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2-17 00:46 |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0-09-06 22:36 | 查看:6224次
王生英,女,河南林州市衡水镇卸甲平村小学教师。汉族,党员,48岁,教龄30年。当选为2004年全国模范教师候选人。简要事迹如下:山村女教师,30年教学生涯中,20年以校为家,10年以家为校。1978年雨季校舍破旧,为保证学生安全,她挨家挨户给学生上课。1986年放弃改行多挣钱的机会,自愿调到最偏僻的学校,将破旧仓库修补未教室。1993年,学校被暴风雨摧毁,为方便本村学生读书,她就把学生带到家里上课,后又和丈夫一起把家里的小麦、谷子等卖了,并赊帐、借钱建起了家庭学校。为偿还债务,一家人节衣缩食,拾柴烧火做饭、挖野菜充饥,将省下的钱为学生添置学习用品。
王生英同志是河南省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一名普通的山村女教师。她所在的山村经济比较落后,土地贫瘠,山路崎岖,交通十分不便。这里的人们仿佛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环境,生活清贫,教育落后。为了改变山区的落后面貌,王生英同志立志家乡的教育事业,克服身体残疾,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扎根山区小学教育三十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歌,被誉为山区的“蒲公英”和“傲岩争春的青松”。是什么力量使她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安贫乐道、无怨无悔,三十年如一日呢?“让山区的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学是我最大的心愿。”王生英质朴的话语折射出一个山村教师高尚的品格。
一、“让山区的孩子都能上学”是她多年的夙愿
1956年,王老师出生在卸甲平的西平自然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和绝大多数的农民家庭一样,生活十分清贫。幼时又遭不幸,一场疾病使她患上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可生性好强的王生英,偏偏喜欢上了读书,但是在当时,上学简直就是一种奢望,因为家家都是糠菜半年粮。村里的许多孩子因为家境贫寒上不起学,一些家庭根本就不让孩子上学,更何况一个女娃,而且还有残疾。为了上学,王生英哭着、闹着求爹娘。爹娘疼爱她而且比较开通,他们咬咬牙,答应了的生英要求。为了供生英上学,他们省吃俭用,从牙缝里挤钱。生英的母亲给人家纺花常常深夜未眠,父亲冒着危险到山上采石。体味着父母的辛劳,眼见着儿时的伙伴因为贫穷上不起学,在山上放羊、拾柴、嬉戏打闹,王生英深深体会到山区孩子上学是多么的不易!于是她暗暗立下志向,刻苦学习,长大当一名教师,让村里的孩子都能上学,都上得起学!在父母艰难的支撑下,王生英勤奋刻苦,终于读完了高中,并在197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民办教师,实现了她多年的愿望。当她第一次走上讲台,看着几十双渴望知识的目光,她激动得流下眼泪,立志要扎根这贫瘠的山区,为山区的孩子,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二、“山路崎岖,挡不住脚下的路”是她献身教育的决心
王生英生活的卸甲平村共有6个自然村,村与村之间不是大河相隔,就是隔山而望,从家里到乡里,二十多里的山路一口气都不歇还要走四个多钟头。她教学的第一站是东平自然村。从家到学校,中间了隔着一条大河,平常需要走半个钟头的路程。因为王生英同志腿脚不便,摔跤是常有的事。每到雨季,山陡路滑,河水暴涨,架在河上的木桥常常被洪水淹没、冲断,往返学校只好从河坝上趟着没膝深的河水过河,随时都有摔倒的可能,一不留神就可能被河水冲走。即便是身体健壮的青年人,从这儿过河都是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初任教师的那几年,王老师满脑子想的都是教学工作,趟水过河从来没有害怕过。经常浑身泥泞地赶到学校,又回到家里。那时候乡亲们一次次搀扶、学生们一次次接送,增添了她干好工作的信心和勇气。1978年6月,阴雨下个不停。