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9-25 08:42 | 来源:人民日报 2010年09月24日 04版 | 查看:6964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 杨洁篪(中国好人网配图)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5周年。应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邀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5月9日专程赴莫斯科,出席了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庆典,并亲切会见了俄罗斯老战士代表。应胡锦涛主席邀请,梅德韦杰夫总统将于9月底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将会见曾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中国老战士代表。两国元首还将就二战胜利65周年发表联合声明。中俄双方隆重举行庆祝纪念二战结束65周年活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65年前的那场战争,是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与人类文明的凶残敌人法西斯进行的一场殊死较量,是正义击败邪恶、光明驱散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作为抗击世界法西斯的主要力量,中苏两国和两国人民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抗日战场,中国军民展开了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牵制了大部分日军,以付出3500万同胞伤亡的惨重代价,彻底击溃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行径和称霸野心,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称霸亚洲的企图。在欧洲战场,苏联人民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浴血奋战,2700万苏联优秀儿女为国捐躯,最终打败了德国法西斯,赢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中苏两国和两国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和爱国主义精神,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捍卫了世界和平与正义。
我们无法忘却,在这场血与火的残酷较量中,中苏两国人民同仇敌忾,相互支援,结下了生死与共的伟大友谊。中国向苏联卫国战争提供了一切可能的支援。许多在苏联留学的中华热血青年和务工人员或直接参加了苏联红军,或组成红军“华人军团”,奔赴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前线作战。近5000名苏联军事专家和志愿者援华抗日。在中国抗战后期,苏联红军远赴中国东北战场,与中国军民一道横扫日本关东军,为中国夺取抗战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苏两国军民不畏邪恶,并肩作战,书写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的光辉篇章。
沧海桑田,岁序更新。65年前,为了和平,全世界反法西斯的人们前所未有地团结起来,彻底摧毁法西斯反动势力,挽救了人类文明,避免了历史倒退。如今,二战的硝烟已经散去,但人类仍在为实现远离战争、共享和平、摆脱贫穷、共谋发展的梦想而孜孜以求。二战的教训如此惨痛,二战的启示如此深刻,只有以史为鉴,才能创造未来。
战争的创痛警示我们,必须牢记和尊重历史,坚决维护历史的真实性和严肃性。历史不容恣意篡改,正义与邪恶不容肆意混淆。中苏两国人民为二战胜利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作出的历史贡献是无法磨灭的,法西斯主义犯下的滔天罪行是无法掩盖的。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都应该共同捍卫历史的严肃性,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使战争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使法西斯主义没有任何死灰复燃的土壤。
战争的创痛告诉我们,践行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是各国人民永浴和平、友爱、和谐的根基所在。当今世界,各国安全的整体性、关联性和互动性不断上升。只有充分尊重他国的安全利益,维护各国的共同安全,才能更好地保障自身的安全。只有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照顾彼此利益,平等相待,携手合作,才能有效地消除争端,化解分歧,实现各国人民的友好相处。
战争的创痛启迪我们,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新发展观,是维护世界和平、共谋人类福祉的光明大道。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利益越来越交融,大家都在同一条船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旧的冷战思维和“零和”游戏不仅有损别国的利益,也无法实现自身的发展与繁荣。在这个由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历史文化和不同民族组成的多彩世界里,只有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与各方发展全方位的互利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不断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和平与和谐的理念始终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先哲们就提出了“协和万邦”、“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并出于对热爱和平、追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强烈渴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同亚非国家一道,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使之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但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方针没有变,始终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的目标没有变。中国提出的推动建立“和谐世界”的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和睦相处、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真诚愿望。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的发展也将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抚今追昔,65年前中苏两国人民为二战胜利作出了彪炳千秋的贡献。65年后的今天,中俄两国人民正在续写友好合作的新篇章,继续为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俄平等互信、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树立了大国之间睦邻友好的典范和相互尊重、平等合作的楷模。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一种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完全新型的国家关系,成为当今国际关系良性互动的重要促进因素。中俄共同追求的是合作和共赢。正是在这一精神指导下,我们两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确立了“世代友好”的和平思想,并本着友好协商、互谅互让的原则,通过和平谈判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两国全面开展互利合作,在共同发展振兴的道路上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在两国领导人的亲自关怀和大力推动下,双方能源、投资和地方等领域的合作实现了重大突破,前景广阔。两国人文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世代友好的思想正深入两国人心。出于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共同愿望,中俄两国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进行着密切的协作。双方本着建设性和负责任的态度,按照联合国宪章和公认的国际法准则,为妥善处理诸多敏感复杂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作出了共同的努力。中俄和中亚国家共同创建了上海合作组织,倡导了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为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65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隆重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时,我们应该深切缅怀那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中俄英烈,永远铭记他们用生命铸就的历史功勋。我们更要珍爱和平,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包容的理念,全面推进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不懈努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 杨洁篪)
(责任编辑:吴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