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更多的爱留给了学生:与王生英亲人的对话(图)

发布时间:2011-02-08 09:26 |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2010年11月18日 | 查看:9169次

她把更多的爱留给了学生

——与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王生英亲人的对话

  细小的琐事,是教师生活中的常事,王老师的耐心总是让学生们感到母亲般的温暖。延百亮 摄 

  妈,其实我不懂你的心 

  采访对象:王会贤(以下简称会贤),28岁,王生英的女儿,大学毕业

  采访者:李光(以下简称李),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0级研究生

  我们的棉裤,都是姥姥做的

  李:能简单形容一下你的妈妈吗?

  会贤:我对我妈有时……真的很难爱起来。作为一个妈妈,她对我和弟弟没有尽太多的责任。比如说,我们的棉衣棉裤她很少做,都是姥姥缝,有时邻居帮忙。

  李:那妈妈自己的衣服呢?

  会贤:过去从不上心,现在还讲究点。其实我妈打扮起来应该是比较漂亮的,但她总不收拾自己。

  李:你是女孩,十几岁时应该很爱美了,衣服是谁来买?

  会贤:我跟她要钱自己买,她根本没有时间。我想起一件事,那一年,在镇上上学,天下雪了,我还穿着秋裤,其他家长都赶着来送棉衣棉裤。我就盼啊盼,结果,没一个人来,我爸也不知道干啥去了。邻村一个大人就让我穿他闺女的毛裤。那可是人家换了棉裤,脱下来毛裤让我穿啊(呜咽)……现在想想都难受,但这事儿,我谁也没说过。

  妈妈想让我做老师

  李:你妈提起你挺自豪,觉得你很懂事。

  会贤:嗯,后来我进入社会,也慢慢明白她了。她其实很苦,我们不体谅她,她心里也很难受……她比谁都苦。

  李:妈妈有没有想过让你做老师?

  会贤:有,我们那儿缺老师,村里人有文化的不多,外地的老师不愿意来。我妈就想让我当老师,接她的班。有次村里说要招个老师,当时我在镇上上中学,她就在家替我报了名,但我说啥也不考。

  李:那她不生气吗?

  会贤:我的性格就是拗,认定的事,谁也改变不了。我当时就想考大学,出了这个山再也不回来了。

  李:你这点还是挺像你妈的,拗。

  会贤:是。她比较坚忍,这点我比较像她。

  我知道,其实她挺心疼我

  李:跟妈妈之间,有没有让你很感动的事情?

  会贤:我在横水一中上学时,每天要走20多里路,有一天下雨我不想去上学,可我妈不同意,我生气地走了,跑到姥姥家住了一晚。那天晚上雨很大,河水把桥冲垮了,我妈在家哭了一晚上,眼睛都哭肿了,非要我爸去学校找,看我被水冲走了没有。

  李:她其实很关心你。

  会贤:对啊。第二天她看见我,那表情,好像一下子把心放下来了。那天,她非要送我上学,送到三四里地外。

  李:她也很心疼你啊,你结婚,妈妈有没有给你做被子?

  会贤:她哪儿有时间啊。去年,她给了我两包棉花、一床被罩,说,让你婆婆给你缝吧。

  李:自己成为妈妈后,对她有没有更理解?

  会贤:当妈真不容易。其实,我妈也爱我们,但她没那么多精力。

  不知道为什么,女儿听姥姥的话

  李:你也在城里安家了,妈妈有没有来住过?

  会贤:去年暑假还来呢,但他们住不习惯,老挂着家里的事、学校的事。

  李:在这儿他们都做些什么呢?

  会贤:教可可(会贤的女儿)跳跳舞、唱唱歌。说也奇怪,可可以前老爱生气,她来住了段时间,可可脾气就变好了,整天高高兴兴的。

  李:为什么呢?

  会贤:我也不知道,问我妈,她说也没用什么法子。我小姨说,你妈教了一辈子书,肯定知道怎么跟孩子相处。

  李:给妈妈提个希望吧。

  会贤:我希望她能多跟我们说说家里的事,像人家的母女一样,不要整天都是学生啊,学校啊什么的。

  爱情,就是在安静里相惜

  采访人物:王合生(以下简称王),52岁,王生英的丈夫,卸甲平村人,务农

  采访者:李光(以下简称李),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0级研究生

  王生英和丈夫王合生一个村,他是她的学生。王生英第一次讲课,他就坐在课堂上。那年,她24岁,他22岁。

  李:她第一次上课时什么样?

