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1-08 21:49 | 来源: 新华网 2018-01-07 09:31:21 | 查看:3936次
黄大年在为学生们授课(2011年4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王昊飞摄
这是2017年5月26日拍摄的长春地质宫507室黄大年生前的办公室,如今这里已成为黄大年纪念室。新华社记者王昊飞摄
黄大年团队成员在实验室内调试、组装无人机(2017年2月9日摄)。这一年,按照黄大年生前设计的战略规划,黄大年团队的科研成果正一个个涌现。新华社记者许畅摄
新华社长春1月7日电 题:前行,是最好的怀念——写在黄大年逝世一周年
大树倒下了,树根还在
火把熄灭了,火种还在
您走了,您的精神还在,您的事业还在
——题记
新华社记者郎秋红 李双溪
一月的长春,雪花飘舞。
带着剑河的波光而来,随着飘舞的雪花而逝。
一年前的一月八日,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英年早逝,离开他钟爱的讲台,离开他热爱的科研事业。
地质宫507,黄大年办公室的桌椅依旧,小白板上的板书依旧;
墙上,是黄大年和家人、学生的合影,他神采飞扬,微笑依旧。
他已经走远,但他又从未离去。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一年来,黄大年的名字在神州大地广为传颂,他的故事点燃无数心灵,激励着无数人奋力前行……
精神的火炬,照亮无数人的心灵
于平,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黄大年生前助手。
去年7月初,她与其他四位成员一起参与黄大年事迹宣讲团,冒着近40℃的高温,奔赴北京、南京、上海、武汉、南宁、西安等6个城市,行程8000多公里,平均2天一个城市。
一年来,于平前往20多个城市,做了40多场宣讲。
从前,她与黄大年朝夕相处,她只记得他认真,他严格,他忙碌……她认为他是“科研疯子”“拼命三郎”,但她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
每一次宣讲,都是一次回忆——
“你们一定要出去,出去后一定要回来。”
“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
“在科学方面,我没有对手、也没有朋友,只有国家利益。”……
每一次宣讲,都是一次洗礼——
“每一次宣讲,我们就更走进他的世界,就更懂他。”于平说。
一次,在福建师范大学做完报告,一位女生拦住她,泪流满面地说,以前不知为什么学习,今天听您讲完黄老师,我找到了求学的本心:努力学习,求知报国。
那一刻,于平豁然开朗。
每一次宣讲,都是一次点燃——
党员干部、海外学人、归国华侨、大学师生……这一年,宣讲团走过的地方,人们纷纷表示,要学习黄大年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如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
在吉林大学黄大年纪念室,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留言簿上写下自己的感怀:
“向大年老师学习,把个人的生命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
“振兴中华,乃吾辈之责”;
“秉黄老师之志,共行共珍惜”……
在吉林大学附属中学小学部,越来越多的孩子知道了“黄爷爷”,也种下了学习报国的种子……
黄老师在的时候,507的灯光通常会亮到后半夜。于平说:“现在,虽然再也看不到507的灯光,但黄老师在无数人的心中点燃了不灭的灯火……”
黄大年的学生马国庆(左一)在为学生上课(2017年5月26日摄)。黄大年去世后,吉林大学启动“培英工程计划”,选拔校内青年拔尖人才,到国外顶尖大学,与顶尖专家开展合作。马国庆是首批入选者。新华社记者王昊飞摄
黄大年生前教授的3名学生(前排捧花者)参加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2017博硕论文答辩会(2017年5月26日摄)。黄大年逝世时,他还有18名学生没有毕业。这一年,在学校的安排下,他们都在按照黄大年安排的研究方向,参与相关项目研发。新华社发
他的团队,正朝着大树生长
2017年11月,马国庆抽出一周时间,从悉尼大学飞回长春,这七天里,他要完成黄大年项目的启动,与合作企业谈判、与团队成员交流……日程排得满满当当。
马国庆,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黄大年的“大弟子”。黄大年去世后,吉林大学启动“培英工程计划”,选拔校内青年拔尖人才,到国外顶尖大学,与顶尖专家开展合作,培养造就一批黄大年式人才。马国庆是首批入选者。
