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1-13 21:49 | 来源:新华网 2017-06-03 09:42:25 | 查看:6932次
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
新华社记者吴晶
新华社记者陈聪
黄大年,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今年1月8日,他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生前给人们留下了哪些难忘的故事,他的精神,又将对我们产生怎样的影响?一起跟随两位报道他事迹的新华社记者,追忆这位科学家感人肺腑的瞬间。
问题1:当时接到这个采访任务是什么心情?
新华社记者吴晶:人物报道是新闻报道中比较高难度的一个类别。写人物最怕遇见写去世的人,因为他们“看得见,摸不着”,对他们的个性、内心世界的分寸把握都很难拿捏。所以我们一开始接到这个任务,是有点儿担心的。
问题2:采访了多长时间,都采访了哪些人?
吴晶:采访大约从春节开始,持续近一个月。我们先在长春与吉林分社的文字、视频记者组成调研小分队,全面采访黄大年生前同事、学生。第一阶段采访结束后,我们又在北京围绕科研攻关等进行第二阶段采访。采访涉及相关人士30多人,形成近20万字的采访笔记。
问题3:采访过程中肯定有很多难忘的故事吧?
吴晶:采访持续了近一个月,我自己泪奔过很多次。和我一起采访的几位男同事也哭了好几次。印象中有一次,同时采访吉林大学留学人员联谊会的3位女同志,他们坐在桌子的一边,我们记者坐在另一边,我们刚说“你们就说一说和黄老师相处过程中让你们印象最深的事”,结果李丽虹直接捂住脸,泣不成声;任波抬起了头、望向别处,拼命抿着嘴,不断用手抹去眼角溢出的泪;肖晞直接站起来,走了出去。那时,我们已经与很多人聊过,了解了黄老师的基本情况,这三位女同志的反应一瞬间就触动了我们一直克制的冷静,我的眼泪“唰唰”就流下来,陈聪和另外几位男同事纷纷摘下了眼镜,把纸巾堵在了眼睛上。有那么大约七八分钟,整个会议室里没有声响,我们默契地用静默哀悼着黄大年,追思着黄大年。后来,还是年纪最轻的肖晞先说的:“什么也无法说服我,什么也无法令我释然。只是一位老师说的这几句话还能略略缓解——‘那天参加大年老师的告别仪式,觉得大年老师已经和祖国的山川融为一体,天空中的流云、奔腾的河水,都能找到大年会长的回声……大年老师,您在哪儿?您还好吗?您相信生命的轮回吗?’……”她的话音未落,屋里又是好一阵静默,我低头瞧着电脑,没敢再抬头,我知道大家和我一样,又是一次热泪横流。
新华社记者陈聪:很多难忘的细节稿子里大多提到过,我这里想说一点的就是,他的家人的心情是最悲伤的,可惜我们一直也没有机会采访到他的妻子和女儿。他的妻子张燕曾经跟身边的朋友抱怨过:“晚上,不知道他何时回;起了床,发现他的被窝动过又冷了;做了饭,常常回不来,没做饭没准他又回来了。”“有时候放心不下,到办公室看看,发现他就搭着件夹克,在椅子上睡着了。”很多人说,从黄大年进手术室那天起,张燕就几乎不再说话,她就像“失了心”,任凭人们在他的病榻前穿梭来去。这是很让人扼腕叹息的事情。
问题4:黄大年身上最触动你们的是什么?
吴晶:黄老师去世后,师生们到他家里去收拾遗物,才发现他这么一个经常出入各种国际高端会议的人,没几件像样的行头,一双皮鞋和一件休闲西装是他经常穿的,还有几件毛衣,都是肘部破了,用线缝过。他的秘书王郁涵说,有一次无意中看到黄老师肘部的缝线,觉得他这么知名的人穿成这样是不是有点儿太破了,结果黄老师毫不在意地说“不妨碍穿”。他的助手于平说,黄老师的一双正装皮鞋和一套正装西服是有一次他们在欧洲出席会议,会议要求必须正装,黄老师本来想管当地的朋友借,结果没有和他尺寸相当的,就赶着去买了一套。在这样一个“功利化”的社会,黄老师这么一个经手的都是几亿元大项目的人,回国后却只有几十万元存款,过着这么朴素而超然的生活。他对自己那么“抠”,可是学生家里有困难,学生需要资助,他不知道花了多少钱。扪心自问,这世间有几个人能做到?即使是老师,又有几个人能如此安贫乐道?所以他的学生们说,“老师不是普通的人”。所以他才会带给我们每个走近他的人,一种心灵的震撼、一种精神的洗礼。超然于世、至情至真!
