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拴:把老百姓当明星的党报人

发布时间:2009-09-18 08:49 | 来源:2009-07-17 18:25:20 新华网贵州频道 | 查看:2327次

赵拴,《贵州日报》记者部主任,高级记者。1992年从一名高校教师改行从事新闻工作,5次获中国新闻奖,2次获《贵州日报》社“人才奖”,1996年被评为全省优秀党员,2004年荣获贵州省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2005年入选贵州省首届十大“都市年度人物”;2007年获贵州省“十大影响力人物”称号,同年获中国新闻人物最高奖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成为贵州新闻界获长江奖第一人。

  他的文章,让人落泪催人思考

   1995~1996年,《贵州日报》一版开辟了专栏“走进贫困山乡”,这组报道是赵拴深入大山深处一些尚处于半原始生活状态的少数民族同胞聚居村寨,与那里的村民和干部同吃同住、同悲同喜写成的。每一篇专栏报道都有极强的现场感,使人读后身临其境。报道既写出了党和政府对山区农民的关心,也写出了山区农民的贫困现状,而且融进了作者对贫困山区农民深深的同情及对贫困原因的深刻思考。读这组文章成为很多基层干部的“必修课”,很多人将这组文章剪贴保存随时翻阅。一位基层干部说,他每看一篇就掉一次泪,每掉一次泪就会作很多思考,更加明白作为一个基层干部,要把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作为重要使命和责任。

   但很多人不知道,赵拴为采写这一组报道,历经了太多的艰辛,单是在崎岖险峻的采访路上遭遇的车祸就有好几起。在江口县、关岭自治县和遵义等地采访途中,三次遭遇碰车事故,最严重的一次,他受伤两个多月后才康复;一次去思南县,乘坐的乡村班车在下坡时刹车失灵,情急之下,司机将车一头开进了路旁的排水沟,侧靠到山体上,而路的另一侧就是万丈悬崖;去松桃自治县时,他乘坐的吉普车刹车失灵,幸亏是行驶在一段平路上,车滑行近1公里才停下来;在去雷山县望丰乡甘益苗寨途中,山洪引发的山体塌方几乎阻断了原本就狭窄的山路,县里开车的师傅建议返回,但赵拴却坚持继续赶路,吉普车贴着悬崖,小心翼翼地冒险通过,稍有不慎,情况不堪设想,而那天正是赵拴的生日;还有一次在余庆县,他亲眼看见前面的一辆货车翻入了水库……

   为了完成这组报道,赵拴的采访行程达一万八千里。

  他到一个地方就能写活一个地方

   赵拴在遵义驻站期间,每年都会有不少稿件引发轰动效应。他十多年前采写见报的稿件,至今很多县还在念念不忘。道真自治县上世纪90年代初拍卖荒山,赵拴第一个作了报道,道真因此引来全国新闻媒体的关注,被称为是当时全国首家大规模拍卖荒山的县,从此名声大振。上世纪90年代末,余庆县连续多年都有新经验在全国推广,几乎每年都要在全国获很多奖,赵拴凭着敏感的新闻嗅觉,以《余庆是个谜》为题独辟蹊径对这个先进县进行报道,使余庆因此受到了全国媒体的关注,被誉为“全国经验之乡”。

   遵义市的一位干部说:“赵拴总能敏锐地发现新闻,到一个地方就能写活一个地方。”

   有位资深的新闻人评价赵拴的新闻作品:角度非常刁,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语言生动、鲜活,极富可读性;能通过一件普通的新闻事件揭示出深刻的社会现象,令人反思。如他获得中国新闻奖的《走进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大兴机场能否姓“黔”又姓“湘”》等作品。

   在很多读者眼中,党报少有可读性。但赵拴却有着一批固定读者。一位长期关注赵拴的读者曾说,只要是赵拴写的报道,他必定从头到尾通读,标点符号也不放过。

   不久前,贵州一个地区的宣传部请赵拴与当地通讯员交流。当地一名张姓记者,早早地就等候在会议室门口。他是赵拴的忠实“粉丝”,见到赵拴,他迫不及待地展示出所能收集到的赵拴的每一篇稿件。张记者说:“赵老师的报道总能与基层贴得很近,总能敏锐地捕捉到典型,而且视角独特,我们喜欢。”

  他到过全省上千个乡镇村寨

   这些年来,赵拴的采写或策划的精彩之笔,始终没有离开一个主题:关注民生。

   “一个记者,不仅要有敬业精神,更要有良知和责任感。”赵拴说,贵州农村贫困人口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总数的1/10,面对贫困家乡的父老乡亲,为他们做点什么是一个记者责无旁贷的事。

   这几年大年三十,记者部很多家在农村的记者回家乡过年,都会接到他安排的任务——走进普通百姓家中,陪老百姓一起过年,倾听老百姓的喜怒哀乐,采写具有现场感的报道。

   2004年,赵拴与两名记者去榕江县采访乡村公路建设的题目,在一个苗族村寨里,他和许多修路农民一起合影。回到报社后,他把这些合影冲洗成照片放在办公室抽屉里,当成宝贝珍藏。赵拴16年的记者生涯里,他把老百姓当明星,喜欢与普通的采访对象合影,如今已有好几百张这样的照片。

   赵拴十多年党报记者生涯,省内总行程不少于6万公里,到过上千个乡(镇)村(寨),他经常提起采访过的一些人物:紫云自治县一位在极贫乡与当地农民结婚的上海女知青,看到当初一起来的上海知情都纷纷返城后说,她此生永不会离开这片土地;在与广西交界的独山县大山里,一位年近60岁的布依族老农每年都写入党申请书,整整坚持了40年……

   赵拴说,记者是社会的记录者和时代的瞭望者,与任何职业一样,记者应该有自己的职业形象。一名党报记者,必须时刻清醒地知道自己要扮演的社会角色。记者个人的行为已不仅仅代表自己,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党报,是党报形象的体现。他把“敬业、责任、良知”几个字作为他职业生涯的座右铭。

  他用脚“跑”新闻,更用脑“写”新闻

   赵拴把新闻实践归结为4个字:发现、表现。他说,做记者难就难在“发现”,为什么有些记者总能写出有新意、有影响的独家报道,而有些记者却只能停留在浅层次的一般材料性报道中,写出的总是些平淡的“大路货”? 就是因为后者没有独到敏锐的发现,其根源,是记者的新闻素质和知识贮备存在差距。

   赵拴常说,记者要发现新闻,首要的是要坚持深入生活,好的新闻肯定是记者深入现场的产物。同时要坚持学习,学会站在时代的高度进行前瞻性的思考,用大脑捕捉新闻——有思考才可能有深邃敏锐的鹰眼,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独家报道。赵拴认为,“表现”,表面看更多的是从新闻技术的层面来说的,其实更是对记者素质和内涵的检验。“发现”了新闻素材但“表现”不到位,好的新闻素材就会被浪费甚至糟蹋。创新思维,不拘一格,敢于打破常规,才可能凸显自己的风格和个性。做一个“在写的记者”容易,做一个“在思想的记者”难;时代需要我们不仅要有用脚“跑”新闻的精神,还要有用脑“写”新闻的追求。

(责任编辑:龙杜娟)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