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有个歇不住脚的“憨老师”——记全国优秀教师、省先进工作者贺锦志

发布时间:2008-10-29 08:00 | 来源:数学专业网 2007-2-27 | 查看:4341次

  在山青水秀的蓝山县,有个名叫贺锦志的化学教师,他个矮,脸圆,鼻梁上架着宽边眼镜,面带笑容,说话温声细语,走路不紧不慢,一副憨态可掬相。他参加工作二十三年来,为了教育,耐得住苦,歇不住脚,先后有500多名毕业生从他的手里走进清华、北大等高等学府。他是省市县化学骨干教师,199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5年又被评为全省先进工作者。他的事迹在偏远的山城——蓝山广为传诵。

  “小贺老师,他就是穿行在瑶山村寨的一头不知疲倦的千里牛!”

  1982年师专毕业后,贺老师照理可以分配到条件好的县城中学,可他硬是要到离家近百里、四周满是莽莽苍苍大山的民族中学任教,人们都说他“傻”,而他这一“傻”就是七年。

  每个学期,他都很少回家,一有空,他就往学生中钻,向孩子们问问寒、嘘嘘暖,说说贴心话。学生有难处,他总记挂在心上,想方设法帮助解决。为此,他总是忘了时间,每次食堂开饭,他最后一个到,同事们总怪他不守时,“憨”。少数民族地区条件差,生活苦,学生文化底子差,中途辍学的学生相当多,贺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当班主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背学生花名册,学生姓名、住址、家长姓名等他烂熟于心,并下定决心争取不让班上的孩子辍学。山区山高路远,为了瑶山孩子,他经常爬山涉水去家访、劝学。有一天下午近五点钟了,家住大桥桂阳村的翟发顺不在教室,贺老师非常焦急,担心翟发顺想不开,在回家的路上出事,便来不及向学校领导汇报,就找来两个与翟发顺同乡的同学作陪,匆匆地向他家赶去。由于当地交通闭塞,他们摸着黑翻山越岭,赶到翟家,已是晚上九点多了,累得精疲力竭的贺老师,看到翟发顺时,悬着的一颗心才落了下来。

  每年寒假发通知书,别的老师很麻利,一般是在学校等学生来领,贺老师却尽量把通知书亲自送到学生或家长手中。一年冬天,他独自一人到离校百余里的荆竹乡送寒假通知书,看看几个濒临失学的学生。进瑶山后天气突然变冷,随时有下雪封山的可能。但贺老师认为进一次瑶山不易,为了多走访几家,没有及时出山,等到该走访的地方走访完,大雪已经封山了。等到天气略有好转,贺老师冒着风雪爬到瑶山回到家里,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了,面对年迈的父母,听到“不孝之子”的痛斥,贺老师愧疚的泪水止不住地流……短短的七年时间,他不知翻越了多少座山,摔过多少个跟头,磨破多少双解放鞋,硬是凭双脚踏遍了蓝山五个少数民族乡的大多数瑶山村寨,民族中学也因他的努力声望日渐提高。当年民族中学的校长逢人便夸,“小贺老师,他就是穿行在瑶山村寨的一头不知疲倦的千里牛”。时至今日,瑶胞们还对矮个子憨老师记忆犹新、津津乐道。

    “贺老师,你真是我们的恩人呀,你的大恩大德,我们一辈子都忘不了!”

    贺老师关心爱护学生,时刻把学生的冷暖疾苦装在心里。班上学生生日时,他会准时带领全班同学点歌祝福;当某位学生生病时,他会抽时间问候拿药;当同学有困难时,他会为他排忧解难。凡生活在他班上的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他父亲般的温暖。1989年,调入县二中后,他还是憨劲十足,只要是知道哪个学生有困难,他就歇不住脚,立刻就往那里跑。有一年,开学已经两天了,班上只有曾少成一个人因学费不足而未来报到。安排好工作后,贺老师就急忙坐车赶到离县城三十公里的边远山村——蓝屏,并步行十多里路到了曾少成家。由于父母离异,父亲出走,家里只剩曾少成和年迈的祖母。看到这个情景,贺老师噙满泪水,当即拿出身上仅有的五十元钱,并安慰他们,表示一定会想办法帮少成度过难关。回校后,贺老师在全班开展了“献爱心”活动,又带头捐款,募捐到了四百多元钱。当曾少成婆孙俩从贺老师手中接过四百元钱时,年迈的老人连声说:“贺老师,你真是我们的恩人呀,你的大恩大德,我们一辈子都忘不了!”曾少成同学也禁不住流下了感激的泪,后来他发愤学习,考上了大学。

