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退休的干部, 没有退休的党员”——记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宁宏昌

发布时间:2022-03-26 16:30 | 来源:江西好人网 2017-09-25 11:20 | 查看:2540次

2015年10月13日,81岁的崇仁县政协退休干部宁宏昌被评为第五届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这已是这位八旬老人半年内第二次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今年5月,宁宏昌一家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最美家庭”光荣称号。宁宏昌本人还入选“中国好人榜”。

  宁宏昌两次获全国表彰源于他助人为乐、孝老爱亲、以德立家,而这又源于他对党朴素而又深沉的感情。

  宁宏昌生于贫苦农家,自小缺衣少食。新中国成立后,入党成为他一生最为光荣骄傲的事情。他在思想上和工作上追求进步,无论是在工作岗位上,还是下放务农,宁宏昌都牢记入党誓词,满怀热忱默默奉献,先后担任崇仁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县委常委、副县长,县政协主席,1996年退休。

  “只有退休的干部,没有退休的党员。”在宁宏昌看来,党员是永不退休的一项“职务”,责任就是“做一点为人民服务的事情”。

  2002年,72岁的当地群众宁春莲带着8岁养女,敲开了宁宏昌的家门,一见面便号啕大哭。原来,宁春莲一家仅靠老伴退休金勉强度日,老伴去世后,经济来源便断了。宁宏昌为此奔走40余次,历时8个月,找了9家单位,帮助她们办理户口和低保,解决小孩上学问题。宁春莲老人逐渐找回了生活信心,而宁宏昌却没停下脚步,还带宁春莲看病、帮缴电费,天冷给他们送衣送木炭,这一帮就是13年。

  宁宏昌帮助的不止宁春莲母女。巴山镇章兴和夫妇都是年近70岁的盲人,带着读小学的养女租住在一间破旧的房屋。由于房屋地势外高内低,三伏天都特别潮湿。2011年,宁宏昌得知该情况后,出资请人用水泥将房子地面抬高,让这个家又“晴朗”起来。

  此后,每逢节日,头两天为章兴和、宁春莲老人送物资、包红包,第三天陪家人过节,成了宁宏昌节日“三部曲”。

  宁宏昌家的客厅,简朴的装饰里透着几分典雅,老旧的沙发边端正地摆放着十多种报纸杂志。每天他要花两小时以上仔细品读,遇上好的文章还会分类剪贴成册,至今已有36本,这是他的“营养”,也是他扶贫济困的“情报站”。2008年汶川地震,他带头捐款5600元(全家共捐款13036元);玉树、芦山、鲁甸地震,他通过民政部门各捐出1000元;2011年,通过县妇联捐给贫困学生5000元;2013年捐给河上镇困难户钟某6000元;2014年,县里建设饮水工程,他捐出一个月退休金2976元。

  “要是在报纸上看见或听说哪家有人患大病无钱医治,他就坐不住,想着法子打听地址,上门把钱送过去或汇过去。”宁宏昌的性子,老伴最清楚。他让一单单汇款插上爱的翅膀,送去温馨与希望,先后帮助贫困人士40余人,捐款达6万元。

  有着58年党龄的宁宏昌时刻铭记入党誓言,以高尚的品格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赤子情怀。2012年,他提前缴纳党费5000元,这笔特殊党费用于他去世后再交36年。2013年,他又向组织交了1000元“特殊党费”,并决定以此为惯例,每年坚持下去,用于帮助困难党员。

  宁宏昌并不富裕。夫妻俩省吃俭用,住的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两层小楼,也没有新式家具,甚至一辈子没有办过生日喜事。2014年,正值他80大寿,宁宏昌向孩子宣布了自己的“八项规定”,即不攀比、不发请帖、不宴请、不点歌、不打扰在外亲戚、不浪费社会资源、不麻烦他人、不增加人情消费负担。在他品德及言行的熏陶传承下,宁家养成了“以德立家,清正节俭”的家风,12人中就有8人是共产党员。

  短评:将共产党员当成“终身职务”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当多数退休者为此意境虽好,但又万般无奈的名句感慨时,宁宏昌却有着独特的诠释。

  “从一名农村苦孩子成长为国家干部,退休后还能享受国家的照顾,我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宁宏昌深知,自己人生所走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培养。为了回报党的恩情,退休以后,宁宏昌仍将共产党员这一身份当作自己的“终身职务”,无怨无悔地在平凡的生活中,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宗旨和价值追求,谱写出无比美丽的夕阳华章。

  广大党员干部都应以宁宏昌为榜样,牢记使命,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德立家,以爱传家,以爱人胜于爱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怀,传递社会正能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