  王:脸红了,看起来挺紧张。

  李:她那时候好看吗?

  王:(不好意思地搓搓手)那时她扎了两根长辫子,脸是圆的,不像现在这么瘦。

  李:是经人介绍在一起的?

  王:对,我有一个同学,也是她学生。他一介绍我们俩就都愿意了。

  李:那你喜欢她什么呢?

  王:(不好意思地笑)农村嘛,也不讲究这个。她很认真,能吃苦,也老实。

  李:当时知不知道她这么要强?

  王:也能看出来,她读书时爷爷奶奶都不让她去,她还是坚持。后来上高中,来回20多里路,她还是念完了。

  李:当时教书时她比你们大不了几岁,会不会不怕她?

  王:不会,她很认真,我们也都很尊敬她。

  今年是王生英和王合生结婚30周年。但他提起她,还是会习惯性地搓手,腼腆微笑。而她向我们提起跟他生气的事,还是会略带羞惭地说:“当时我把人家的心都伤透了”。

  李:你们结婚后,最苦是什么时候?

  王:最苦就是1993年到2003年这10年。1993年开始盖二楼,唉,那时候最难。盖房前我得了阑尾炎,并发了腹膜炎,整整一年不能干活。可不干活,家里就没有钱。

  李:听说你曾经去过东北包工程,当时没有挣到钱吗?

  王:1988年我去的东北,当时已经找好几十个人,工程接下来了,工程款也贷下来了,让我当包工头,我就去信让她来做会计。

  李:写了多少封信?

  王:15天里寄了4封吧,一直等不来她回信。过了一个月,我就回卸甲平了。劝她,咋劝都不中,我就让我妈也给她做工作。你说你一个月才30多块钱,我要是包工程至少能挣5万,为啥不去?我就好几天不理她,也不在家吃饭。有一天我实在生气,就说,要不咱离婚吧,她听了就哭了。

  李:那后来呢?

  王:后来我妈说,哪怕不挣钱,家也不能散了。就劝我,我也想开了。那以后,我就没有了其他想法,让她做她想做的事就行了。

  李:不觉得委屈吗?

  王:当时也觉得委屈,有好长一段时间,心情都不好。但后来渐渐理解了她。

  李:为什么?

  王:因为她培养了后代啊,穷孩子有出息了才能走出大山。特别是2004年她被评为模范后,我觉得国家没忘了咱,咱就是奉献一切也值了。

王生英说,合生心疼她,从不让她多干活,她欠他实在太多。

  李:王老师干农活多吗?

  王:她就是个银环(豫剧《朝阳沟》里人物),不会种地。你种的谷子,她不认识,当成草给你拔了。

  李:那你还这么支持她教学,为什么?

  王:女同志能做到这一点,咱是个男人,咋能做不到这一点?

  李:她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王:最大的缺点就是脾气不好。比如说,想干一件事,你要说不同意,不让她干,她就会生气。她一生气,我就没法儿,总不能两个人都倔。(笑)

  李:那她最大的优点呢?

  王:最大的优点就是待人和气,甭管老人、小孩,还是男女,都一样,她对残疾人照顾得最好。

  李:她明年就退休了,你们俩有啥打算吗?

  王:也没啥吧,送她做她想做的事吧。

一心支持她上学,一心支持她教书

  采访对象:王生英的母亲(以下简称母亲),77岁,卸甲平村人,务农

  采访者:安燕(以下简称安),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7级本科生

  安:您闺女现在出名了,您知道吗?

  母亲:知道呀!(笑)。你看国家也不嫌咱丢人,还让咱上电视呢,感觉国家没忘了咱。

  安:她小时候听话吗?

  母亲:听话是挺听话,就是脾气倔,认死理儿,不过当老师后脾气好了,有耐心了。

  安:她上学时成绩很好,是不是挺聪明?

  母亲:生英小时候就“心灵”(方言,聪明),学啥会啥,她也喜欢学。我想,她腿不方便,总得找个出路,就一心供她上学吧。

  安:那个年代,特别是在山区,很少有人让女孩上学的吧?