    毕业于哈尔滨工程专科学校的贺军政还能回忆起贺老师亲切的笑容。十年前,他在二中102班,因为受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无心读书。父母恨铁不成钢,经常对他指责痛骂。有天晚上,贺军政赌气出走,刚接手班主任的贺老师知情后,不顾小孩正发高烧,二话没说就和家长一道外出寻找。深夜,在校园蹦跶的贺军政,看到冒雨四处寻人而深夜未归的贺老师,他忍不住带着哭腔喊道:“贺老师,我在这里!”疲惫的贺老师并未责怪顽皮的学生,而是带他回到自己家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教育。以后贺老师又反复找他谈心,告诉他正确的交友观,帮他树立远大的理想。在贺老师的耐心教育下,贺军政逐步走上正轨,终于在第二年的高考中考上哈尔滨工程专科学校。

    就这样,他视学生如亲人,时刻将爱和温暖送到同学们当中,在学生们眼里,贺老师是兄长、是父亲,在贺老师的班里处处洋溢着兄弟姐妹般的情谊。在他的感召下,一个个后进生转化成优等生,一个个差班转变成好班。他当班主任的那些年,所带班级的年巩固率均在96%以上,特别是二中125班九科毕业会考合格率达99.75%,奥赛中有8人次获市级以上奖励,被评为最佳文明班级。

    “老贺呀,你也该匀点时间,想想家事了。”

    贺老师爱学习,总以学习为乐,在学习园地中总是歇不住脚。节假日,当别人在牌桌前“修长城”时,他埋头学习;夜幕下,当别人在悠闲“侃大山”或在轻歌曼舞时,他也在埋头学习。他疏于亲戚间走动,以至亲戚朋友都说他“生疏”了,特别是刚进二中那阵,他更刻苦,总是挤时间加强业务进修,提高自身素质。当时,因为忙,年过三十的他还未娶上媳妇,同事就笑他:“老贺呀,你也该匀点时间,想想家事了,不要年年只见得到哥哥,就看不到嫂嫂哦!”在家抱孙心切的父母催促得更急:“你讨老婆也要憨到什么时候呀?”1990年,他辜负了父母的期望,媳妇没娶上,倒换来了大学本科文凭和理学学士学位。对此,贺老师只好在心中一遍遍地默默表达他的歉意。

    贺老师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有过硬的育人本领,课也上得好。为了上好每堂课,他备课总要比别人花费更多的心血,精心设计和安排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从不放松,白天忙碌的他晚上经常工作到深夜。他的家人怨他:“别人备课就是白天抄抄教案,你就憨不过,总要熬到深夜。”课上,他还善于把新的教育理念有机地融入自己的教学之中,自觉让学生成为“平等中的首席”,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经常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把课上得直观、生动、有趣。课外,别人在家照看小孩、拉拉家常,可他憨,他仍歇不下,非得组建化学兴趣小组不可,把化学从课堂内搬到课堂外,还搞些“四小”活动,让学生领略生活当中化学的魅力。兴趣小组的学生撰写的小论文,以及“生物多用实验装置”“呼吸助动演示器”等小制作获市级奖。

    贺老师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坚持站在教学第一线,逐渐形成了“重情—合作—探讨—发展”的教学特色,化学课深受学生喜爱,学生学得实、学得活、学得有味,每届化学高考成绩,总在全市重点中学中排名靠前。在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测评中,对他的满意率达100%,评价优秀率达99%。

    “老贺呀,你这个领路人,该加把劲了,徒弟都强过师傅了啊!”

