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殷殷嘱托 厚植文化自信 凝聚崤函蝶变的强大精神动力(3图)

发布时间:2022-10-17 17:32 | 来源:三门峡日报 2022年10月16日 第03版 | 查看:568次

文/本报记者 王婉媚 图/本报记者 杜杰

制作仰韶彩陶

灵宝西坡遗址    

庙底沟考古遗址公园成为城市符号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一年前。

2021年10月17日,是载入三门峡史册的伟大日子:这一天,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在三门峡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为大会发来贺信。

谆谆嘱托,言犹在耳;领袖关怀,催人奋进。

一年来,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贺信精神为动力,凝心聚力,主动作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三门峡故事,彰显三门峡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三门峡实现由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蝶变凝聚了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

牢记嘱托,践行使命。

这一年,市委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相关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强调把贯彻落实贺信精神与实施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建设文化强市等结合起来,持续做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各项工作,守护历史文脉、传承文化基因。

各级各有关部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把学习贯彻贺信精神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抓手,将文化基因融入城市与民生,夯实文化产业支撑,系统优化文旅文创发展生态,文化高地建设更加有力。

围绕深入贯彻落实贺信精神,市委宣传部多次专题策划部署,三门峡日报社推出“8+N+1”系列主题报道,三门峡广播电视台推出《文物会说话》《小路说》等专题专栏,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大河汤汤,崤山巍巍。

黄河流经三门峡206公里,孕育了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虢国文化、老子文化等,崤函大地展现出深厚独特的文化底蕴。

一年来,我市全面提升仰韶文化感知度,以仰韶村遗址为龙头,整合3个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庙底沟博物馆等一批立体化展示、沉浸式参与的现代化展馆建成,“花开中国”基本陈列先后荣获“2021年度河南省优秀陈列展览”“新时代博物馆百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全国博物馆十大展览精品奖”,“圣地仰韶·花开中国”成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重要品牌。

一年来,我市全力打造仰韶文化研究高地,谋划实施“一馆、一居、一区、一中心、一村、一园、一节”“七个一”工程,加快推动“仰韶(国际)论坛”在我市永久落户,打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仰韶考古圣地。

一年来,我市坚持以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黄河文化为主线,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大禹公园、中流砥柱研学中心、中流砥柱博物馆工程正在加紧建设。

同时,我市将仰韶文化、黄河文化基因嵌入城乡建设,以仰韶文化、黄河文化遗产建构三门峡城市形象,文化元素数量越来越多、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表现内容越来越系统、视觉形象越来越多彩,将文化优势与城市、民生有机融合、水乳交融。

探索未知,揭示本源。

这一年,三门峡考古人风餐露宿、筚路蓝缕,高水平保护利用仰韶村、庙底沟、西坡等重要遗址。2022年考古发掘项目共21个,时代从仰韶至明清,跨度时间长,遗迹种类丰富,随葬品包含陶、瓷、铜、铁、玉石、骨蚌等质地,取得了丰硕的考古成果。

10月11日,纪录片《仰韶再发现》在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播出,聚焦渑池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讲述考古学家的新发现,生动展示了仰韶文化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

在更早之前的6月21日至23日,《探索·发现》栏目连续三集播出《陕州城的地下秘密》,对经济开发区发现的墓葬群发掘情况进行详尽报道。

灵宝城烟遗址再次发掘1100平方米,西坡遗址出土的部分文物已在庙底沟博物馆展出,北阳平遗址正在持续发掘。

发酵酒、丝蛋白、象牙手镯等新发现接续不断,墓葬、灰坑葬、窖穴、灰坑等遗迹密集分布,进一步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人们在一张张文物图片、一处处考古遗址、一件件出土文物中,领略考古工作的独特魅力,感受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

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国庆假期,三门峡百里沿黄生态廊道游人络绎不绝。

在廊道及周边,东至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赵沟古村、仙门山景区,经三门峡大坝、天鹅湖湿地公园、庙底沟遗址、经济开发区婚旅之都、途居露营基地,西至函谷关、东寨九曲黄河观景台、铸鼎原聚落遗址群,串珠成线,一条融生态文明、黄河文化、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百里沿黄生态廊道已初具规模。

