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07 22:13 | 来源:新华网 2023 06/07 17:49:12 | 查看:438次
“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在肯定垃圾分类取得的成效之余,也对这项工作提出殷切期望。
上海是全国最早全面开展垃圾分类的城市之一。2019年1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经上海市人大表决通过,于当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近4年来,从“扔进一个筐”到“细分四个桶”,从“规定工作”到“自觉动作”,从“新时尚”到“好习惯”,垃圾分类成为上海以“绣花功夫”推进基层治理的缩影,也为超大城市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生动注脚。
从“一个筐”到“四个桶”,细分类带来新成效
“得知经过这几年的宣传推动,垃圾分类在你们那里取得新的成效,居民文明程度提高了,社区环境更美了,我很欣慰。”在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写道。
6月1日上午8点,在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的瑞虹新城一期小区,不少上班的居民一手拎着公文包,一手拎着2个垃圾袋——一包干垃圾、一包湿垃圾,来到小区固定的垃圾箱房,熟练地将干垃圾丢入黑色桶,将湿垃圾倒进棕色桶,装湿垃圾的袋子则扔到一旁的干垃圾桶里。
5月23日,在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爱家豪庭小区,垃圾分类志愿者在投放时间段内服务。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出门前在家就把垃圾分好类了。”小区居民田小倩说。
嘉兴路街道瑞虹第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华磊说:“一开始,大家不清楚什么是干垃圾、湿垃圾。但坚持几年下来,小区推进垃圾分类不断取得新成效,老百姓的参与度越来越高。”
5月23日,在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爱家豪庭小区,垃圾分类志愿者查看垃圾分类投放情况。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对居民来说,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最直观的变化,是小区环境卫生的改善。年近七旬的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吴青葆告诉记者,原来小区每层楼道都有垃圾桶,“方便是方便,但天热的时候味道特别大,还有很多蚊虫”。实行“撤桶并点、定时投放”,一开始大家不适应,但几年下来养成习惯后,居民都能自觉自愿分类倒垃圾,楼道里也清爽多了。
近4年来,紧盯“关键小事”不放松,垃圾分类给上海社区面貌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实效保持稳定,湿垃圾分出量基本稳定在干湿垃圾总量的35%左右,可回收物回收量日均达到7284吨。
——居民区分类达标率从《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前的15%提高到目前的95%以上,单位分类达标率达到95%。大多数居民已养成自觉分类习惯。
——生活垃圾末端资源化处理能力稳步提升。目前,上海已建成焚烧厂15座,湿垃圾集中处理设施10座,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总能力超过3.6万吨/日,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2%,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从“规定工作”到“自觉动作”,垃圾分类促进基层治理形成合力
“希望你们继续发挥志愿者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用心用情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带动更多居民养成分类投放的好习惯”,在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殷切期望。
5月23日,在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市民驿站,垃圾分类志愿者在交流工作经验。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垃圾分类习惯,贵在坚持、重在养成。特别对于上海这种常住人口超过2400万的超大城市来说,垃圾分类没有群众参与、全民行动是不可能实现的。
群众参与,用“绣花功夫”推动垃圾分类走深走实。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旭居民区,居民们正在把堆肥箱里发酵出来的“绿色材料”,和土壤拌在一起铺在种植箱中。
上海市长宁区虹旭小区居民在整理改造社区花园。居民们把堆肥箱里发酵出来的“绿色材料”和土壤拌在一起铺在种植箱中(2020年4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虹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吴红萍说,原来“味道大、惹人嫌”的湿垃圾,经过分类发酵竟成了种花种草人士的“抢手货”,秘诀就在于精细处理。
带有油水的厨余垃圾并不适合堆肥,虹旭居民区将湿垃圾进一步细分为餐前垃圾与餐后垃圾;可回收物种类繁杂,混投反而不利于回收,有的小区将一个回收桶扩展为5个桶,玻璃、金属、塑料、纸张、衣服分门别类进行投放……
从最开始的“四分类”到尝试“六分类”“八分类”,从分辨“这是什么垃圾”到思考“垃圾还能怎么分”,上海垃圾分类的这些新变化、新路径,很多是从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中想出来、试出来的。
