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11-07 08:00 | 来源:人民日报 2008、05、30 | 查看:5266次
5月16日,本报摄影记者李舸在地震重灾区北川采访。
汪 旭摄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却有生与死的考验。
在这场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战斗中,人民日报记者和全国同行一道,奔赴抗震救灾最前线。 连日来,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疲劳,以笔和相机,记录一个个感天动地的故事,捕捉一个个惊心动魄的瞬间,生动诠释了什么是“人民记者”! 到灾区去,这是记者的天职 成都市布后街,有一幢不起眼的8层小楼。白天,不时有人背着迷彩行军包进出,他们行色匆匆,无暇旁顾;晚上,许多房间的灯光彻夜长明…… 这里是人民日报四川抗震救灾报道前线指挥部驻地,这样的忙碌已经持续了半个多月。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人民日报驻四川记者站全体记者投入战斗,当天即发回报道。 第一时间,公差在京的本报驻四川记者站郑德刚站长启程返川。与此同时,摄影记者史家民也赶到了首都机场。因成都机场关闭,他们先飞重庆,辗转到达成都已是13日凌晨。郑德刚顾不上休息,按报社领导指令,紧急成立人民日报四川抗震救灾报道前线指挥部,决定记者站仅有的4名记者立即分赴地震重灾区。 第一时间,人民日报编委会对抗震救灾报道作出全面部署和安排,要求把抗震救灾的宣传报道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及时准确、公开透明进行报道。报社成立抗震救灾宣传报道领导小组,直接统筹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工作;人民日报第一次为重大突发事件推出特刊,报道量从占版面总量的40%、50%、80%直到全国哀悼日期间的100%;报社行政后勤和技术支持部门全力以赴,提供全方位保障。 第一时间,人民日报各编辑部门和驻各地记者站记者纷纷主动请战,30多位记者迅速集结四川、甘肃和陕西等地的重灾区。 第一时间,人民日报总编室成立应急策划小组,24小时搜集情况、分析动态、研究选题、组织报道、制作版面。 14日,受人民日报编委会委托,记者部主任龚达发赴四川任前线报道总指挥。32年前,龚达发同志曾参加过唐山大地震报道,经验丰富,视野开阔。他抵达后,一直在为调遣联络和报道策划而忙碌着,每天凌晨两点之后才能休息。血压高了,他悄悄吞几粒药;肚子饿了,就嚼几块饼干。 冲向灾区最前线的各位记者,或许并不清楚,这一仗是何等艰难、将要持续多久!他们没有时间考虑这些,灾难当前,所有人只有一个念头:到重灾区去,到读者最关心的地方去,到一切需要报道的地方去,这是记者的天职。他们自豪地说:“此刻,我们就是战士!” 道路中断、山体滑坡、飞石滚落、余震不断……记者采访工作条件之艰难超乎大家想象。各路记者克服重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千方百计靠近现场:道路毁了,就徒步行进;房屋塌了,就席地而睡;通讯断了,就记下战地日记……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千方百计向受灾最重的城镇和乡村挺进、挺进、再挺进! 一天睡两小时,两天吃三顿饭,这是多数记者的常态 “老胡,过来看看稿子!”贺广华大喊一声,叫来隔壁房间的胡跃平。此时,时针已经指向凌晨两点。 贵州记者站站长胡跃平、湖南记者站站长贺广华主动请战,于17日凌晨分别抵达成都;他俩与郑德刚一道,在前线指挥部协助龚达发同志做组织调度的同时,也深入灾区采写报道。 这又是一个不眠之夜。休息,对于所有记者而言,无疑是个奢侈的字眼。 14日,山西记者站记者、全国“三八红旗手”鲍丹获准随站长王科到四川采访,他俩从太原出发,驱车十几个小时,直奔灾情严重的安县等地采访。17日下午5时,接到“前指”紧急任务,他俩立即赶到震中映秀镇采访,当晚12时,《生命线抢通记》按时发出。此时大雨滂沱,无法行进,他们在野外熬过一夜。 一天睡两小时,两天吃三顿饭,这是大多数前方记者的常态。没有路走,没有水喝,没东西吃,没地方睡,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无数令人悲恸甚至窒息的故事和场景……所有这些,无不在考验大家的生理和心理极限。 “说实话,没什么饥饿感,也感觉不到疲惫,总觉得有写不完的稿,总担心漏掉新闻。”他们的话很朴实。 四川记者站采编部主任刘裕国13日赶往地震灾区,采访头3天没合过眼,靠点心、方便面充饥。他徒手翻越垮塌的山体,进入北川县城采访。他每天发往报社及人民网10篇左右的稿件,第一时间在人民网上报道了北川堰塞湖真实情况,平息了谣言,稳定了人心。 10多天来,刘裕国一直奋战在北川、青川、江油、平武等抗灾一线,已在人民日报发稿上百篇,是前方记者中发稿量最多的一位。 一张采访路线图和一份记者行踪单 这里有一张记者的四天采访路线图—— 13日下午抵达成都,连夜搭车赶往都江堰灾区;14日赶往重灾区绵竹市汉旺镇,连夜赶写一篇长篇通讯;15日上午跟随直升机空降到震中汶川县映秀镇;16日下午徒步从映秀镇南下,采访打通道路情况,随后乘坐冲锋舟到达都江堰…… 这张路线图的主人是赵亚辉,教科文部记者。地震发生前,他正在新疆喀什进行“重走中国西北角”的采访活动。得知震情,他不顾长期在外采访的疲惫,立刻请战,这位曾走进伊朗地震、印度洋海啸现场采访的年轻记者,从新疆直接赶赴四川灾区。 14日至17日,赵亚辉在重灾区一直拼命工作着,忍饥挨饿,历尽艰险,4天没有吃过一顿热饭,每天休息不到两个小时。