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6-25 18:04 | 来源:大河报 2017-06-23 AⅠ04版 | 查看:2206次
故宫不忘32年前捐赠义举为意外离世的河南农民何刚开追思会不仅是哀悼不仅是感恩更多的是用他保护文物的赤子之心去感染更多的人
元·银鎏金錾刻六方杯(何刚捐赠)
元·银錾刻船(何刚捐赠)
何刚之子何俊清从来没有见过父亲捐赠的这些宝贝,一件件精美的银器吸引了他的目光。
本报特派北京记者于扬实习生李玉坤文图
核心提示|阴雨绵绵,思之切切。昨日,北京迎来一场降雨,故宫博物院内,为河南周口农民何刚举办的追思会如期举行。来自国家文物局、故宫博物院以及河南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聚集故宫,和何刚的家人一起,缅怀这位曾经向故宫博物院捐赠19件文物的普通农民,共同追思他保护文物、无私奉献的大爱情怀。
追思会上,故宫方面在原来帮助的基础上,再次向何刚家属提供10万元的困难补助。何刚之子何俊清对此表示感谢,称故宫博物院的帮助,他们全家铭记于心。
【直击】
何刚捐出的“国宝”集中展出,文物精美众人惊叹
昨日下午2时30分,离何刚追思会还有半小时。北京的雨下得正紧,故宫建福宫花园延春阁,也就是现在故宫博物院的贵宾接待室,何刚捐出19件文物中的14件,将在这里集中展出。
何刚之子何俊清从来没有见过父亲捐赠的这些宝贝,他在工作人员引领下,加快步子向延春阁走去。他顾不上撑起的雨伞有些倾斜,任由雨滴打在头发上,进门前,他用胳膊随意抹了一下,直奔藏品展览处。
银船、银菱花式杯、银錾刻鎏金云纹瓜式杯、“樊”字款银錾刻鎏金凤穿花纹玉壶春瓶……一件件精美的银器吸引了何俊清的目光。他在这些藏品前皱眉沉思,偶尔读出下方标牌的文字,偶尔脱口感叹太漂亮了。
大河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银器保存较好,在灯光的照射下,数千年前的银刻纹饰依然熠熠生辉。
1985年,商水县村民何刚在老家挖地基时发现一窖藏银器。同年11月,他会同村支书刘红恩等将19件元代银器捐赠故宫博物院。
今年5月30日,何刚在某高铁工地龙门拆除作业时不幸遇难。
故宫博物院器物部主任吕成龙说,何刚捐赠的银器均与酒文化有关。有酒盏,有分酒器,还有酒桌上插花的花瓶。元代人继承了南宋时期的传统,对饮酒非常讲究,要求饮酒的器物要漂亮。
据介绍,何刚捐赠的这批文物填补了故宫在元代银器藏品上的空白。故宫博物院的有关专家说,元朝历史比较短,当时生产的银器就少,后世存量也少,这导致故宫没这方面的藏品。此外,元代时期对银器的要求非常高,稍有瑕疵就被毁掉了。
【追思】
众人点赞何刚,故宫再给10万元帮扶款
昨日下午3时许,故宫博物院建福宫花园敬胜斋,“何刚同志追思会”如期举行。
会议室的投影屏上打出了“人民群众是文物保护最重要的力量”口号,国家文物局顾问谢辰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以及故宫博物院、商水县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和何刚家属一起参加追思活动。
追思会上,当年何刚“捐宝”的亲历者、故宫博物院文物管理处原处长梁金生,故宫博物院警卫队原队长崔保贤,商水县固墙镇固墙村支书刘红恩等回顾了何刚捐赠文物的具体经过。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文博界学者对何刚捐赠文物的重要价值进行了阐述。
“对于故宫博物院来说,何刚不仅是一名饱经沧桑、性格刚强的普通农民,更是一位深明大义、既有觉悟又有感情的文物保护者和捐赠者。”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面对19件珍贵银器的出土,这位淳朴的农民拒绝了高额的经济利益,想到了国家,想到了国家文物保护收藏单位故宫博物院。
“今天我们不仅是哀悼他的不幸遇难,不仅是感恩他为故宫博物院做出的贡献,更多的是用他保护文物的赤子之心去感染更多的人。只有每一位普通民众能倾心地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才能最安全和最有尊严。”单霁翔说,这就是何刚告诉我们的道理。
追思会上,故宫方面表示,鉴于何刚生前家庭屡遭变故,生活遇到极大困难,且此次又罹此大难,在原来帮助的基础上,故宫博物院决定再次向何刚家属提供10万元的困难补助,尽上一份绵薄之力,帮助家属渡过难关。
对此,何刚之子何俊清深表谢意。“我特别感谢故宫博物院的领导和老师们,是你们在我家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这份感情,父亲生前一直铭记于心、念念不忘。”何俊清说,父亲虽然去世了,但父亲的教诲还在、精神还在,他一定以父亲为榜样,做一个正直、善良和有奉献精神的好人。
【释疑】
故宫称何刚为“捐赠者”,是对守法者的鼓励和认同
在何刚捐赠事件中,网上有声音质疑:从法律上界定,何刚应算“上交”文物,故宫博物院何来“捐赠”一说?