这是三门峡牢记殷殷嘱托,贯彻落实贺信精神,加快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推广全域旅游主题形象塑造,依托黄河文化、仰韶文化、白天鹅等打造全国知名文化IP;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具象化、活化历史文物,让游客行走三门峡,读懂早期中国文明史;开发文旅文创产品600余种,部分产品亮相全国第五届中医药文化大会、第四届大运河文旅产业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吉祥物“陶小淘”“鹅小鹅”、弘焱白天鹅系列产品等广受市场欢迎。

坚持“项目为王”,依托全市文旅资源优势,挖掘文旅要素内涵,积极推进仰韶考古圣地、黄河砥柱景区、老子文化养生园、沿黄生态廊道美丽乡村标杆村等系列项目;围绕三门峡大坝和红二十五军卢氏长征线、渑池八路军兵站交通线、豫西抗日作战线、中原突围转战豫西线、陈谢大军挺进豫西线等“一核五线”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推进摄影文化城建设,持续办好黄河文化旅游节、中国摄影艺术节等品牌节会。争取虢国博物馆元宇宙数字展馆、中流砥柱博物馆等“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重点智慧化数字展示项目资金1060万元,争取文物保护、博物馆陈展提升等国家、省文保资金2063万元。

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工程,构建“一带一廊六区”文化旅游发展格局,积极培育“圣地仰韶·花开中国”等有吸引力的文旅品牌,推出“赏天鹅、沐温泉、观历史、品文化、游山水”特色旅游线路,打造天鹅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游客提供多样化休闲康养文旅产品,庙底沟博物馆、虢都花海、崤函古道、仰韶酒庄、汤河裸浴、陕州地坑院以及山水隐庐、栖云山居民宿等,已成为热门“网红打卡地”。

文化自信,赋能转型。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我市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凝聚着深厚的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创新驱动,三门峡以文化“软实力”赋能发展“硬实力”。

现代化三门峡建设的方向路径更加明晰。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两个确保”,战略目标由建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提升到实现由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蝶变,努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市、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重要节点城市、豫西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支撑极。

转型创新发展的成效更加显著。坚持以实体经济为主体、科技和金融为两翼、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为主攻方向,做大增量、做优存量、主动减量、防范变量、提高质量“五量并举”,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创新打造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产业素质特别是工业产业素质有了质的飞跃。

践行“两山”理念更加深入。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放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突出位置,全面打赢“小秦岭生态保卫战”,切实加强黄河生态保护,系统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绿色能源基地,确保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三门峡落地生根。

殷殷嘱托,未来可期。放眼三门峡,这片古老的土地正焕发出新时代的风采,古老文脉在赓续传承中发扬光大,中华文明在时代发展中彰显力量,崤函儿女正意气风发,昂首阔步,携手奔赴由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蝶变的壮丽征程,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更加有效的创新驱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溯源文明历程 凝聚奋进力量

本报记者 胡文超

2021年10月17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在三门峡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为大会发来贺信,并提出要“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仰韶文化研究是中国考古学发展的起源和缩影。百年来,几代考古人秉承初心、筚路蓝缕,通过对仰韶文化等一个个重大文化遗存的发现和发掘,证实了我国的“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让中华文明的历史轴线不断延伸,历史信度不断增强,文明细节不断丰富。

一年来,三门峡把贯彻落实贺信精神与实施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建设文化强市等结合起来,高水平保护利用仰韶村、庙底沟、西坡等重要遗址,持续做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各项工作;全面提升仰韶文化感知度,努力打造“最早中国”长廊,建成庙底沟博物馆等一批立体化展示、沉浸式参与的现代化展馆,组织仰韶彩陶等走出国门,谋划实施“一馆、一居、一区、一中心、一村、一园、一节”等“七个一”工程;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实施文旅文创“三年倍增计划”,坚持整体布局、系统推进、全域提升,打造黄河流域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成效明显。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是一个族群的特有气质。习近平总书记对仰韶文化研究的重视,是对守护历史文脉、传承文化基因的关怀,提出的要求,是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对厚植文化自信、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殷切希望。

文以化人、文化兴邦。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我们要进一步树立、传承和坚持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文化的积淀、传承和创新、发展,更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我们要从基础做起,认真梳理文化脉络,系统谋划文脉保护与展示工程、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文化地标数字再造工程,讲好中华文化传统中的三门峡故事,推动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彰显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贡献,更要在丰富和深化对祖先和历史的认知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加快发展步伐,围绕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坚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为努力实现从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蝶变凝聚奋进力量,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