办高等教育、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坚持党的领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治校的鲜明特色。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在实践层面,更加体现党的全面领导,反映党管办学方向,坚定德智体美劳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育人目标,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方面积累更多宝贵经验,确保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在高校不折不扣得到贯彻。在理论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理念和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在汲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滋养的同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智库的重要作用,在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发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内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创新。
(二)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三项基础性工作之一。从高校的根本任务角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者都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内容,形成合力才能完成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高校的育人体系角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不仅体现在讲政治本身,更融入在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全过程全方位中,贯穿了高校教学、管理、服务各条战线,大学生思想引领,人人都有职责,事事都需纳入。从高校的治理结构角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纳入学校办学治校重要事项,与其它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要在人才培养效果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贡献度,要把对人才培养的贡献作为考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标尺。
(三)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成就,与一代代青年投身奋斗密不可分。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千千万万青年将全过程参与。高校大学生既是中国梦的追梦人,也是民族复兴大任的圆梦人,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将直接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能否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更加聚焦于培养时代新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要培养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优秀人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举旗定航和激发动力的突出作用,教育引导大学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找到奉献自己的方位,教育引导一代代大学生沿着伟大事业的方向前赴后继,最终实现伟大梦想。
(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体现在理论的系统性和实践的现代性。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学历学位体系,但作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还相对年轻。一方面,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中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理探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文化滋养,形成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理论体系;不断借鉴哲学社会科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系、研究范式、分析逻辑,丰富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性规律。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注重问题导向,关注思想热点,适应网络时代,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开展工作。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互相转化,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为有效"武器",更好地指导实践,注重将实践成果和工作经验总结凝练为理论认识。注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相统一,在学科建设中推进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以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提升学科的科学化水平。
(五)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体系
质量评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强和改进工作的重要手段。内容全面、指标合理、方法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持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内生动力和重要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进一步树立质量意识,研究质量标准,开展评价工作,形成保障体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现代化水平,充分激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机活力。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中把握工作质量评价,坚持工作评价和效果评估相结合,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坚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保障体系。在高校育人体系和管理体系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制定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吸收高校相对成熟的评价数据和结论,形成可供借鉴和运用的评价成果。在高校内部、社会层面和国家视野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以质量评价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对办学治校的积极作用,回应人民对美好教育质量的关切,用可视化、可量化、可感知的形式呈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以实际行动回答党和国家赋予高校的使命。
文章选自
《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9期
冯刚,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严帅,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工部党建思政处副处长。
主编:冯刚
采编 : 张芳 王栋梁
校对:朱宏强
美编:黄琨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