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沂蒙山》看民族歌剧精品的持续创作

发布时间:2022-10-23 22:26 |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22年9月21日 6版 | 查看:460次

作者:赵峰 

9月15日,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在河北雄安新区落下帷幕,民族歌剧《沂蒙山》勇夺第十七届文华大奖。此次《沂蒙山》以完全“本地化”阵容亮相中国艺术节,高水平的艺术呈现赢得现场评委和线下线上观众的一致好评。

  民族歌剧《沂蒙山》是新时代众多民族歌剧作品的优秀代表。和同时期的很多民族歌剧作品一样,《沂蒙山》的创作统筹整合了歌剧创作领域最优质的资源,组建了一流的团队。他们不仅打造出了一部有思想深度、有艺术高度的民族歌剧精品,也为创作演出单位注入了新鲜的艺术理念,带来了全新的创作思维、艺术手法。实践证明,鉴于我国民族歌剧专业创作人才相对匮乏、民族歌剧的创作范式尚不成熟、原创民族歌剧的创作规律与特点问题仍无标准答案,整合全国资源、高点定位、高标推进,是打造当代民族歌剧精品的有效手段。

  但我们必须要明确,手段不是目的。拓展艺术视野、培养带动新人、加强业务建设,才是推动民族歌剧创作的最终目标,而这都离不开剧目的持续创作。民族歌剧《沂蒙山》创作出来以后,并没有出现一些艺术作品存在的马放南山、止步不前,甚至偃旗息鼓问题,也不存在由于主创团队撤离,艺术水平急剧下滑甚至无法演出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主创团队能够精准把握舞台艺术创作内在规律,把立上舞台当作创作的“中点”而不是“终点”,自觉把演出纳入创作的全链条,而且放到创作的核心位置,对《沂蒙山》进行持续创作。

  在持续创作中实现演员阵容“本地化”。优秀的艺术人才为剧目增光添彩,优秀的剧目催生和锻造优秀的艺术人才。优秀剧目不仅可以造就名角、名团,而且通过他们的示范和引领,可以有力地促进艺术人才队伍建设。民族歌剧《沂蒙山》整合了全国一流的歌剧表演艺术家,他们的表演与作品相映生辉、相得益彰,但山东歌舞剧院自己的演员成长得还不够,加之各位艺术家在《沂蒙山》之后邀约不断,演出档期很难统一,剧目演出大受影响。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完成演员队伍的“本地化”、本团化。“本地化”并不是简单的模仿,每一次演出都是一次创作的过程,“本地化”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训练。近两年,每天早上《沂蒙山》剧组演员都进行排练,这一工作已经持续了两年,本团演员演唱和表演均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8月24日,经过全面提升和打磨后,《沂蒙山》以全新的演员阵容、全新的姿态登上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的舞台,一支高水平、能战斗的队伍已然形成。在完成演员的“本地化”之后,还要致力于《沂蒙山》演员的代际传承。希望多年以后,几代“海棠”“林生”用无悔的青春、赤诚的心血,凝聚一台台优秀剧目,铸造一个个新的闪亮招牌。

  在持续创作中实现剧目示范价值最大化。一部民族歌剧作品,只要立上舞台,其在艺术上的价值便已产生,其艺术价值体现并不在于演出多少、观众多少。但一部民族歌剧作品要做到优秀乃至经典、要做到对歌剧创作的传承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必须实现自身的示范价值。而示范价值要通过演出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只有向大众传播、为大众接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作用才能充分展现、发挥有力。民族歌剧《沂蒙山》致力于打造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能够在舞台上经久演出的作品,通过首演版、巡演版、音乐会版、音乐会简版等多版本打造进行反复演出,短短3年时间,演出超过200场,实现了在演出中打造品牌,在更大范围内传播了沂蒙精神。山东歌舞剧院“沂蒙山团”的称号伴随着剧目的演出应运而生,演员的艺术素质也在磨练中不断提高。

  在持续创作中实现剧目研究的学术化。一部剧目要想成为长期保留剧目、成为经典,需要长期作为有意义的学术论题被探讨、长期作为经典创作而被学术引述。作品经典化的过程就是作品被学术化的过程,最后作品成为公共知识体系的组成部分而成为经典。山东歌舞剧院一直以开辟中国化民族歌剧新路径为己任,在总结民族歌剧《沂蒙山》创作经验的同时,探索建立民族歌剧的创作范式,提出中国原创民族歌剧的创作规律与特点。目前,《沂蒙山》的很多唱段被学者所分析研究并成为很多音乐类艺术院校的教学曲目。非常可喜地看到,更多的领域正在对《沂蒙山》开展研究,更多的学术成果成为中国民族歌剧创作研究的理论支撑。

  在持续创作中实现创作精神与院团文化的一体化。文艺院团在其历史的发展中都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理念、风尚、习惯等院团文化。院团文化是院团发展的基础、行为的准则、成功的保证,能够凝聚、激发院团职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创造性,是院团的灵魂和精神支柱。院团文化影响着剧目的创作演出,一部优秀剧目的创作精神反过来涵养院团文化。民族歌剧《沂蒙山》创作团队先后11次深入革命老区进行采风的深扎精神,防止流于俗套、同质化的原创精神,坚持西为中用、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勇于自我超越、否定再否定、突破再突破的奋斗精神,争创一流、锐意进取、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开辟中国化民族歌剧新路径的探索精神,被全院职工所认同、所接受。这些精神不仅成为全院无形的精神财富,还使院团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增强了落实政策、服务人民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了开拓创新、科学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全面激活了院团的发展动力。

  当今天再来回顾民族歌剧《沂蒙山》3年来的创作演出,我们会发现,除了剧目从立项到立上舞台形成的创作经验、探索的创新路径值得总结外,《沂蒙山》后期的持续创作,对今后打造包括民族歌剧在内的舞台艺术精品,以及推动文艺院团的跨越式发展同样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作者系山东歌舞剧院副院长、副研究员,山东省签约艺术评论家)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