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09 21:46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23 11/07 18:44 | 查看:700次
今年6月底,在湘中地区的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响水乡红星村,伴随着一座革命先烈生平事迹陈列馆建成开馆,一段尘封往事逐渐走进人们视野。
这位革命先烈名叫黄君珏,被誉为“战地黄花”。她牺牲前曾任《新华日报》(华北版)、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经理部秘书主任兼总会计师。1942年6月2日,面对日寇扫荡,弹尽粮绝的黄君珏在太行山区跳崖牺牲,时年30岁。
英烈已逝,风范长存。家乡人民没有忘记这位从红星村走出去参加革命,用生命诠释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革命先烈。怀着对黄君珏烈士的崇高敬意,家乡人民深入挖掘她的英雄事迹,矢志弘扬她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奏响了一曲红色文旅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奋进曲”。
一段尘封的往事:湘中小山村走出了一位新华英烈
从长沙市区出发,到湘潭城郊下高速,还要穿过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才能到达红星村。
“湘潭响水红星村,烈士君珏旧迹存。黄家儿女多俊秀,细看银杏郁葱葱。”湘潭大学教授刘建平在探访黄君珏故里后,写下了这样一段诗句。
红星村的细瓦屋屋场是美丽乡村建设点,黄君珏的故居就在不远处的枯桥湾。
时过境迁,如今故居只留下了部分残迹。黄色的断墙和雕饰,勾勒出房屋的大致轮廓。屋前有一个宽大的水塘,一棵葱郁高大的银杏树,在这里守候了300多年。
很长一段时间,黄君珏烈士的事迹就像这棵安静的银杏一样,鲜受关注。直到1999年,在一场湘潭举办的座谈会上,“黄君珏”的名字才出现在公众面前,她的事迹也被重新梳理。
湘潭当地于同年举办了追悼会,并纪念了一同牺牲的46位烈士。
黄君珏成长于一个官宦世家,是世人眼中的大家闺秀。她曾是复旦大学的校花,上过校园杂志的封面,是温婉美丽的江南女子。“优渥的家庭背景没有影响黄君珏对革命理想的追求。”湘潭市档案馆驻村第一书记周道勇告诉记者。
黄君珏于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从复旦大学毕业,1934年在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任职。在国家生死存亡之秋,黄君珏毅然放弃了原本优裕的生活,从15岁开始就投身革命事业。
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6月2日,日军拉网对黄君珏和其他几位战士藏身的庄子岭进行搜查。黄君珏为了掩护其他同志撤退,在弹尽粮绝后跳崖殉国,壮烈牺牲。这天,是她的30岁生日。
黄君珏用鲜血书写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在红星村村民心中,她是无畏的革命战士。
湘潭党史馆人物厅内,陈列着黄君珏的照片。村民黄铮说:“1999年,追认黄君珏为烈士后,我们才逐渐熟悉她的故事。村里好多次办屋场会,都会讲述黄君珏的故事,她是黄氏家族的荣耀。”
一场艰辛的挖掘:为了让英烈事迹深入人心代代相传
过去,红星村关于黄君珏的资料不多。2021年,周道勇到红星村担任第一书记,在一次宣讲活动中了解到黄君珏的故事,深受触动。从此,他开启了这条曲折的“黄君珏生平事迹挖掘之路”。
“黄君珏的故事应该被铭记。”在湘潭市地方志专家周磊的笔下,黄君珏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完整了。2018年,他将自己手头的研究材料交给了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调研小组。
周道勇曾多次拜访周磊,听他讲述黄君珏的故事。手头上的资料越来越多,黄君珏在周道勇心中的分量就越来越重。他下决心在红星村打造一座黄君珏革命烈士红色文化陈列馆,把黄君珏担当、务实、清廉、忠诚的精神融入乡村发展全过程,将红星村打造成党史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了将这一想法付诸实践,周道勇联系、协调相关单位20余家,集聚专家智慧、汇聚各方力量,全面启动了红色文化陈列馆建设工作。
为了搜集更翔实的历史资料,周道勇四处奔走,争取到新华社湖南分社、湘潭市委宣传部、湘潭市委党史研究室以及相关单位的支持。通过与新华社湖南分社、复旦大学校史馆、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市档案馆等单位反复沟通,周道勇收集到珍贵档案资料20余份,并整理成册。
档案资料收集来之不易。周道勇了解到,黄君珏丈夫王默罄给岳父写了一份家书,留存在黄君珏母亲长沙县北山余氏家族后人手中。周道勇联系到长沙市相关知情人士,多次对接联系长沙县党史研究室,才找到了北山余氏后人。
“吾岳有不朽之女儿,婿获贞烈之妻,慨属民族之无上光荣!”……
经过不懈努力,家书呈现在周道勇面前,字字动人心弦,催人泪下。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红星村两委还了解到,黄君珏烈士牺牲后,她儿子黄继佑最终辗转到了北京。村两委随后多方努力,终于联系到了黄继佑,并收集到了黄君珏烈士证等非常珍贵的资料。
得知陈列馆开馆的消息,80多岁高龄的黄继佑十分开心和激动,为展览馆录制了感谢和祝贺视频。他说:“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我一定要回家看看。”
同时,红星村还邀请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党史等相关专家教授组成评审团队,对“黄君珏烈士生平事迹陈列方案”进行评审,确保了展陈内容的准确性。
2022年,在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的共建支持下,红星村完成了陈列馆的概念规划设计,并且报建立项。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红星村两委深入挖掘和开发红星村红色资源,利用闲置的民居打造了黄君珏烈士生平事迹陈列馆。
2023年6月29日,黄君珏烈士陈列馆顺利开馆,截至目前已接待游客40余批次近1000人参观学习。日前,陈列馆获评首批“湘潭市党史教育基地”,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历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阵地。
一个质朴的心愿:打通红色文旅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红星村将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实现红色文化品牌和村集体经济发展融合互动,同频共振,紧跟红色文化发展步伐,积极发展村级电商平台、农家乐、民宿、特色农产品、研学等项目。
红星村村支书周光明告诉记者,红星村还与湘潭市委组织部对接申报2024年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项目,与湘潭市委宣传部对接申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红星村还着力将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研学一体推进,在陈列馆周边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和研学教室。结合乡村振兴,期望未来把黄君珏故居和陈列馆打造成全省党史学习、爱国主义教育的名片。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红星村将与文旅公司洽谈合作,打造新的乡村文旅项目,通过与村级集体经济合作发展互动等多种方式,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径。
湘潭市雨湖区文联主席李海武说:“对于村民来说,红色文化和乡村建设的融合,是一辈子根植于内心的影响。哪怕离开红星村、离开湘潭,也会和外面的朋友讲述这里的故事,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自豪感。”
李海武说,湘潭市的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希望能够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将湘潭市的红色旅游景点“串珠成链”,提质升级,为游客提供内涵更丰富的研学项目。
现在最让周道勇牵挂的事是乡村文旅融合的配套设施亟待完善。红星村紧邻湘潭市雨湖区北边,地理位置优越。但进村道路却十分狭窄,车辆通行不便。陈列馆前停车场的承载能力较弱,团队参观学习常常面临停车难的问题。一些村民告诉记者:“目前的乡村道路无法承载大量的客流,大车进不来村子,这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现在我们正在对接交通等部门,希望早日将这‘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解决。”周道勇说。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俊 帅才 戴斌)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