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要不要去灾区“添乱”?

发布时间:2013-05-06 15:04 | 来源:21世纪网数字报 2013年04月23日 | 查看:1303次

  文 左志坚

  4月20日上午8:02,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成都震感强烈。五年前汶川地震的惨状被瞬间唤醒,四川灾区再次牵动国人神经。

  和2008年不一样,这次灾难来临之际,地方政府和部队已经有过汶川、玉树的救援经验,气候条件也比当年好太多。无人机迅速拿回全景数据,救援部队瞬间集结出发,政府救灾即刻进入专业轨道。与此同时,来自民间的医疗、物资资源也第一时间集结,其速度比之政府亦毫不逊色。

  由于大量人员、物资迅速涌入,通往灾区的救援通道出现了拥堵。此时出现了一种观点,“志愿者不要去灾区添乱”。五年前,逾百万志愿者自发涌入川震灾区,舆论一片誉美之词,如今行动更迅速、专业素养更高的志愿者,反倒遭遇了质疑。

  对于这个话题,一些当年的志愿者也在微博上做了反思。作家韩寒一条被转发40多万次的博客说,“确实有一些志愿者身体出了状况、救人反要被人救,也偶有志愿者的车堵路”。四川作家李承鹏也说了他的汶川经验,第一条就是“非专业者尽量不要进入灾区占用通道”。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民间个体和机构就完全不需要介入。国办发出的通知中,仅说“单位团体,未经批准暂不进入灾区”,而对志愿者团体的措辞是,“非紧急救援人员、志愿者,在现阶段尽量不要自行前往灾区”。我理解为,政府并不排斥有专业能力的紧急救援组织。

  其实在大灾来临之际,救援资源自然是越多越好。即便政府力量训练有素,要在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的灾区瞬间开展拉网式救援,依然是不现实的。韩寒也认为,志愿者带去的帮助要远远多过造成的麻烦。李承鹏在干道以外的救援,就弥补了焦点灾区外的一处盲点。

  真正的麻烦,并不是志愿者,而是杂乱无序的志愿者。真正的问题,也不是志愿者要不要去灾区,而是志愿者应当如何组织。志愿者徒具热血固不足取,冷嘲热讽更无必要。

  纵观本次救灾过程,政府专业、民间理性,虽然偶有暂时的拥堵,但政府与民间的理性与专业,有明显提升。只是二者之间的对接,仍然大有可为。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官民互信。例如,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受到一片质疑乃至谩骂,就有一种意见认为官办慈善完全不可信,民间应该自行救援不依靠政府。

  实际上,即便在日本这种地震多发、NGO已十分成熟的国家,政府也依然是救灾的主体。在任何国家,政府在基础信息、机械装备、动员能力等方面,都是民间不可能比拟的,民间组织再发达也不可能取代政府成为救灾的主导者,而民间机构若要提升救援的有效性,也应该尽量与政府配合。

  所以政府急需改进的问题是:官办公益机构要提升透明度和公信力。

  其次要解决的问题是,官民资源对接。参与过救灾的人士应该记得,当灾后瞬间物资从全国涌来时,要解决的问题就不是募捐,而是如何将物资有效发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

  这方面,主导救灾的政府应该主动发挥作用,要设立专门机构,与民间组织对接,将民间资源统一纳入救援的大平台上来,优化救援的整体效率。

  政府的开放与民间志愿者的整合,对抗震救灾将有深远的意义。在接下来的临时安置、灾后重建环节中,灾区仍然需要大量的物资,仅以政府之力依然不现实。NGO在医疗、教育、照顾残障、心理干预、村民重建领域,仍有很大空间。

  此外,我一直认为,日常的防震机制和抗震教育才更重要,但由于没有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机,所以社会和政府的重视程度都远远不够,社会资源的动员也缺乏后劲。

  近年几次大震,多发于西部山区,这些地震带上潜藏着许多危机,要让政府逐一说服地震带上的农民,并把每座山上的防震设计都做到位,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尤其是这些区域,政府财政并不宽裕,完全可以让NGO和社会资源介入,为偏远农民提供长期、基础的帮助。

  今年两会期间,“直接登记制度”打开了社会组织蓬勃生长的空间,利用这一时机,将优质的社会资源有序导入,将公众对灾难的关注,转化为防震教育、抗震演习,才是防灾之本。政府和社会用血泪积攒起来的经验和理性,应该在互信和磨合之中转化为坚实的防震成果。

(责任编辑:曹子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