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观察 | 回答世界之问,习近平四个比喻发人深省(3图)

发布时间:2022-01-19 21:58 | 来源:新华社 2022-01-18 11:23:49 | 查看:548次

  五年前,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瑞士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界之问,纵论经济全球化走向,为迷茫困顿中的人们带来信心和力量。

  这一次,也是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并发表演讲,面对“如何战胜疫情?如何建设疫后世界?”的又一世界之问,呼吁各方坚定信心、勇毅前行,为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指明方向。

  从习近平主席演讲中提到的“大船”之喻、“大江”之喻、“蛋糕”之喻、“虎年”之喻中,我们感受着在“深刻而宏阔的时代之变”面前,中国领导人的历史和哲学思索,远见、自信与担当。

  (一)“大船”之喻——“在全球性危机的惊涛骇浪里,各国不是乘坐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小船经不起风浪,巨舰才能顶住惊涛骇浪”

  “我们同在一条船上”——2018年11月,出席在太平洋探索者号邮轮上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习近平主席曾以“船”为喻,呼吁各方“同舟共济”,共同应对风险挑战。

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今天,习近平主席再次用到“船”的比喻。这次,他谈到的是“小船”和“大船”的关系。

  经历了持续延宕的新冠肺炎疫情,人类比以往更加感受到何为“同舟共济”。在一个“黑天鹅”和“灰犀牛”频频造访的世界,在各种可以预见的狂风暴雨和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面前,“小船”只会风雨飘摇,“巨舰”才能破浪前行。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历史自觉。在疫情等全球性挑战面前,相互掣肘、无端“甩锅”者有之,贻误战机、干扰大局者有之,煽动仇恨偏见、进行围堵打压甚至对抗者有之……凡此种种,都无助于战胜共同面临的危机。

  “大船”之喻,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喻。

  众人划桨开大船。

  于潮平海阔之时拉紧彼此,是瞭望者的历史远见;

  于风狂雨骤之时把握方向,是领航者的历史担当。

  (二)“大江”之喻——“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大江奔腾向海,总会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动力助其前行,阻力促其强大”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中国古人在对自然界的观察中,体悟着世界运行的规律和人生的哲理。

  世界大势,浩浩汤汤。“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前提是正确认识、科学把握历史规律。

  在世界经济复苏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和不确定性加剧的形势下,“大江”之喻,显示出习近平主席对经济全球化大势的深刻把握。

  五年前在达沃斯,习近平主席纵论经济全球化,曾以“大海”比喻世界经济——

新华社记者 徐金泉 摄

  “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

  “大海”,展示着经济全球化的广度与深度;

  “大江”,彰显着经济全球化的韧性与势能。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纵然有逆流、险滩,但“动力助其前行,阻力促其强大”,经济全球化方向从未改变、也不会改变。关键是要朝着正确方向,坚持拆墙而不筑墙、开放而不隔绝、融合而不脱钩,让世界经济活力充分迸发出来。

  习近平主席郑重宣示——

  “不论国际形势发生什么变化,中国都将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欢迎各种资本在中国合法依规经营,为中国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融入区域和世界经济,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开放的中国,一直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三)“蛋糕”之喻——“先把‘蛋糕’做大,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分好,水涨船高、各得其所,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共同富裕”正在成为国内外谈及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时的一个热词。

  在中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将采取何种方式?

  “蛋糕”之喻,形象地指明了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有助于国内外各界准确理解中国共同富裕内涵。

  五年前在达沃斯、日内瓦,习近平主席论及世界经济,也用了“蛋糕”的比喻——

  “当世界经济处于下行期的时候,全球经济‘蛋糕’不容易做大,甚至变小了”“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

  彼时,针对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问题,以“蛋糕”之喻分析原因,指明的是均衡发展的路径;今天,围绕中国推进共同富裕,以“蛋糕”为喻,蕴涵的是高质量发展的深意。

  在习近平主席的宏阔视野中,中国与世界,人心相通,命运相连——

  指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船”之喻,指向人类前进正确方向的“大江”之喻,指向“以人民为中心”的“蛋糕”之喻,最终都是一个主题:人的全面发展。

  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谈及各方关心的中国经济走势,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表示,“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带来巨大压力的形势下,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归根结底是对中国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信心。

  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这是充满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辩证法。加强污染防治、推动系统治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建设人类文明。

  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不能让一个人、一个国家掉队——

  世界仍不太平,许多人还生活在贫困饥饿之中,疫情更使其雪上加霜。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再提全球发展倡议,指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展现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深厚的人民情怀和人类情怀。

  (四)“虎年”之喻——“面对当前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如虎添翼、虎虎生威,勇敢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险阻,全力扫除新冠肺炎疫情阴霾,全力促进经济社会恢复发展,让希望的阳光照亮人类”

  今天的人类,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时代之变;今天的世界,进入了新的动荡变革期。

  变局、乱局面前,勇气和力量至关重要。

  再过两周,中国农历虎年新春就要到来。在中国文化中,虎象征着勇敢和力量。习近平主席以“虎”为喻,把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形势变化结合起来,为全人类克服种种艰难险阻提供了宝贵的中华文明滋养。

  “世界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纵观历史,人类正是在战胜一次次考验中成长、在克服一场场危机中发展。”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

  “虎年”之喻,体现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把握历史大势和历史规律的同时,所具有的勇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主动精神。

  五年前,在达沃斯,习近平主席说:“遇到了困难,不要埋怨自己,不要指责他人,不要放弃信心,不要逃避责任,而是要一起来战胜困难。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

  今天,出席“云上”会议,习近平主席以“生龙活虎”“龙腾虎跃”“如虎添翼”“虎虎生威”,鼓舞和激励全世界坚定信心、勇毅前行。巨变中的世界,如今人类最需要的就是这份信心。


监制:赵承

策划:霍小光

主笔:杨依军

统筹:刘华、王绚

视觉 | 编辑:杨文荣、王秋韵、唐兴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