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1-13 22:02 | 来源:南宁新闻网 2017-05-25 05版 | 查看:5089次
他说“到老无憾”,也曾感慨“公事家事总难两全”
本报记者 陈蕾 整理
黄大年(右)与家人在英国留影(黄大年朋友圈资料图)
黄大年曾经说过,“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报效祖国是黄大年毕生的执着与追求,也是常人无法企及的精神世界,但是透过他的微信朋友圈便会发现,日常中的他是个会与学生“边走边聊,边喝边侃”平易近人的老师,也会在情人节时调侃“我家领导埋怨我冷冰冰没情味,缺情商”,还会在耗时5年的项目完成时淡然形容“不小心弄出的成果”……
黄大年朋友圈内容摘录
东北5月才春暖,今年格外晴。每年“五一”都和学生在一起,边走边聊,边喝边侃,这是最愉快的时刻。在同样的地点,一些学生已经毕业远走高飞,离开了此时的照片镜框;一些新面孔又填进来,开始又一轮拼搏成才。
离开的都那么优秀,进来的都那样信心满怀。铁打的营盘,流水的生,进是青涩出是才。作为老师,决不能亏待了这帮孩子,决不能耽误了这拨人才。
——2015年5月2日
今夜难眠,6年前的今天,2009年12月30日,我从英国剑桥回到母校所在地长春,与吉林大学正式签下全职教授合同,因为吉大是长春地质学院合并后的大学,我有幸成为第一个回吉大,第一个去吉林省,也是第一个去东北的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我是南方人,回归时可以自由选择地方和单位,但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母校和这片留下青春印记以及大学梦想的地方。还记得回归时的信誓旦旦,竭尽全力,鞠躬尽瘁,不计得失,为母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从海漂到海归一晃18年,得益于国家的强大后盾,在各国才子强强碰撞的群雄逐鹿中从未言败,也几乎从未败过!有理由相信,回归到具备雄厚实力的母校,只要大家团结和坚持,一定能实现壮校情、强国梦。大跨度的经历难免遭遇各种困难,拼搏中聊以自慰的追求其实也简单:青春无悔、中年无怨、到老无憾。
——2015年12月31日
今天办公室加班,午后上网登群,迎面扑来满满的情人节味,鲜花、笑语和浓郁的嗲气,我随之恍然,羡慕和无奈。也难怪我家领导埋怨我冷冰冰没情味,缺情商,因为节日期间一直为备战科研和项目而忧心忡忡,死气沉沉。
古往今来,“情”事和“情”形演绎多少悲欢离合故事,催人泪下。但人和人不一样,那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私有空间,也是个人拥有的最敏感和最高的支配权力。
我是否有情,我情系何处,用不着看别人学别人,与生俱来。真正从事科学的人,往往看中与事业发展有关的情意群体。面对“知音”常有相见恨晚的遗憾,发展的是与众不同的情。情,关键是那种曾经“动过的真情”,荡气回肠,来之不易,贵在曾经拥有和珍惜。
情,年轻讲浪漫,年长讲厚重,年老讲珍藏。其实,值得永久珍藏和回忆的东西,才叫作“情”。因此,情人节是为知情和懂情的人设计的节日。这就是我今天的感想,真切和原味,因为我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016年2月14日
元宵节夜晚,办公楼内灯稀人静,楼外正是喜气洋洋。我们被夹在地质宫第5层,夹在“十二五”验收和“十三五”立项的接合部,夹在工作与家庭难以割舍的中间。没人强迫,只是自找,总想干完拉倒,结果没完没了,公事家事总难两全。
我驱赶完恪尽职守的同仁,让他们回家吃上一碗迟到的汤圆,享受团圆。之后从办公大楼后门离开。忽见,正下瑞雪,空气清新,明月高悬,一幅月下银霜自然美景,让人在空旷的停车场里心旷神怡,不忍离去。经历完喧嚣和热烈,宁静、孤独甚至寂寞,原来也是难得的享受。
——2016年2月22日
人生的战场无所不在,很难说哪个最重要。无论什么样的战斗都有一个共性——大战前夕最寂静,静得像平安夜。无聊中翻看我的第一页微信相册,记录了2009年圣诞节后把英国剑桥10多年的家移到长春南湖边的日子。
在湖边的上班路上奔忙,一晃又要到第7个圣诞节。脑子里满是贺卡、圣诞歌、圣诞礼物、圣诞树等忙碌后的放松感和浓浓的节日气氛。它提醒职场拼搏的人们,事业重要,生活和家庭同样重要,但健康最重要。
——2016年12月13日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