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后思念长 不了家国情——追记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下)(图)

发布时间:2018-01-10 09:04 | 来源:人民日报 2017年05月19日 09版 | 查看:920次

本报记者 孟海鹰

2010年6月1日,黄大年在办公室内工作(资料照片)。


黄大年的办公室很简朴,桌上摆放两台电脑,五组书架一字排开,里面有各种中英文专业书籍。书架最右侧下面塞着一床撒花棉被,应该在许多加班的不眠之夜陪伴温暖过主人;窗前地上放着一对大哑铃,无声地提示人们黄大年热爱锻炼希望保持健康的愿望;墙上的记事板钉着几十张名片,日历平铺在墙,记满了报告、讨论、验收和出差目的地……

  心静如止水,专注干事业

  “来吉大第一天,辅导员在车站扛过他的行李,一路嘘寒问暖送到宿舍。大年常动情地提及这件往事,‘吉大于我有恩’。”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黄忠民说,这些年,他感恩、奉献,却从未提过任何要求。

  身为中科院院士评审专家的黄大年自己并不是院士,大家都劝他申报院士。“我没有时间,评院士要花很多时间整理东西,还是把手头的事情先做好。”

  让学生马国庆印象最深的是,有个项目结题的前一天,老师发现本子印刷上有个小纰漏,于是带大家工作到凌晨两点多改好。自己又接着认真地对PPT进行审改。“老师虽然离开了,但他身上的这种科研精神,让我们不敢有一丝懈怠。”

  “你嫂子回英国了,你把我的车开走吧,这样你生活会方便些。”2016年5月,郭旭光博士回国探亲,拜访仅见过三次面的黄大年,黄大年的一席话让他感喟“像兄弟一样”。

  “他团结、凝聚世界上各类热爱科学的人。”吉林大学欧美同学会秘书长任波说,“手术前一天,大年还嘱托我们以他的名义给尚在海外负笈求学的留学人员发送电子新年贺卡,鼓励他们回来报效祖国。”

  高大上的学者,接地气的生活

  喜欢吃地质宫门口3元一棒的烤玉米,午饭常常是面包和咖啡,简单省时;每次出差回来,背着双肩包走进实验室、工作室,跟大家交流近况;逻辑思维能力强、语速快,说话不重复,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科研成果高大上的黄大年,生活却非常接地气。

  “特别会生活,我女儿吃了他做的咖喱饭,从此爱上咖喱。他有个朋友曾发表过一篇文章《老黄家的菜刀》,写的就是他的厨艺。”黄大年的助手于平教授说。

  喜欢穿休闲装、牛仔裤,很新潮;博学且多才多艺,是摄影高手、羽毛球健将;麦霸型美声歌手,最爱唱《我爱你中国》《故乡的云》……这是人们眼中的黄大年。

  “一次夏日午饭后,大家到楼下广场散步,有位女同学穿着高跟鞋,走着很费劲。黄老师说:天这么好,孩子们,咱们光脚走,怎么样,还能做足底按摩啦。那天,所有人都开心地光着脚板走了一个中午。”学生乔中坤回忆。

  “每次出国,他都会带两个大空箱子,给大家带各种小礼物。”任波说,看似粗犷的男人,是那么细腻。

  黄大年恨不得把一天时间榨成一年过,对待学生却很慷慨。学生有问题,他总是不厌其烦,举一反三,悉心做答。14日手术,博士生周文月在12日晚上12点多,还收到老师微信:去剑桥的推荐信给你写好了。

  “以前感觉家国天下很遥远。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我感觉为祖国做些事情,是我们的责任。”周文月说,“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做出得去、回得来的人才,将来我会像黄老师一样回来报效祖国。”

  细心贴心,亦师亦友

  黄大年非常看重“老师”这个称号,在学业上指引、在生活上关心每一个学生。“老师有个文件夹,记录着对每个学生的规划。他给学生认真改论文,却从不让挂名。”学生卢鹏羽说,黄老师是可以掏心窝子聊天的人。

  2010年,无偿担任本科生“李四光试验班”的班主任后,黄大年给班上的24名同学每人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

  夏天闷热,黄大年让学中医的爱人煮绿豆汤、山楂水、菊花茶给学生喝;学生母亲罹患疾病,他毫不犹豫地提供经济援助;他还资助过多名出国留学的学生……

  “感性细心贴心,亦师亦友亦兄弟。”乔中坤说,学生对他的感情都很深,他病了,仿佛是父母生病,转身走出病房眼泪哗哗掉。

  追悼会上,黄老师的女儿在英国刚生孩子回不来,学生们站在家属席上说“我们都是他的孩子”。来宾散去,几十名学生在老师面前,长跪不起,失声痛哭。

  清明节,学生们去殡仪馆看望老师。晚上回来,在老师的办公室点上心形的一圈蜡烛,摆上酒和食品,在老师的遗像旁,学生们陪着老师唠嗑,倾诉无尽思念——别后,思念绵长。

  “他是个让你见一次就忘不掉的人。”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邴正说,“每次见黄大年,都被他忘我的工作热情所感染。他既有传统的献身精神,更有走在科学前沿的创新精神。”

  5月的鲜花依旧开放,地质宫不灭的灯火已深深镌刻在人们的记忆里,它必将点亮更多信仰之光,照耀更多海归人才踏上报国之路。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