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视频:【焦点访谈】诉讼背后的博弈(3图)

发布时间:2010-10-19 22:26 |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2010年10月11日 20:05 | 查看:6505次

视频来源:56网(中国好人网责任编辑孙宾添加)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最近几年,我国出口企业在海外市场遭遇的以维护知识产权为名的诉讼案频频发生,诉讼的对方往往是国际知名大企业,无论从企业规模还是从知名度上来说,这些中国企业和国际大牌企业不是一个重量级。来自浙江的通领科技集团在国内并不出名,但他们和美国大企业之间一场历时多年的诉讼大战,让这家公司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热点。

  打破美企垄断 引来官司缠身

  一种名叫接地故障漏电保护的装置在美国按规定每两年必须更换。因此,此类产品在美国每年都拥有30亿美元的市场。但是,美国的莱伏顿、帕西西姆等几家大型企业利用专利技术垄断这个市场长达20多年,国外企业很难插足。中国浙江的民办企业通领科技集团通过研究开发,找到新的技术突破口,生产出了自己的产品,并且在美国申请了专利。2004年初,通领集团的接地故障漏电保护装置开始进入美国市场,由于价廉物美,产品在美国市场上大受欢迎。通领科技集团董事长陈伍胜说,该产品在短短的不到6个月的时间内就占领了美国38个州的主流市场、占据了整个美国市场10%左右的份额。

  短短半年时间,这款产品的订单金额已经达到5000万美元,迅速崛起的中国产品引起了美国竞争对手的恐慌。为了抢回失去的市场,美国500强企业莱伏顿公司把通领集团在美国的4个经销商同时告上了法庭,起诉的理由是,通领集团的产品侵犯了莱伏顿公司的两项专利。

  在美国,打官司要付出昂贵的成本,一场官司下来,消耗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的费用是常事,而同时应对多起诉讼,又大大提高了诉讼成本。这其实是美国企业采用的一种竞争策略。如果应诉,无论胜负,都将严重削弱企业的实力,甚至会拖垮企业;如果不应诉,则等于选择退出美国市场。对于莱伏顿等美国的行业巨头来说,以保护专利为名的诉讼是他们常用的一种武器,在此之前,已经有38家国外企业被同样的诉讼挤出了美国市场。

  面对莱伏顿的起诉,通领集团为了保护在美国的市场份额,表示作为被诉产品的生产方,通领集团是当事方,应该成为被告之一。之后,通领集团联合4家经销商选择了积极应诉,并承担了4家经销商在内的所有诉讼费用,不让这些经销商花一分钱,但条件是在法院没有判决之前,这4家经销商仍然要销售通领集团的产品。

  为了这场官司,通领集团花费500万美元聘请了美国的知名律师,经过两年多的审理,美国新墨西哥州联邦地方法院判决:通领公司的产品没有侵犯莱伏顿公司的专利。通领集团打赢了这场官司。

  不甘心失败 对方卷土重来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对垒只是个开始。就在胜诉仅仅36天之后,莱伏顿公司的行业同盟美国帕西西姆公司又以专利侵权为由,将通领集团等4家中国企业诉上美国联邦国际贸易委员会,要求对来自中国的接地故障漏电保护装置进行3项专利侵权的“337”调查。一家败诉,另一家上场,官司输了就启动337调查,这是美国企业惯用的又一战术。所谓337调查,就是依据美国关税法第337款的有关规定,美国联邦国际贸易委员会一旦调查裁决进口产品侵犯了美国知识产权,则有权要求海关拒绝涉案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通领科技集团董事长陈伍胜说对方此次目的就是要在美国市场封杀通领集团的产品,切断经济来源,使通领科技集团在这场官司中耗尽财力最终破产。

  其实,近年来遭遇337调查的中国企业远不止通领集团一家。仅今年以来,美国共发起42起337调查,其中涉及我国企业21起,占调查总量的50%,同比增长近91%。由于337调查程序复杂而且诉讼费用高昂,我国很多出口企业被迫放弃应诉,而主动应诉的企业也往往被高昂的费用拖跨。2009年3月30日,美国联邦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通领集团侵犯帕西西姆公司的专利,禁止通领集团的涉案产品通过美国海关进口。

  准备充分 坚持到底 最终绝处逢生

  通领集团的产品是专门针对美国市场设计的,无法在中国销售,通领集团要想绝处逢生,只有将这场官司打到底。但从历史上看,要推翻美国联邦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裁决,成功率不超过3%,中国企业更是没有胜诉的先例。

  2004年,莱伏顿公司的技术副总裁曾经要求通领集团和他们签署一份协议,放弃通领产品在美国的专利。当时,陈伍胜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对方的无理要求。而莱伏顿公司也果然把他们的威胁变为了现实。虽然要推翻337调查裁决的成功率只有不到3%,但是通领集团决定坚持到底。他们的信心来自充分的准备。从产品开发开始,通领集团就一直非常注重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目前他们已经获得中国和美国的专利共46件,正在申请的有39件,而且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之初,就请美国的律师事务所对这些产品进行了不侵权的鉴定。

  2009年9月,通领集团向美国联邦巡回法院递交了诉状,起诉美国联邦国际贸易委员会,要求推翻对通领集团的337调查结果。2010年的8月27日,最终的判决出来了:通领科技集团取得完胜。

  通领集团的胜利也是中国企业面对美国联邦国际贸易委员会取得的首次胜利。但是2010年9月3日,曾经在法院败诉的莱伏顿公司又再次以专利侵权为由将通领公司告上美国联邦国际贸易委员会。通领公司正在迎接新的挑战。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国民营企业,6年来遭遇美国行业巨头的轮番起诉。在这些官司的背后,实际上是市场份额和商业利益之争。而对于国际市场从陌生到熟悉再到最终适应,是我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在加强科技创新的同时,学习和掌握国际贸易的市场规则和应对策略,中国制造才能真正在海外做强做大。

(责任编辑:孙宾)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

第5楼 广东省广州市2010-12-04 01:20:21 发表
匿名网友:其实这些还需要中国政府以及国内的企业一起努力,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很重要,希望中国在不断崛起的同时也要提高与其他外国企业抗衡的能力

第4楼 广东省广州市2010-12-03 13:17:12 发表
匿名网友:BY 20092802025 "made in China",这是中国能够走出世界的自豪。 在现今这个社会,中国产品在外国经常会遇到“贸易堡垒”,说是反倾销,实质上就是对中国产品的一种打压。由于我国经济顺差,就容易引来外国的打击。俗话说“树大招风”,其实中国的崛起,会引来外国的妒忌及打压。因此,要在国际市场站稳,中国还需努力。

第3楼 广东省广州市2010-12-02 09:54:29 发表
袁怡: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要提高我们自身的能力和竞争力

第2楼 广东省广州市2010-12-01 20:19:27 发表
匿名网友:原文由20092802023于2010-11-08 20:46:52发表 在美国是合法的竞争手段,但给人感觉却像小人伎俩。“中国制造”是个有名的词,但是中国更需要创新来打开国际市 说得好~

第1楼 广东省广州市2010-11-08 20:46:52 发表
20092802023:在美国是合法的竞争手段,但给人感觉却像小人伎俩。“中国制造”是个有名的词,但是中国更需要创新来打开国际市场,引领世界产品潮流,而不是一味地在其他国家的名义下“打工。”看到有这么个集团能勇敢应对挑战,真的不简单。有魄力必然压得住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