  母亲:是呀,当时她要上学,她爷爷奶奶都不同意,可我一心供她上学。

  安:王老师说,上学时老师们都对她很好。

  母亲:可不是嘛,上小学时,老师想着俺家条件不好,她腿也不方便,就没让她交过学费。后来上初中,家里穷,弟妹也多,就寻思着让她回家做饭吧。那个宋老师和韩老师来俺家好几次,劝家里让她上学,我也感觉,再难也得上学,以后她有出路了比啥都行。

  安:当时王老师上初中要跑20多里地,她腿不方便挺不容易吧?

  母亲:当时上学,都是天擦黑儿就开始从家走,有时候在学校饭都吃不上。后来,我就早起给她煮一袋红薯,再捎点咸菜,让她当干粮。

  安:她读完了高中,没有考大学吗?

  母亲:她父亲本来想让她当医生,考大学时,她因为体检不合格没考上,正好有个招老师的考试,她就说想去试试。我说,你想为国家办事儿,那就试试呗。没想到竟然考了个第一名,这就当老师了。(大笑)

  安:听说她和丈夫为去东北闹过离婚,您当时有没有劝她放弃教书?

  母亲:没有,我从没劝过她放弃教书。我想,既然你是老师,咱就一心教学,哪儿也不去。既然干了,那就一心干好这个事业。

  【采访手记】

  指望

  沿着林州郊区的柏油路,车开了40分钟到王生英所在的卸甲平,当地人说,这路是2007年新修的,之前是土路,要进城,不容易。

  这个清山秀水的村落,已经十几年没娶进来一个媳妇了,太穷。好一点的人家都迁出去了,村里没见几个青壮年。年轻一代,许多人在读书后走出了大山,这也正是王生英的满足和指望。

  “王生英”从来就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在卸甲平,我们还见到了李林生老师。问及他从教32年来最幸福的事,他的笑容开始舒展:“结婚那天,学生们送我的画,摆满了整个院子。”于他,最大的满足和指望,也不过如是。

  卸甲平小学有14个孩子,他们跟外人很容易亲近,普通话讲得没有林州口音,七嘴八舌地告诉你,爸爸妈妈都在外面上工。在哪里?太原,天津,还有郑州。晚上我跟着奶奶睡。跟孩子们在一起,人是不容易老的。这些孩子,就是这里的指望。

  令所有采访者感叹的,还有王生英和丈夫王合生的感情。虽然,“我们农村人不讲究这个”,但那份眷顾,却令人荡气回肠。他们的感情让人明白,坚守和奉献是一种情怀,不仅在工作中,还在爱情里。这也使得人们在浮躁的每一天,心里多了一层指望。(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0级研究生 李光)

  感受丰富和宁静

  王生英老师的家就在半山腰上,傍晚时分,我们陪着王老师走出门外,看着徐徐落下的夕阳,那样的恬静和美丽,37年的美好岁月在这个贫瘠的山村中慢慢流逝。

  夜幕降临,一种深深的寂静笼罩着整个山村。在城市中生活的我们,虽然有些厌倦都市的喧嚣和信息的过剩,但这里过分的寂静和信息的匮乏却给精神带来了巨大的压抑。37年,我想,换作是我,或许能抵御住物质的匮乏,却无论如何忍受不了信息的匮乏和由此带来的空虚。

  可王生英老师会感到空虚和压抑吗?

  在卸甲平的3天里,我找到了答案。虽然已快要退休,但她对学生的挚爱之情却如陈年老酒日益醇厚。她称她的学生为“小豆豆”,她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她总是习惯性地从兜里掏出纸巾来为孩子们擦鼻涕……当大学生志愿者教会了孩子们一首英语歌曲时,王老师向孩子竖起了大拇指,那一瞬间,她的眼睛里充满了幸福,孩子们成了她全部的世界。

  霎时,我明白了,只要有学生,王生英老师永远不会空虚和寂寞。只要是在教育那些心爱的孩子,她的精神就永远是丰富和宁静的,她就能抵御一切物质的匮乏,驱散无尽的寂寞。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9级研究生 张威)

  同事、同窗和学生眼中的王生英

  赵虎林(王生英的同事,2003年至2009年任东平小学校长):

