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软证据”搞“硬指控”:美国霸凌讹诈全靠谎言 ——从斯蒂芬·罗奇的良心文章说起

发布时间:2019-05-18 20:29 | 来源: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18日 03版 | 查看:1081次

中美经贸摩擦一年多来,双方打打谈谈,势越看越清,理越辩越明。

  美国毫无诚信、出尔反尔,挥舞关税大棒、实施极限施压,其贸易霸凌主义的面目,国际社会已看得一清二楚。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美国不惜严重破坏国际贸易秩序,加深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极尽讹诈之能事。美国要在经贸摩擦中玩转如此“极限”手段,当然需要靠大量谎言做铺垫。这一点,瞒不过明眼人。

  前摩根士丹利亚洲公司董事长、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不久前在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发表《美国在中国问题上的错误叙事》一文,就把美国政府的种种谎言和错误逻辑说得非常透彻。“华盛顿在事实、分析和结论方面都十分轻率。而美国民众在接受这种错误叙事时过于轻信。”

  罗奇的文章发表于4月26日,当时美方就中美经贸磋商不断释放乐观信息。但后来的进展证明,那不过是美方玩的又一次极限施压前的障眼法,其后出尔反尔依然如故。罗奇先生显然也被障了眼,他在文中表述,“鉴于贸易协议显然很快就要达成,人们很容易认为这一切都会过去。”

  但罗奇对形势的判断力却未被一叶障目。他认为,美国国内对中国的不信任不会因为贸易协议的达成而消失——“这可能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因为“中美之间的互信已经千疮百孔,达成一项肤浅的贸易协议丝毫不会改变这一点”。

  树欲静而风不止。对于主张不冲突不对抗,推动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中国来说,互信互利,合作共赢才是正道。但在美国国内,共和党人与民主党人却“难得”地就一个关键问题达成了共识——把所有困扰美国的东西都归咎于中国。“痛批中国,这一做法具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广泛的吸引力”。

  然而,从罗奇的文章里,人们不难发现,美国用来痛批中国的“猛料”,细看来却全是基于错误计算和双重标准的不实之词。

  谎言一:贸易逆差都是中国的错。

  2018年,美国同中国有着4190亿美元的商品贸易逆差。这在美国总体879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中占48%。在罗奇看来,这是美方在争论中的“避雷针”,是美国领导人所谓的造成工作流失和工资压力的“大屠杀”的罪魁祸首。

  罗奇指出,特朗普和其他大多数美国政界人士不愿承认的是,2018年美国同102个国家之间存在贸易逆差。“这反映了国内储蓄极度不足的问题。”而美国国内储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国会和总统草率批准的预算赤字造成的。“也没有人承认供应链扭曲的问题。”这个问题起因于在其他国家制造投入品,但在中国装配并从中国发货。据估计,这个问题把美中贸易不平衡夸大了35%~40%。更别提让美国消费者受益的基本宏观经济状况和全球生产平台效率的提高。显然,把中国说成是“让美国再次变得伟大”的主要障碍要容易得多。

  谎言二:中国窃取知识产权伤害美国创新能力。

  知识产权保护、强制技术转让问题是中美经贸磋商的重要议题,也是美国强词夺理、抹黑中国的重灾区。

  中国每年窃取价值数千亿美元的美国知识产权,从而给美国的创新能力造成致命打击,在美国舆论场已被重复成了公认的“真相”。但罗奇对这种说法的公认源头提出了合理的质疑。

  美国“知识产权委员会”声称,2017年知识产权盗窃给美国经济造成的损失在2250亿美元至6000亿美元之间。对此,罗奇指出,这一估值的范围大得离谱,这些数据是基于不可靠的“代理模型”得来的站不住脚的证据。

