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把脉”大学生 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发布时间:2019-07-11 09:09 |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9年07月11日 05版 | 查看:1158次

吴布林 易万臣

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近年来,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依托深厚的教学经验,“把脉”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成长规律,探索出一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四个结合”培养模式,即精英与一般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长期与即时教育相结合、网络与传统教育相结合,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道路之于人类文明进步的价值研究”(18AZX003)阶段性成果。

经验一

精英与一般教育相结合

对高校而言,新时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不仅仅是以大学生骨干为对象,而是应该以这些精英为核心,辐射带动整个大学生群体,这样才能有效保证精英的快速成长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学院首先充分整合时间与空间上的多维资源,通过建立学生党员暑期学校、自强同学会、优秀学生团等组织,满足精英分子更高的成长需求,将他们培养成“有学识能干事”的人才。同时,学院在党组织与团组织、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与普通同学之间,逐级形成前者带动后者的方式,形成长期、稳定的良性人才培养模式,既磨炼了精英分子的信心和意志,坚定了其思想方向,又在此培养过程中,起到了带动作用,激发广大学生的热情,保证整个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培养。

经验二

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需要是人一切活动的源泉和动力。大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在实践中产生解决问题的需求,再向理论寻找答案,进而推动学生从被动的死记硬背,转化为主动的活学活用。因此,学院大力改革“两课”的课程设置,巩固理论教育的主阵地,保障主渠道的畅通。另一方面,学院还组织学生骨干进入红色革命根据地、实地考察新农村建设典范及赴港澳台开展学术交流,以拓宽学生的实践领域,并鼓励学生参与课题、撰写调研报告、分享心得体会,促进学生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鲜活的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增进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其知识水平以及明辨和分析的能力。

经验三

长期与即时教育相结合

新时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形势更为复杂,因此更需要一个良性的、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要把握特殊时期的特殊事件、特殊教育点,做到因时施教、长短结合,既能保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全程性,又能培养他们快速适应环境发展变化的能力。因此,学院首先以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为根本,规划一个长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模式,将整个培养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分配至各个学年。第一阶段主要开展大学与职业规划教育;第二阶段主要开展典范与朋辈教育;第三阶段主要开展理论与实践教育;第四阶段主要开展职业理论与社会责任教育。其次,在即时教育上,学院以当下的社会热点信息为契机开展教育工作,例如,“3·30凉山森林火灾”发生后,学院开展义卖、义演等方式为“3·30”救火英雄募捐,增强学生的奉献意识、公益意识。

经验四

网络与传统教育相结合

目前,互联网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对其思想观念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作为传统教育重要载体的高校,应该充分接纳并发挥其作用,形成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阵地。因此,学院首先巩固和发展线下教育阵地,增加第一课堂学习的实践性,并延伸第二课堂的领域和范围,实现个性化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其次,在线上教育方面,学院以自身网站为基础,结合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构建起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网络教育阵地,同时还架起了院系、师生、同学之间沟通的桥梁,极大地创新并拓展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学习平台。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协同创新中心 吴布林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易万臣)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