破旧的校舍已经不能经风挡雨。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实在太危险了,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她只好让他们回到家里。这时候的王生英,心里没有了着落,急得团团转,只盼着老天爷赶快把雨停下来,可是雨依然不停地下着。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她拖着残疾的腿,冒着不停的雨水,踏着泥泞打滑的山路,挨家挨户到每个学生家里上课、辅导、批改作业。20多天里,不管雨有多大、风有多急,每天坚持跑遍全村,决不落下一个孩子。因路滑摔倒过多少次,已经记不清了。看着王老师每天这个样子,乡亲们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心疼地拉住她的手一股劲地掉眼泪。孩子们哭着说:“王老师,你不要再挨家挨户地跑了,我去把他们都叫到我家里来!”乡亲们无言的泪水、孩子们质朴的话语就象缕缕春风,拂干了王老师湿漉的衣衫,抚慰着他摔疼的腿脚。每当这时候, “学春蚕吐尽银丝织春景,做人梯献出碧血育人才。”这两句恩师的赠言便浮在眼前,心里便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为了钟爱的教育事业,在三十年的教学生活里,王生英同志二十年以校为家,从来没有误过学生一节课。初任老师的头8个月都是在涉河中度过的。为了给程度差的学生补课,王老师常常以校为家,以学生家为校,默默地奉献着一切。多少个夜晚,跋涉在山间小道上,道路漆黑,没有灯火,摔跤是常有的事。一次竟从山半腰滚下来……山路崎岖,没有动摇她献身教育的决心。长时间的摸爬滚打,她竟能在崎岖的山道行走自如了。
乡亲们的支持,孩子们的敬重,使王生英感到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山路再难,她不怕,工作再苦,她能顶住。由于山村落后,一些人不重视教育,认为上学没啥出息,不愿让孩子上学。有些人认为一个残疾女人,拖着病腿东奔西跑,是出风头,是自找罪受。甚至村里的个别干部也冷言冷语,讽刺挖苦。为此,她曾感到过委屈,也曾伤心地落泪,心想,干好事咋也这么难!但是乡亲们信任的目光和孩子们期盼的眼神,使她把所有的委屈、泪水都抛在了一边。能和孩子们在一起,她感到踏实和快乐。
三、“有付出、有牺牲,才能换来山区的面貌的改变”是她对三十年来教学生涯的理解
山区的教师是十分清贫的,在那过去的日子里,作为一名山区的民办教师,工资少得可怜。升英同志每月拿过5元、10元、30元、40元、70元的工资。别说贴补家里,就是维持自己的生计也很艰难。而在当时,王生英的裁缝活儿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凭着她的本事和心劲,完全可以开个裁缝店,挣钱养活全家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家里人和亲戚朋友也曾多次劝过她,但是她没有动心。因为山里的孩子离不开她,她也离不开山里的孩子们。
1985年,王生英同志的丈夫王河生在东北找到了挣钱的门路,承包了一个建筑工程。一个工程下来,收入相当可观。丈夫怀着兴奋的心情回家与王老师商量:“咱们一块到东北吧!我管工地,你当会计,不用受累,挣钱又多,比你在家教书强一百倍。”丈夫的心情,王老师能理解,他是为了她好,为了这个家好。但是她却劝丈夫说:“谁不知道钱多了好,谁不知道过清闲的日子好。可咱能为了钱,撇下这些孩子吗?我们山里人缺的不仅仅是钱,更缺的是知识和文化呀!”丈夫被她的赤诚打动了。为了她钟爱的事业,为了山区的教育事业,王河生最终放弃了东北的工程。从那以后,他成了学校的义务好后勤。在山区的小道上,他用自行车驮着生英上班下班、开会学习。学校的门窗坏了,他义务修理,校舍漏了,他主动修补,为了改善学生学习的条件,他花钱给学生打造了32块水泥板桌面。这在当时,成了大队里条件最好的学校。
1986年。王生英老师自愿调到最偏僻、最遥远的桃园学校。教室设在一个废弃的破旧仓库里。由于年久失修,每到下雨的时候,总是外面大下,里面小下,教室的墙皮四处脱落,地面也是坑坑洼洼,支水泥板的泥墩东倒西歪,水泥板动不动就歪倒,经常不是压着学生的脚,就是碰着学生们的腿。找村里反映,也未能及时解决。丈夫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利用学生放学的时间,悄悄地垒好土墩,修整了不平的地面,为孩子们上课解除了后顾之忧。接着他又自己花钱,买来一百多片蓝瓦,修补好教室的屋顶。看着他所做的这一切,王老师感到莫大的幸福和鼓舞。工作到了忘我的程度,每天起早贪黑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经常吃住在学校。长时间的劳累和营养不良,她的身体变得消瘦、虚弱,常常晕倒在课堂上。