  “中国盗窃知识产权”的情况来自美国海关与边境巡逻部门的数据,他们在2015年总计查获了价值13.5亿美元的盗版和假冒商品。美国用同样不可靠的模型在这个小数目的基础上进行推测,得到全国范围查获的盗版和假冒商品总估值,并将总估值的87%归咎于中国(52%归咎于中国大陆,35%归咎于香港)。于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2018年3月发表的“301条款”报告中强调了这一点。该报告为对中国加征关税提供了基本理由:美国企业与其中国合资企业伙伴之间存在强制技术转让。

  谎言三:中国强制技术转让。

  罗奇指出,合资企业显然涉及人员、企业战略、经营平台和产品设计的共享,但美方的指控是“强制”。这与一个假定密切相关,即精明老练的美国跨国企业愚蠢到会把核心技术转交给他们的中国伙伴。

  “这又是一个以软证据提出硬指控的惊人实例。”罗奇在文章中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实际上在“301条款”报告(第19页)中承认,没有确凿证据证实这些“隐性操作”。就像知识产权委员会一样,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依赖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等贸易组织进行的代理人调查。

  罗奇在文章中还批驳了美国政府在“中国制造2025”“货币操纵”等问题上的错误叙事和错误反应。

  他指出,长期以来,日本、德国、法国,甚至还有美国一直在实行与中国类似的产业政策。就在今年2月,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启动美国人工智能倡议,并提出在120天内制定一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的时间框架。显然中国并不是唯一把创新提升为国家优先政策的国家。

  针对“中国货币操纵”这一美方关注的老问题,罗奇指出,自2004年年底以来,以广义贸易加权计算的人民币实际升值超过50%,中国一度庞大的经常项目盈余几乎消失。“但是,以往在货币问题上的不满依然存在,并在目前的谈判中得到了许多关注。这只会让华盛顿的叙事错上加错。”

  更大的谎言:中国是美国的“生存性威胁”。

  罗奇对美方一系列错误叙事的澄清,显然有助于美国一些人在中美经贸摩擦问题上获取正确的认知。正如他所言,美国应该自省,“如果美国的名嘴阶层全错了,痛批中国与其说是对真实外部威胁的反应,不如说是国内问题的产物,那怎么办呢”?

  罗奇是中美经贸问题的专家。借助他的专业分析,人们对美国在中美经贸摩擦中的“错误叙事”的错情错因更加了然。“事实上,有充分的理由认为,缺乏自信的美国——受困于自身造成的宏观经济失衡,并担心自己退出全球领导地位所带来的后果——接受了一套有关中国的错误叙事。”

  虽然着笔不多,罗奇对中美关系大局同样深有感触。在罗奇看来,固执地把中国当成对“美国梦”的生存性威胁,会带来严重后果。他在文章开端这样写道:“这已经导致以牙还牙的关税、不断升级的安全威胁、发生新冷战的警告,甚至是有关崛起中的大国与现任全球霸主之间将爆发军事冲突的传言。”

  但且自省躬,莫觅他替代。罗奇指出,他文章的重点是强调,在指责他人时,需要客观和诚实,尤其是在当前美中冲突利益攸关的情况下。“可悲的是,把注意力放在替罪羊身上,显然比反观自照来得容易得多。”

  客观、诚实,正是美国政府在处理中美经贸磋商乃至规划中美战略关系中急需的品质。然而,美国政府在现实中的做派却与这一品质南辕北辙。在中美经贸谈判中,美方一再出尔反尔、得寸进尺,一味漫天要价,极限施压,导致谈判严重受挫。在更加影响深远的中美战略关系上,美国一些人患上“被赶超焦虑症”,竟然生造出中美“文明冲突”,为打压臆想中的美国“全球主敌”寻找借口。

  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病还须心药医。从挑起对华贸易战到寻求对华战略遏制,美方在对华关系上的种种失去理性的举措,不仅是对形势的严重误判,更完全低估了中方捍卫自身权益的决心和意志。美国能从自己一手制造的矛盾冲突中得到的,只会是自身公信力的折损和软实力的削弱。

  摒弃谎言与私欲,树立客观和诚实品质,美国政府刻不容缓。

  (本报评论员)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