    1993年下期,贺老师担任生化教研组长。为了优化教学,他同样歇不住脚,带领大家向教研要效益。 1995年下期,他不辞劳苦与老师们赴广州华南师大附中参观学习多媒体教学的经验,回校后,又马不停蹄地组织老师们一道反复结合实际,探索实践,将多媒体教学应用于生化教学之中。他积极鼓励和支持老师撰写教研教改论文,近十几年来,在他的指导和带领下,该组老师发表或获奖论文达百余篇,其中黄绍雄老师、夏申平老师的论文还荣获国家级大奖,另有几十人次的论文获省级奖。他建议教师教学要紧贴生活,重视实验教学,尽量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适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生活当中寻找生化的乐趣,这样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形成了生化教学的素质教育模式。

    在培养年轻教师工作中,他照样“歇不住脚”,为让年轻教师早日“挑大梁”,从1998年后自愿不再年年任教高三课程,而是用心指导本组的青年教师。作为学科带头人,他从不保留,总是倾其所学,认认真真地指导年轻教师,给他们答疑解惑。在他的精心指导下,该组教师迅速成长。学校老师开玩笑说:“老贺呀,你这个领路人,该加把劲了,徒弟都强过师傅了啊!”贺老师憨厚地笑笑,“怪不得你们讲我憨,我不能再憨了,要加快脚步了呀!”在二中的这些年,他培养的十多位生化老师大都成为高中教学骨干力量,已能完全胜任从高一至高三年级的教学,解决了县二中化学老师紧张的局面。

    “贺主任,你总在做事,没得休息,真是铁打的人呀!”

    为了学生他歇不住脚,为了教学他歇不住脚,为了老师他歇不住脚,为了学校他也同样歇不住脚。

    为人正直、工作细心的他曾被推选为学校工会主席。担任工会主席以后,他经常深入到教职工中了解情况。从小事做起,关心教职工生活,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为疏通修复综合楼的下水道,他和蛮不讲理的店老板据理力争;为使师生们能按时就餐,他冒着酷热和锅炉师傅抢修锅炉;为校园安宁,他冒着危险和窜入校园寻衅的流氓搏斗……

    2002年,新一届学校领导班子成立,他被安排担任总务主任,兼高三的两班的化学教学工作。有些老师就认为他职位低了,工作苦了,替他“鸣不平”,说这是学校在“整”他,劝他要说说话,不能老是不吭声。可他就是“憨”,不但不说话,还认真熟悉后勤工作的方方面面,干得特起劲。当时学校正处于创办省级重点中学的验收评估阶段,后勤管理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繁杂、琐碎,但他没有因总务工作的繁重而退却,而是像一架永不知疲倦的机器,凭着双脚每天穿行于食堂、学生寝室和教学区之间。一天,学校学生新公寓出现供水困难,几百名学生没水用,他捋上衣袖,冒着危险爬上水塔,尽管有点恐高,但他仍硬着头皮,一级一级往上爬,终于爬上30多米高的水塔,从中午忙到天黑,终于修好了。看着学生能用上水了,他心满意足地笑了,完全忘记了刚才惊险的一幕。看着一头灰的贺老师,师傅们非常感动:“贺主任,你总在做事,没得休息,真是铁打的人,别人说你憨,我们可真服了你,你放心,你以后安排我们做啥事,我们一定让你满意。”贺老师就是这样急师生之所急,想师生之所想,没有歇脚的时候,在学校的每个角落都洒下了他辛勤的汗水。

    “在家乡教书,苦点、穷点,但人充实、心安,何必往外呢!”

    当然,贺老师也有歇得住脚的时候。1995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忙着过年,家中病重的老父亲翘首期盼儿子早日归来,家里人也再三催促他尽快回家看看,可他由于毕业班教学任务重,推了一天又一天,等回到家时,父亲叫着他的名字,永远闭上了眼,这成了他心中永远的遗憾。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不少山区教师纷纷流向发达地区,有着高超教学水平的贺老师,成了外地学校争先抢夺的“香饽饽”。那年,广东顺德、南海等地的几所学校以每月五千元的工资和其他优厚待遇向贺老师“公关”,并多次希望他加盟。亲朋好友也多次劝他要跟上时代潮流,挪好窝,并张罗着为他祝贺送行。然而,贺老师歇住了脚,没有心动,他平静地说:“在家乡教书,苦点、穷点,但人充实、心安,何必往外呢!”他毅然谢绝了高薪和优厚待遇,在“你死守蓝山这偏僻的穷山沟,不会有大出息”的怨声中,一如既往地憨守在家乡这片教育热土上,默默地耕耘,洒播着自己的光和热。

  (通讯员:伍绍勤、廖加伟、唐  辉)

(责任编辑:贺慧)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