人们都说,山里的孩子不金贵,摔摔打打又一年。每当想起这句话,王老师便想到那些心酸的往事。多少个夜晚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家里,看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因为没人照顾,害怕地依偎在墙角,又饥又渴地喊着妈妈的时候,她常愧疚地落泪。特别是有一次雨天的夜晚,她结束家访和补课、浑身是泥地回到学校,看见姐姐把弟弟搂在怀里,依着墙角睡着了。儿子满脸是血,女儿脸上还挂着泪珠。她把姐弟俩喊醒,儿子一下扑到她的怀里,哭着说:“妈妈,你咋一直不来呀!”这时王生英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伤痛,搂着一双儿女,泪水夺眶而出。
为了山区的孩子和山区的教育事业,王生英老师一心扑在工作上,对家庭的照顾很少。每到祭日,她就会到父亲的坟头前,为父亲烧上一把纸。因为在他老人家生前,好没有尽到当女儿的孝道。1980年,父亲大病住院,母亲又身患肾病,无力照顾父亲,三个弟弟、两个妹妹当时都还年幼,照顾父亲理当是她这个当大姐的责任。但是几十个学生就她一个老师,她离开了,他们就得停课。权衡再三,她只好去求大妹妹替她去照顾父亲。当时她妹妹还小,没有出过家门,这么重的担子让她去担,实在太难为她了。看着妹妹泣不成声的样子,她感到揪心般的难过。1990年父亲老病重犯,病卧在床。王老师当时正担任着四个年级的课,床前尽孝都是弟弟妹妹们的事。即使在父亲病重期间,都很少能抽出时间去照看父亲,直到父亲去逝,也没能亲自给他喂一口水、一口汤,父亲的永别给她留下了永久的遗憾和愧疚。
今天,女儿和儿子都已长大成人,上了大学。女儿回忆儿时的经历时,在信中对她说:“那时候,看着妈妈你整天又忙又累,我们心中也挺难过。天天饿着肚子等你盼你,却不见你回来,特别是冬天,你连夜给学生做棉帘,我们没有棉衣你却不管。又冷又饿的时候,我们总认为你不是一个好妈妈。每当听别人家的孩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时,我们就烦。现在我们才逐渐明白,你并不是不爱我们,你只是把对家庭的爱、对儿女的爱深深地埋在心里,因为生活在那样特定的环境里,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付出、有牺牲,而付出和牺牲对妈妈你来讲,只能以家庭为代价。”女儿这番真切的话语,使她热泪盈眶,心中的伤痛多少得到一些抚慰。
四、“再苦不能苦孩子,以家为校十余载”是她无私奉献的写照
九十年代,在偏远的山区,能有一间破旧的教室上课,就是老师和学生最大的心愿了。坐在崭新的教室里上课学习,简直是一种奢望。可是就连这样的心愿,一夜之间也化为乌有。
1993年,一场狂风暴雨冲垮了他们赖以学习、生活的校舍,破旧不堪的教室,坍塌成一片废墟。王生英老师和学生们望着那一片瓦砾,伤心地哭了。怎么办?让孩子们到哪里去上学?村里再也找不出一间能容下几十个学生的房屋。到外村学校去借读?不行!外村学校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而且去外村上学要途经两条狼路,野狼经常在那里出没,过去曾有过小孩被狼吃掉的事情,孩子们经过那里是很危险的。她拖着残疾的腿多次找村委会反映情况,请求村里尽快盖几间教室,得到的回答是“村里穷,眼下拿不出钱来”。被迫无奈,她只好领着学生到野外上课。一个破旧的黑板、一群衣衫褴褛的孩子围坐在荒草地上,学生们趴在地上写字、做作业,情景是那样的凄凉。有一次,他们正在山上上课,骤然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还未来得及转移,黑板便被大风卷走,学生的书本被狂风刮得七零八落。倾盆大雨直泻下来,洪水冲得山石叮当乱响,孩子们吓得乱作一团。她再一次把情况反映到村上,仍然没有满意的回答。无奈之下,她便和丈夫商量,决定把孩子们领到家里去上课。家里的房子虽然不宽敞,也很破旧,但总比在野外上课强多了。爱人听了她的话,二话不说,便回家收拾屋子去了。从此,她们家里间、外间,还有门口台阶便成了三个班学生的教室。