  她对待学生很细心

  王生英2003年调到东平小学,她的教学成绩在学区内名列前茅。她教小孩特别有方法,教过六年级再回去教一年级,别人都会觉得吃力,而她就特有耐心,一遍一遍、手把手地教,很有成效。王生英对待学生很细心,她会在学校备有感冒药,学生感冒了她就及时让他们吃药。记得有一个叫张国振的学生,父亲死了,母亲改嫁了,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从他家到学校往返要三四里地,生英担心他的安全,刮风下雨天都留他在学校吃饭。冬天很冷,生英见他穿得单薄,就给他买新衣服穿,张国振告诉别人,“王老师是我的亲妈”。

  王现昌(王生英的同窗,卸甲平村人,民间艺术家):

  艰苦环境练就她坚强性格

  我和生英小时候,因为父辈都没上过学,当时的教育观念就是识几个字就行了,生英能上学很不容易。上高中时,从卸甲平到横水镇要走20多里地,其他同学用一个半小时,生英腿不方便,差不多要走4个小时。为了不耽误上课,她每天早上4点多就得出发。放学回到家天都黑了。这20多里路都是泥地,一下雨就泥泞得走不了,但生英还是天天上学。我每天都跟她一块上下学,所以知道她上学的辛酸。她身上有种男孩子的劲头,坚韧不屈,越是艰苦的环境,越练就她坚强的性格。她自己上学难,知道机会来之不易,所以她当老师,就特别希望孩子们都能上学。

  王帅斌(王生英的学生,现在林州一中就读高三):

  她都晕倒了,还给我们上课

  我从学前班到二年级,王生英一直是我的老师。当时我们30多个学生都在她家二楼上课,下课后就去楼下院子里玩老鹰捉小鸡,王老师当鸡妈妈,我们当小鸡。王叔叔有时在旁边照看一下孩子,小孩闹别扭了,他就去拉开。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她上课时晕倒了。那天她好像感冒了,脸黄黄的,特别没精神,声音也哑了。她领着我们读a,o,e,忽然怔了一下,可能是头晕,就靠在了黑板上。我们大点儿的孩子就跑下楼叫王叔叔,他把王老师背了下去,还叫二年级的孩子带着我们继续上课。下课后我们都跑下去看王老师,她躺着,看见我们就说:“我得先把这几节课上了,不能耽误了。”我们都叫着说不上课了,但她坚持要上完。王叔叔就背她上楼梯,我们一群小孩在后面跟着,几个小女孩哭了起来。这个画面,我一直记得。

  (采访者: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 娄雪、金亮、郑会燕、李光)

这里有许多“王生英”

  在卸甲平小学,我们见到了一位朴素、腼腆的老师,他叫李林生,跟王生英是同事,王生英带学前班和二年级的音乐课,李林生带二年级的其他课程。

  1978年,高中毕业的李林生到卸甲平村的学校教书,他没想到,这一去,竟在讲台上站了三十几年。1993年,因教学成绩突出,李林生被调至横水镇三中教学。在三中任教期间,一中校长要求将他调到自己学校,教办领导不同意:“咋也不能把林生调走,骨干走了,谁来支撑这所学校?”

  12年后,李林生被重新调回了这个当时“没人想去的地方”——卸甲平小学。“说实话,我当时也不是很愿意,毕竟在初中已经适应了。”虽然不舒服,但他从没想过放弃教学工作。“不管在哪儿,只要做一名教师,我就乐意,因为我热爱这个工作。”李林生说。卸甲平村的很多人都外出打工,李林生的家并不富裕,可他始终没有动过“出去”的念头,“我就是爱这一行,终身从事教育事业是我的志向。”32年,在大山深处,李林生既当教师,又做农民,“不抛弃不放弃”,坚持牵着山里孩子的手往外走。

  除李林生老师外,我们还采访了卸甲平学区的其他老师,他们是——

  东屯小学李瑞顺老师,36岁,山区从教18年。教三年级数学。班里基本都是留守儿童。

  东屯小学靳旺喜老师,58岁,山区从教36年。教四年级数学。他说,最好能有机会让老师们到外面学习学习。

  东屯小学郭兴吉老师,52岁,山区从教33年。一年级包班,教语、数、音、体、美、品德等全部课程。

  东下洹小学赵生金老师,56岁,山区从教37年,三年级包班。

  东下洹小学郭计顺老师,57岁,山区从教40年,五年级包班。

  东下洹小学靳子昌老师,50岁,山区从教29年,六年级包班。

  东下洹小学常燕福老师,2000年从信阳农专毕业,山区从教10年,一年级包班。

  东下洹小学邓金贤老师,2002年从安阳师专毕业,山区从教8年,一年级包班。

  东下洹小学苏鸿雁老师,26岁,河北衡水学院毕业,从横水一中到卸甲平支教,支教期两年,负责全校的英语课教学。

  ……

  他们都是平凡的,在这艰苦的环境里,日复一日地做着自己平凡的工作。

  但正是平凡的他和她,用自己瘦弱的身躯,托起了山村孩子的未来。他们的名字,都叫“王生英”。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7级本科生 娄雪)

