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08 12:56 | 来源:中工网 2022-05-07 10:42:07 | 查看:658次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徐新星
在南海深处“种珊瑚”,在盐碱地里培育“海水稻”,在受控核聚变领域追梦“人造太阳”,在浩瀚太空构建国家时空体系……这些看似遥远的科学研究,正在一步步改变人们的生活。耀眼的科研成果背后,凝聚着众多80后、90后青年科学家的坚持和付出,他们虽然年轻,却已成为中国科研的中坚力量。
五四青年节之际,知乎推出“奋斗者 正青春”专题,邀请青年科学家群体亲自回答,分享他们的科研进展和奋斗历程。
在提问“有哪些重要科学研究,正在或将要改变你我的生活”下,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90后博士肖国梁介绍了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器二号M 装置。它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先进托卡马克装置,将为我国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及未来自主设计、建造聚变堆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图为中国环流器二号M 装置
在学界,研究人员将以探索清洁能源为目标的受控核聚变研究装置称为“人造太阳”。肖国梁表示,中国科学家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进行“人造太阳”研究,经过一代代科研人员的接力攻关,目前我国已具备独立自主建造大型核聚变装置的能力,中国核聚变技术在国际上“由跟跑转向并跑,部分技术实现领跑”。“受控核聚变是人类又一次眺望远方时种下的梦想。”前辈的奋斗精神激励着肖国梁继续前进,每当遇到困惑和难题时,他和同事从未想过放弃,而是继续查阅文献、深入研究,“古有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如今我们会全力向前,追梦‘人造太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研究员王辉同样走在追梦的道路上。他的研究领域是量子光学和量子计算,王辉也是中科大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科研团队的成员之一。
王辉认为,计算机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世界,但经典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或信息处理能力)是有限的,量子计算为提升算力带来了新的解决方式。
其中,实现超越经典计算能力的重要里程碑,被称为“量子计算优越性”,目前国际上只有两个团队实现了这个目标,其中之一就是中科大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科研团队。
据王辉介绍,目前,量子计算领域的国际同行们公认量子计算有三个指标性的发展阶段,中科大团队已经实现了“量子计算优越性”指标,接下来需要解决若干超级计算机无法胜任的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科学问题,及大规模容错量子计算。
“在未来的5~10年,量子计算有可能在一些特定问题上得到应用,这会直接影响到大家的生活。”王辉和同事们已经准备好开启新的征程。
和王辉一样,北斗地面试验验证系统副总师卢鋆也在探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问题。一代代科学家接续奋斗,让北斗梦一步步照进现实。卢鋆举例说,点外卖、骑共享单车、手机导航等看似平常的应用背后都有北斗系统的支持和守护。“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成为我们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时空信息基础设施,融入我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像水、电、互联网一样,服务我们国家乃至全球用户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大众生活。”
用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自主的北斗系统,也需要自主的北斗产业。”卢鋆表示,经过十几年奋斗,中国从造不出一颗导航芯片到如今构建起完整的北斗产业链,产品出口到全球半数以上国家和地区,未来还要把时空信息服务和保障拓展到未来人类全域活动空间,建设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时空体系。
伟大的梦想激励着她不断奋进:“这种使命感、自豪感、成就感交织迸发,心中的喜悦和幸福不言而喻!”
在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科研人员们同样能感受到强烈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他们从事的研究工作正在一点点地改变人们的生活。
耕地是中国宝贵的资源,然而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我国盐碱地面积为0.99万公顷,接近15亿亩。海水稻团队的愿景就是选育耐盐碱水稻,使亿亩荒滩变良田。
据技术研发中心负责人万吉丽介绍,新品种的研发过程非常漫长,往往经过数百份材料的筛选才能得到一个不错的苗头品种。为了获得最佳的耐盐碱水稻品种,科研人员从全国各地采集盐碱地土壤,每天在田间地头观察水稻的性状,在整个育种过程中都要亲力亲为。
图为科研人员在田间进行水稻杂交工作
最终,2017年9月,海水稻团队筛选出4份表现较好的耐盐碱品种并进行小面积测产,表现最好的一个品种,专家给出了亩产620.95公斤的理论产量数据,标志着海水稻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耐盐碱水稻育种技术经过科技成果鉴定,为国际领先。目前,共有8个耐盐碱水稻品种通过国家审定。
万吉丽感慨,袁隆平院士曾经有一个“海水稻”的梦想,利用海水稻种植盐碱地,为我国增加一亿亩稻田,多养活八千万人口,如今,这个愿望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此外,围绕着建成农业强国的目标,中国水稻研究所、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等众多科研机构都在各自的领域不断探索,保障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中。
近年来,除了粮食问题,环境保护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在南海“种珊瑚”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黄晖团队。
“选择 ‘种珊瑚’实际上是因为全球珊瑚礁的退化,珊瑚礁的修复已经成为海洋环境保护的热点之一。”黄晖介绍说,仅我国近岸的珊瑚礁区域,造礁石珊瑚数量就降低了80%以上。
为了扭转珊瑚数量衰退的趋势,保护珊瑚礁生物多样性,黄晖从2005年开始致力于珊瑚礁修复工作研究,被媒体亲切地称为“珊瑚妈妈”。
图为科研人员在南海进行修复珊瑚礁研究
珊瑚礁修复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有因为天气、海况恶劣造成的出海困难,有因为人员、工具、出海手续等难以协调的困难,也有珊瑚修复中的各种技术难题,但黄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十几年里,她带领科研团队在蓝海之下种出一片“海底森林”,多次填补相关领域的学术空白,在珊瑚礁生态学研究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
虽然领域不同,但这些科研工作者坚持不懈、攻坚克难的精神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共鸣。“你们是真正的榜样”“真·天团”“谢谢你们的付出”“好酷!感谢科研人员的贡献!”在以科普为特色的知乎,网友们纷纷留言,表达对青年科学家的敬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