孩子们在拥挤不堪的环境里上课,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时间长了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王老师常常为此事犯愁,一心想把自己家的房子改造成大一点的教室。这在当时谈何容易呀!1989年因为爱人生病欠下一大笔债,而她当时每月只有40元的工资。怎么办?和丈夫一合计,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建房。于是夫妻俩横下一条心,把家里的大豆、玉米、谷子,小麦全拉出去卖了,盖房的钱还差很多,于是他们又到东姚乡李家厂村付银顺家赊砖瓦。好话说了一箩筐,并答应给人家付利息,才谈妥了砖瓦的事。为了解决木材问题,他们把家里的大小树木全刨出来,又到几十里外的安阳县马家乡横岭村姨父家借椽子和檩条,单单去她姨父家拉木料就跑了三次。有一次深夜两点,爱人还没有拉料回家,她在家坐卧不安,和邻居一起到几里以外的路上去接。因为那儿的山路非常难走,村里的车常常出事,当时又是深夜,万一有个好歹,家庭和孩子的命运都无法想象。王生英在焦急中等待了许久,终于看见闪亮的车灯,听到“拖拖”的响声,绷在心里的那根弦才松下来。
在建房的日日夜夜里,王老师和丈夫一起挖沙、刨石子,搬砖、和泥,不知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终于建成了她和孩子们日夜盼望的家庭学校。为了学生们的安全,他丈夫又想尽办法,给楼梯走廊焊上了栏杆。从此,乡亲们没有了后顾之忧,孩子们有了宽敞的教室。而她和丈夫因为建房过度操劳累倒了。丈夫常常吐血、流鼻血,她也常常晕倒在课堂上。
在以家为校的日子里,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了偿还欠下的大量的外债,一家人节衣缩食,每天拾柴烧火做饭、挖野菜充饥。省下一个钱不是给学生购买录音机、磁带,就是给他们添置学习用品。学生们的衣服脏了她给他们洗;学生们饿了,她给他们烧火做饭;学生生病了,她给他们打针吃药;天气冷了,她给他们添衣服、做棉门帘。孩子们就像生活在自己的家里一样,她就像他们的母亲。山里人都非常实诚,为了报恩,学生和乡亲们常常把家里的米、面、油、鸡蛋送到她家里,每次王老师都把礼物一一退回去,因为她办学没有任何其他的想法,图得就是让孩子们好好学习。
在王老师的学生中,有一个下肢瘫痪的同学叫李增华。他只能靠双拐行走,生活不能自理。刚来学校的时候,增华的父亲十分为难,一再说给她送来个累赘。望着增华渴望上学的目光,王老师毫不犹豫地收下了他,并对他父亲说:“孩子虽然残疾,但是他和其他孩子一样,也有受教育的权利。”为了减轻家长的负担,她每天背着他上楼、下楼,背着他上厕所,帮助他解腰带、系鞋带。一背就是两年。随着增华年龄的增长,背着增华上楼越来越吃力。有几次还摔倒在楼梯上。爱人见状,毫无怨言地接过了背增华上楼下楼的任务,一背又是四年。十年里,在领导和乡亲们的关心鼓励下,在丈夫的配合支持下,无论经历了多少艰难,她都没有气馁过。每当提起这事儿,她总是说:“虽然苦了自己,苦了家里,但是为了学生,值得!”
20年以校为家,10年以家为校,虽然普普通通、坎坎坷坷,但她选择了教师这一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并为之默默奉献,而无怨无悔;三十多年来,她虽然没有显赫的功绩、没有令人羡慕的收入,然而能扎根山村、播种知识,实现了她“站三尺讲坛,想千秋伟业,教一班学子,拂两袖清风”的夙愿。三十多年过去了,数名学生升入了大学、数十名学生升入了高中,教学成绩多年在全乡名列前茅,数百名有知识、有文化的毕业生在改变着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成绩虽然微不足道,却是她拥有的最大的财富。
王生英同志是红旗渠的儿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时时刻刻感染着她,无私奉献、不断进取的品格时时刻刻激励着她。使她勇于面对山区的贫困、环境的险恶和身体的残疾,顽强地实现着自己“培育名花香天下,造就栋梁建中华”的志向。
三十多年过去了,王生英老师满怀深清地说:“家乡依旧贫困,但已是今非昔比;我依然贫穷,但已是翻天覆地。这是知识的力量,这是教育的伟力。我甘于清贫,但我不甘于家乡的贫困。在今后的岁月,我将以自己微薄之力广播知识的种子,让它在家乡贫瘠的土地上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累累的硕果。”
(责任编辑:张予)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