知识改变两代人的命运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2010年深秋的一天,5岁的李雨柯坐在卸甲平村小学的教室里高兴地唱着歌。正上学前班的她,和另外9名学前班的孩子以及6名二年级的学生一起“复式”上课。

  她不知道,30年前,她的母亲李香芹也坐在卸甲平村小学的教室里,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那时,李香芹读一年级,同一个教室里还有二至五年级的40多名学生。

  李雨柯和母亲李香芹的老师是同一个人——王生英。就像王生英教给学生们的歌一样,37载,王生英像雷锋一样无私奉献着,给每个学生妈妈般的呵护,希望能够用知识改变每一个学生的命运。

  在教坛耕耘37年,王生英已是两代人的启蒙老师。第一代学生,有的走出了大山闯世界,有的则守在山里务农。而第二代学生则大多走出了深山——有的在外打工,有的考上了大学,更多的正走在求学的路上。每个人都因为知识,或多或少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王从香是王生英的第一代学生,45岁的她在东平圈了地养起了猪,是村里唯一的养猪户。王从香上学的时候,村里的条件普遍不好,买不起书,王生英就把作文范文抄在黑板上,让学生们抄下来当教材用。一篇作文常常要分五六次才能完全誊写在黑板上,但王生英从来没有嫌麻烦。王生英这种要强的精神和细致的态度,直接影响了王从香。建猪圈、配种、买饲料、防瘟疫,在山区样样都是难题,王从香都能有条不紊地解决。“不识字不行,不懂算术也不行,遇到困难就放弃更加不行。”王从香说,“学没白上。”

  王生英早年的另一个学生王变香,如今经营着村里唯一的小卖部。47岁的王变香经常会忆起上学时,王生英带学生趟水过洹河的事。王生英的腿脚不便让这种呵护变成一种危险,但她坚持了下来。王变香也坚持了下来,她坚持上完了初中,所学知识已经足够让她对小卖部的经营驾轻就熟,“买种子、化肥都需要文化,没文化真的什么都干不成。”

  对第一代学生的教育,王生英说:“时间和精力都需要两倍”。由于父辈没有文化,第一代学生从父母那里得来的一些知识是错误的,王生英在教学上首先要纠正原有的观念,然后才能教新知识。有一次,王生英在课堂上讲解飞机构造时说:“驾驶员坐在机舱里驾驶飞机。”有个女孩子站起来说:“老师,不对!妈妈说,驾驶员坐在飞机的翅膀上开飞机。”

  当王生英学生们的孩子成为她的学生时,这种“飞机”式的错误再也没有出现过。第二代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强,也渴求学到新的知识,一下课就围着王生英问这问那。

  王生英的教学也从传授知识扩展到对学生未来的引导。正在林州一中上高二的王政斌从小喜欢唱歌,上小学的时候,王生英发现了他的音乐天赋。每当“复式教学”课堂纪律乱了,王生英就让王政斌上讲台唱首歌调节气氛。王政斌也因此爱上了音乐,学起了电子琴。如今,声乐已经是王政斌引以为豪的特长。

  学生们不仅从王生英那里学到了知识,也学到了她坚强不屈的精神。王变香的侄女也是王生英的第二代学生,王变香说侄女就是王老师的一个翻版。从初中辍学学裁缝,到自学服装设计,再到现在做服装生意,她凭着坚强的意志克服了创业路上的种种困难。

  刚刚从郑州大学毕业的马静是王生英培养出的15名大学生之一,而更多的孩子,是像王政斌一样,正走在改变自己命运的路上。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8级本科生 金亮)

  《中国教育报》2010年11月18日第3版

  作者:李光 娄雪 金亮 郑会燕

(责任编辑:吴雄)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