群众参与,为很多疑难杂症找到解决办法。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上海还存在垃圾分类源头管理有待加强、资源化利用水平有待提升、源头减量困境有待突破等问题。
上海市静安区临汾路街道阳曲路570弄居民区,面积大、居民多、租客多,大家作息时间很不一样。如果坚持一早一晚的固定投放时间,投放时段外垃圾箱房紧锁,会给住在这里的人们带来不便。
“我们调研发现,小区住户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较高,具备延长垃圾箱房开放时间的客观条件。经多方协商,决定实行24小时开放,同时由居委会和物业公司加强管理。”阳曲路570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严蕾说,“垃圾分类已成为社区重要的议题之一,每次讨论起来难免‘七嘴八舌’,但争论中大家找到了最适合自己小区的分类方案。”
在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宇泰景苑小区内,社区垃圾分类指导员协助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2019年6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群众参与,加快在基层形成共治共享的合力。庞大的志愿者队伍让垃圾分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长宁区荣华居民区,来自西班牙、日本、韩国的志愿者把垃圾分类宣传册翻译成外文分发给外籍居民;在虹口区,上海首家“垃圾分类事务所”成立,旨在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桥梁纽带作用……
统计显示,上海招募垃圾分类志愿者超过71万人,平均每9名注册志愿者中就有1名参与过垃圾分类志愿服务。
在长宁区虹储居民区,垃圾分类开始推行时,老年居民总是“搞不清爽”,一批白领站了出来,帮助老年人学会“四分类”。有的白领赶不上投放时间,老住户也会捎带着帮忙扔垃圾。
“白领教白发,白发帮白领。”虹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支颖说,“如今,社区商量个什么事儿,既能发动起老居民,也能叫得来新住户,垃圾分类促进基层自治形成合力。”
从“源头减量”到“变废为宝”,久久为功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
在上海城投老港基地的“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除了让湿垃圾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用于发电,还有一小块区域专门用于集约化养殖黑水虻。
“这些小虫子吃湿垃圾,它们胃口大、长得快,资源转化率高;虫子本身是优质蛋白,做饲料很抢手。虫粪也不浪费,可以做有机肥。”上海城投老港基地规划建设中心主任马聪带着记者边走边看,“通过这种处理方式,我们不仅生态化处置了湿垃圾,还变废为宝,使其产生更高的价值。”
垃圾分类,小事不小,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大格局。在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积极贡献力量。”
垃圾分类“新时尚”,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近4年来,垃圾分类投放设施不断优化。上海不少街镇推进垃圾箱房智能化改造,为辖区分类投放点加装智能感应摄像头和语音提醒系统。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刘俊告诉记者,通过远程监督、实时对讲、语音提醒等功能,相关部门可对小区垃圾的投放情况进行实时查看,做到及时发现、整改。
除了前端投放,后端处置同样有科技创新的助力。“从最早的挖个坑埋掉,到现在分类处置,绿色和创新成为垃圾处置的关键词。”上海城投老港基地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曰丰说,“我们对湿垃圾展开能源化、饲料化、肥料化探索,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升。”
5月23日,在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爱家豪庭小区,垃圾分类志愿者在演示垃圾分类智能回收机的使用。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垃圾分类“新时尚”,也离不开制度创新的引导。在上海街头,一些看似寻常的休闲长椅可能“大有来头”。上海市宝山区高境一村小区最近新添置了两把“再生”长椅,它们由居民投递在智能回收机里的废旧衣物、塑料瓶等可回收物加工制成,在小区添置“再生”长椅的活动现场,还有塑料废弃物制成的环保袋、咖啡渣制成的T恤,展现着垃圾“再生”的更多可能。
“投入回收物就能获得个人账户积分,我把一些积分捐赠给小区公共账户,用于添置公共设施。”附近小区居民季阿姨说,“我们积极参与废弃物循环利用,非常有成就感。”
有小积分的大能量,更有一张网的精细统筹。汇聚全市200余个街镇、5000余辆清运车、25个集中处置设施……在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信息平台,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置实现了“一网统管”,“科技+管理”让城市更干净、更整洁。
做好垃圾分类,关系到广大群众的生活环境,关系到节约使用资源,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邓建平表示,接下来上海将加强垃圾分类硬件建设和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源头分类实效,不断展现城市生态文明新形象。
文字记者:何欣荣、董雪、郑钧天、王默玲、郭敬丹
视频记者:岑志连、郑钧天、李海伟
海报设计:曾学真
编辑:徐曼、董雪、李安、陈海通、胡碧霞、程昊
统筹:周咏缗、郜新鑫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