因劳累过度,赵亚辉病倒了。但是,就在医院输液期间,他还带着相机和采访本,边接受治疗边采访医护人员。19日,尚未痊愈的他,带着药品又赶赴北川重灾区。 其实,每位记者的“行踪”大同小异。 19日,摄影记者陈斌、人民网记者赵哲乘军用直升机赴汶川县桃关村采访受困群众。为了腾出机位让给伤员,他们没有乘机返航,而是在山洞中“蹲”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他们翻山越岭,走进汶川县城。 四川站记者梁小琴从抗震救灾报道开始以来,没有回过一趟家,每天发好几篇稿件。感冒发烧了,吃几粒药片对付一下,继续坚持。 摄影记者雷声的采访颇费周折,13日,因买不到北京至成都的机票,他先飞抵西安。当天中午,陕西记者站派车送他赶往四川。经过一路颠簸,他于14日早上赶到北川,整整一天一夜没有合眼。 四川站记者魏贺是采访组最年轻的记者,他从12日地震发生当天就投入采访,13日到绵竹汉旺镇,14日到什邡蓥华镇,15日开始一直驻扎德阳,一直到25日才回成都。 上海分社记者吴焰主动请战随上海医疗救护队赶赴灾区采访,在映秀镇采访时,她和几位同事在别人的帐篷里坐了整整一夜……随后,上海分社记者李泓冰、郝洪直飞重灾区绵阳市,发回大量生动感人的报道。 “那么多人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他们有的牺牲了,有的累倒了,还有很多人强忍失去亲人的痛苦在日夜忙碌。我们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 一位记者在电话里说。 “翻开采访本,多少行被泪水模糊的字迹……” 灾难面前,我们是记者,但又不仅仅是记者。那些在地震中失去生命的人们,那些在地震中失去家园的人们,都是我们的骨肉同胞,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想起他们,我们一样有锥心刺骨的痛。 “翻开采访本,多少行被泪水模糊的字迹;关上录音笔,耳畔依然回响着生命的悲怆和呐喊……”一位记者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泪水,为那些轰然倒塌的家园和倏忽消逝的生命而流,也为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和至善至美的人性而流。 15日,摄影记者史家民在什邡市红白镇采访,车过了蓥华镇就再也走不动了。为了拍摄前面部队官兵抢修道路的照片,史家民毅然下车,冒着余震的危险,徒步前行5公里多,一直走到部队官兵正在抢险的大塌方处。战士们正在抢险的地方,一边是万丈悬崖,一边是随时都有可能再次发生塌方和泥石流的陡峭山峰,看着那个场景,史家民落泪了。 侯露露,是重庆记者站的一名年轻女记者。地震发生时,她正在四川参加采访活动,便在第一时间发回灾情报道。10多天来,她走遍德阳、绵阳等地几乎所有重灾乡镇。 这些天,侯露露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汉旺镇一位老婆婆蹒跚的背影—— “婆婆,你今天要住哪里啊?” “我住在成都乡下远房亲戚家。” “都已经下午了,婆婆您怎么回去啊?要不然我们帮您联系一下,今晚住在德阳市安置点吧?” “我不去。我好歹有地方住,我不能浪费国家的钱和地方啊,让那些没地方去的人去住吧,我不用。” 说完,婆婆就往广场边一条街道深处走去。 “一位65岁的老人,在地震中失去了所有的财产,即使这样,她仍然拒绝住在安置点,就因为怕给国家添麻烦。看着婆婆的背影,我哭了。”侯露露眼里满是泪花。她说,普通百姓身上这种豁达、宽容、自强的人性光辉,是这场灾难中弥足珍贵的财富,鼓励着我们走过灾难,走向新生。 在抗震救灾前线,一大批像侯露露这样的年轻记者,在这场异常艰苦的战斗中经受了考验,得到了锻炼。参加这次采访报道,成为他们记者生涯中弥足珍贵的经历和永志难忘的一课。 火线上的临时党支部 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所有参战记者以实际行动坚决完成好报社编委会交给的报道任务,5月19日,“前指”成立临时党支部,龚达发同志任支部书记。 “大灾对每一位党员记者是一次战斗洗礼和考验,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记者和工作人员,更要不畏艰险,不怕流汗流血,深入、深入、再深入!千方百计到灾情最重的地方去,千方百计到‘孤镇’、‘孤村’中去,千方百计采写出有点有面、有深度和影响、感人至深的报道来,千方百计挖掘出具有感染力的典型来。现在,正是考验我们每一位党员的关键时刻!”龚达发在支部大会上说。 徐元锋、魏贺和刘天亮等年轻记者,都是入党积极分子。他们在向“前指”临时党支部递交的入党申请书中,表示要在抗震救灾报道中接受党组织考验,用实际行动争取火线入党。 19日下午,报道组全体人员向灾区捐款,所有人都不是第一次捐款了。龚达发把自己所获的2007年度“范长江新闻奖”奖金3万元全部捐出,郑德刚捐款1万元,胡跃平、贺广华等记者在数次捐款后再次走向捐款箱;奋战在抗灾一线的王科、刘裕国、王伟健等20多位记者,得知捐款消息,立即通过电话或短信等方式发送认捐数额。 眼下,抗震救灾工作依然艰巨繁重,日夜奋战在前线的记者们身心极度疲惫,一些记者已出现不适,但迄今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撤下火线,“前指”只好下达回撤休整名单,以便安排轮换。22日以来,又有一批记者驰援四川,奔赴灾情严重的茂县、理县、汶川、北川等地;更多请战的记者,仍在等待奔赴前线的指令…… |
(责任编辑:贺慧)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