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打造“互联网+”好人精神家园-互联网,-中国吉安网

发布时间:2019-06-14 22:28 | 来源:中国吉安网 2015-08-24 09:45 | 查看:1069次

  我市打造“互联网+”好人精神家园

  本报讯(邹清华、记者吴广城)13个县(市、区)2877个单位上网注册,网上发布“身边好人榜”1.2万余人次,全省第一;网上注册志愿服务项目和时长,全省前列……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网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互联网+”为平台,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微博、手机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收集推荐评选宣传更多的好人故事,致力打造“吉安好人精神家园”。

  为建立“互联网+”好人数据库,我市立足“江西好人网”平台,率先在全省启动“身边好人榜”网上发布工作,立体对接线上线下“身边好人榜发布”,将本地的好人好事录入系统,全面建起“吉安好人”电子信息数据库。为推动“身边好人榜”网上发布工作,我市采取召开部署会、下发文件、举办培训班、暗访督查、实地指导、定期通报等一系列组合拳。同时,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吉水率先举办了全省首场“身边好人榜发布联络员”培训班,该县白沙镇率先举办了全省乡镇首场“身边好人榜发布联络员”培训班。

  近年来,我市坚持在中国吉安网、吉安文明网和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上开辟身边好人专栏,定期发布宣传身边好人,玩转“互联网+”推荐评选宣传好人。今年以来,全市各地在新媒体上发布了5200条好人信息,通过网络推荐了88人参加“中国好人”评选,有30人入围“中国好人榜”,4人荣获“中国好人榜”上榜好人,9人入选江西好人。同时,以开展全国、全省、全市道德模范推荐评选宣传活动为契机,在本地媒体刊发了全市93位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实行网上投票,鼓励网友通过手机、网页为美德点赞、向模范学习。目前,我市有2人入选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利用报刊、网络发布贫困好人信息,开展网上志愿服务、网上征集好人微心愿、爱心1+1@吉安发布、微公益互动圆梦等活动,多措并举,充分发挥“互联网+”帮扶好人,并组织志愿服务者与贫困好人结对子。目前,全市仅在江西志愿服务网就注册志愿服务队伍2610支,志愿服务者达29.63万人,征集好人微心愿1680条,有308位生活特别困难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获得资助,帮扶资金达386万元。

  构建美好的网络精神家园

  赛稻夫

    网络联通大众、联通世界、联通未来。在信息多元且良莠难辨的今天,我市抢占先机,以打造吉安好人之城为基础,网上网下齐上阵,玩转“互联网+”元素,将我市各界好人的点滴感人事迹,投射到网络平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市真正做到全覆盖无盲点,唱响网上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

    网络所具备的即时、互动等特点为民意表达提供了方便而快捷的平台。当“我说你听”变成“双向互动”,“一个声音喊到底”已经不再可能;当“真理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跑遍半个世界”,吞吞吐吐的“挤牙膏”回应方式已经跟不上形势。“公开”成为一项基本原则,“回应”正由选答题变为必答题,“互动”也成为衡量能力的重要标尺。

    在道德缺失、诚信缺乏的今天,我市充分发挥网络的教育引导作用,倾力打造“互联网+”好人精神家园,并遵从平民化、一站式的宣传推介机制;遵从平凡真实、草根大众;遵从做吉安好人不需要高大上的浅显道理……哪怕是小时候我们学雷锋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的好事也可以作为身边好人榜的发布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联网+”的“+”,不但是增加,更多是提升,而且是从量变到质变。

    不做简单的加法,而是通过“化学反应”实现倍数效应,这样的“互联网+”才能加出一个新时代。由此可见,在“互联网+”的时代,传统行业应当不断升级产品与服务的核心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化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植入互联网基因,变为互联网思维,理应是“互联网+”好人精神家园的题中之意。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我市打造“互联网+”好人精神家园》)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