出国访学曾是马国庆的向往。他曾设想,出国后在国外多待些时日,现在黄老师不在了,他恨不能缩短访学时间,早一天学成,早一天回国。
“黄老师就像一棵大树,我们就像是枝丫。现在,大树倒下了,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长成大树。”
黄大年逝世后,他还有18名学生没有毕业。这一年,在学校的安排下,这些学生都没有更换导师。在马国庆等老师的指导下,他们都在按照黄大年安排的研究方向,参与相关项目研发。
2017年地探学院有6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黄大年的学生占了2个。
“他们不是借黄老师的光,而是靠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果。”马国庆说,“团队的每个人内心都憋着一股劲,黄大年培养的学生,一定要成为最棒的。”
这一年,按照黄大年生前设计的战略规划,黄大年团队的科研成果正一个个涌现。
地壳一号万米大陆科学钻探钻机已在大庆油田创造了6700米井深的新纪录;
智能化重载荷物探专用无人机搭载平台已建成;
航空重力梯度仪工程样机研制重点研发项目已启动……
回悉尼的前一天,马国庆一个人来到长春市息园,在存放黄大年骨灰的壁龛前,献上一束菊花,哭成泪人:“老师,我回来看你了……”
良久,马国庆擦干泪水,默默诉说:“您放心吧,我们会坚强,你留下的项目,我们一直在全力以赴……”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黄大年生前助手于平(左二)和黄大年事迹宣讲团成员在长春举行的全国“时代楷模”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2017年6月20日摄)。新华社发
在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移动平台探测技术研发中心的无人机机库里,黄大年的学生周帅在检查无人机(2017年6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未竟的事业,有更多担当的肩膀
2018年元旦前夕,辛苦工作一年的人们早早放假回家。
吉林大学地质宫,黄大年办公室的灯熄着,隔壁的房间,却灯火通明。
殷长春从北京出差回来,从火车站直奔地质宫办公室,与自己的学生一起通宵加班。
殷长春,“千人计划”专家、黄大年同事、吉林大学移动平台探测技术中心负责人。
15岁考入长春地质学院,22岁留校任教,34岁取得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35岁进入全球最大的航空地球物理公司FUGRO ,十年后成为航空电磁理论和方法技术领域的领军学者。
在他身上,有很多与黄大年相似的地方:同样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同样在海外留学,同样在世界级的大公司做到了高级职务,有着优越的生活工作条件。但当祖国召唤时,同样在第一时间回到祖国、母校,两人的办公室还紧挨着。
他和黄大年同为航空地球物理探测的两大研究方向:即电磁场和重磁场,就像窥向大地深处的两只眼睛,缺一不可,建立移动平台几乎是一种默契。
黄大年早一年回到国内,对国内的科研环境更熟悉。殷长春在申报项目和组建团队时常和他探讨。两人各组团队,共事七年,虽然研究领域不同,但都朝向共同的目标奋斗——移动平台探测技术。
他们带领着中国科研的这一领域,从回国前的基础研究阶段迅速跨越到国际领先水平。黄大年的突然去世,让殷长春万分震惊。痛失战友之后,殷长春扛起更多的责任。
这一年,他不断与于平、马国庆等人交流,明确移动平台未来的发展思路。
殷长春说:“再有五年,中国的航空地球物探勘探技术就可望获得实际应用,黄老师的梦想将得以实现。在此之前,我们要拼命努力!”
“黄大年的事业是我们共同的事业,完成他未竟的事业,是对他最好的怀念。”吉林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说。一年来,吉林大学组建了“黄大年创新团队”、建立了“黄大年实验室”,成立了“黄大年创新试验班”,并专门组织孙友宏、林君、刘财等专家,分别从仪器、装备、方法等三个方向支持黄大年团队项目攻关。黄大年科研团队也补充了新的力量。
“黄大年走了,他的事业还在继续,他策划的成果也会一个个实现。”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说。
一棵大树倒下的地方,正在长出一片森林。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