陈聪:一位跟黄大年接触过的科研工作者跟我说了一番话,让我也感觉到很震撼。他跟我说,当时黄老师刚刚从国外回来,正好有一个“十二五”重大专项需要黄老师这样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都非常强的人做牵头人。但当时的情况是,相关参与的科研单位已经把各自负责部分划过去了,已经没什么利益可以分给黄老师了。他当时就跟黄大年说:“黄老师,我就跟您打开天窗说亮话,现在这个项目的情况是,您分不到一分钱、没有一个自己承担的课题,但是非常迫切需要您做牵头人,请您来管团队、赶进度、帮忙指导技术……”黄大年答应得很干脆:“没问题。”所以我真的非常认同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司长高平的一席话:“大年,他把事业、情怀和生命融合在了一起。他去世以后,我们几个朋友在一起讨论起他都很惋惜,但后来我们想明白了:他回国做科研是积压多年梦想的释放,是他毕生的追求,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平说:“即使没有‘千人计划’,他也会通过其他方式回来,即使不是做科研,他也会用另外的形式去爱国。”
问题5:稿子播发后的社会反响如何?
吴晶:当时稿子发出后,我们很担心现在的人们静不下心来读这样的万字人物通讯,也很担心80后、90后受众无法理解黄老师这样的无私忘我的人。结果没想到,截至5月27日,新华社共播发黄大年系列报道文字33条、图片30底、视频3条、融合报道产品17条。主打稿件万字长篇通讯《生命,为祖国澎湃——追记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采用达547家,微视频《黄大年:生命,为祖国澎湃》在客户端总浏览量超过5000万。
问题6:这次采访经历对你们的记者生涯有怎样的影响?
吴晶:这次采访黄大年老师的生平事迹,从我们自己不懂他到理解他再到让更多的人了解他、敬佩他、学习他,这样的过程让我们也认识到了我们手握的那支“笔”是多么重要,如果它忠实于真实、美和善良,在这样一个呼唤信仰的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的聚合力和影响力,这让我们在这样一个媒体泛滥、主流声音常常被嘈杂掩盖的时代也再次发现着记者这个职业的独特尊严,让我们重新认知着主流媒体始终应该高扬并守望的价值。这次采访经历也再次提醒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困惑,身处怎样的疲惫,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为了什么而出发,又为了什么依然在路上。
陈聪:用两个词来概括吧:一个是感恩。我觉得这是记者生涯带给我的一份毕生难忘的馈赠。我之前做过几年的战地记者,回头来看,在叙利亚、伊拉克那种战地里生死一线的采访经历,确实是我人生中的一笔财富,丰富了我的视野,也产生了对于生命的新的思考,出了一本战地笔记的书《燃泪天堂》。现在回到国内,接触到各种采访对象,包括黄大年这样的赤诚爱国者、纯粹的知识分子,让我知道我们国家还有这样一群人,还有这样一种精神在支撑着我们不断前进,内心涌起的是一种绵延不绝的澎湃感动,我觉得这是其他任何一种职业都无法替代的财富和馈赠。另一个是奉献。久久的震撼、感动之后,也深深地感到自己作为一个记者,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存在的意义。黄大年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奉献”两个字的含义,我希望自己能在记者的岗位上不断地去遇见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在把这些事传播给更多人知道的同时,自己也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成长、蜕变,成为更好的自己。我想有一天我能对自己说:“写稿子,让你成长了。”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