对这一问题,故宫博物院回应称,中国现有法律对主动上交文物者应享有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缺乏明确标准,这样很难调动民众的积极性。
而另一方面,我国盗掘、贩卖文物现象屡有发生,保护形势严峻。故宫博物院给予何刚“捐赠者”的身份,是对守法者的一种更大鼓励和认同,有弘扬正气和带动示范作用,其实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故宫博物院期望有更多社会公众能够积极参与和支持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与各级政府和文物部门一道,共同担负起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神圣责任。”故宫博物院有关负责人说。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表示,会加强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为文物捐赠创造更好的条件,以期有越来越多的珍贵文物能够进入博物馆。
【盘点】那些捐赠文物的河南人
故宫博物院文管处原处长梁金生说,故宫里保存有文物180多万件,这些藏品除了宫廷旧藏、皇室藏品、故宫博物院收购或调配之外,有不少是从社会征集或为社会捐赠。
故宫“景仁榜”显示,自1939年至2005年2月,已有682人次将3万余件个人藏品无偿捐给了故宫。
捐赠者中值得一提的是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1898—1982年)。与何刚一样,他也是周口人。新中国成立后,张伯驹任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北京市政协委员。他早年即喜收藏,所藏法书名画甚众,多为旷世绝品。新中国成立后的1955年,他从储藏的法书、名画中选出8件精品,无偿捐献给国家,其中就有《平复帖》、《游春图》等国宝级文物。
大河报记者在故宫“景仁榜”上还看到,1958年,河南封丘县捐献玉马1件、烛台2件;1960年,河南省开封市鼓楼人民公社旧货店捐献商周玉刀1件……
在河南,还有很多像何刚一样的人,向国家无偿捐赠文物。
1982年5月,登封农民屈西怀在嵩山采药时发现武则天金简,将它交给当地政府保护。如今,这片唐代女皇武则天的除罪金简是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馆之宝之一。
2008年,登封市文物工作队退休职工李佑华,将自己收藏的带有铭文的汉砖、宋砖无偿捐给了中国(安阳)文字博物馆。
2015年,周口人朱海彬将收藏的齐家文化红陶杯、战国双龙首陶井、东晋青瓷罐、东汉抚耳听乐俑、宋代绿釉印花灯等25件文物,捐赠给周口市博物馆。
今年6月18日,周口市西华县东王营乡祁堂村村民徐尊礼,向周口市博物馆捐赠了一个明代石槽。该市博物馆馆长周建山表示,此槽底部两侧有立足,较为少见。
【进展】商水县将推荐何刚典型事迹
追思何刚,人们记住了商水县固墙镇固墙村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农民。
何刚去世后,商水县委书记马卫东带人对何刚家人慰问,该县文化局、博物馆送去了2万元的慰问金,并为何刚之子何俊清在本县企业安置了就业岗位。
商水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本磊说,为一位曾经捐献重要文物的农民举行追思会,在故宫博物院的历史上史无前例。故宫博物院以自己的作为承担起了保护文物的重要职责,故宫博物院不愧是文化部门,是物欲横流社会中的一泓清泉。
李本磊还表示,何刚为社会做出了榜样,正能量要持续激发、积累、传播。他们将向上级文明办推荐何刚的典型事迹,申报周口好人、河南好人、中国好人,积极推荐“河南诚信之星”评选申报。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