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18 11:52 | 来源:中工网 2022-01-17 11:02:27 | 查看:991次
工匠档案
刘中华,飞亚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钟表维修技师。曾获2016年度“深圳百优工匠”、深圳市劳动模范、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截至目前,累计有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匠心匠语
对钟表行业来说,我们必须做到一“丝”不苟,比功力就看谁能够“丝丝入扣”,把钟表调试到最佳状态、最确精度。
穿上防尘防静电的白色工作服,头戴放大镜,飞亚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亚达”)高级钟表维修技师刘中华每天上午8点半起就坐到工作台前,一头钻进钟表机芯的世界里头,一手拿住手表机芯,一手举着镊子稳稳夹住一个个细小零件,放入机芯里。一抬头,吃午饭的时间到了;再抬头,夜幕降临了。“时间过得很快,问题还没解决,就要下班了。”刘中华常有这样的“抱怨”,他在帮忙解决“时间”的问题,时间却走得很快。入行32年,刘中华情定“钟”生,“痴心”不改。“这一条路走到黑的‘痴心’,在我看来就是工匠精神里需要的‘执着专注’。”
刘中华 受访者供图
从流水线小工到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技能大师,刘中华几十年如一日,埋首毫厘之间,探索分寸表盘中的大千世界。引以为傲的是,从“神五”到“神十三”,刘中华一直参与航天表的研发与制作,成为国产航天表点油工艺独一人,默默守护我国航天事业每一个伟大的瞬间。
以匠心打磨技艺
练就“丝丝入扣”调试绝技
1990年,刘中华高中毕业不久,即到深圳谋生,入职飞亚达做钟表装配工。“以前干农活,抡起锄头就上;现在装手表,属于精细活,得用巧劲,刚开始夹零件的手都在抖。”随着经验的积累,刘中华功力渐长,装配过的手表种类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精度越来越高。他装配过的手表,有市面常见的石英表,也有价格不菲的大师款,更甚者是“只应天上有”的航天表。
2002年,刘中华参加深圳市第四届职工技术运动会手表装配工比赛,比的是拆装机芯。他仅用3分钟就完成了两块石英机芯的拆装,拿下了第一名。“要说秘诀,就是反复练习,没有捷径。”刘中华说。这种徒手操作的经验也为他日后成为国产航天表点油工艺独一人奠定了基础。
“机械表走得灵不灵,关键看师傅的调试功力。”刘中华说,“钟表精确度的计量单位不是毫米,而是‘丝’;1丝有多细?大概是头发直径的八分之一。”捏着镊子一拎一推,凭着手感,他就能判断手中机械表的零部件移动了1丝还是2丝。
潘思雄是刘中华带出来的“技术能手”和“劳动模范”。入行十年有余,在他的印象中,“刘大师的专业知识非常扎实,钟表领域有不懂的地方,只管问他,总能学到很多。”潘思雄说,“刚入行时,看着刘大师几乎‘丝丝入扣’的调试功力,非常佩服,相比之下自己很‘粗’,也是在他多年教导下慢慢有了些经验。”
刘中华对石英表、机械表、航天表、智能表等手表特点,对铜、合金、不锈钢、稀有金属、新材料等材料特质,异常精通。他说,“不同手表、不同材料,无论怎么变化,最核心的仍是匠人的心,要有耐心去慢慢打磨。”
“遇到再急再重的任务,刘大师都能平静应对。有一次周五接到一个紧急的钟表装配任务,周一早上就要送去检验,而厂区周日会关闭中央空调,会影响到环境的温度湿度。在仅剩周六一天的情况下,刘大师带领我们的团队装配到凌晨,平稳地把控着各个环节,做出来的产品百分百合格。”来自飞亚达研发部的张云说,“刘大师平稳的心态都是基于过硬的本领和高超的技术。”
毫厘间攻坚克难
掌握国产航天表点油秘诀
从业多年,刘中华最引以为傲的还属组装神州系列载人宇宙飞船的航天表。2003年,飞亚达承接研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航天服用表任务,刘中华承担航天表的机芯改造、装配和调校等关键工作。
航天表到底有什么非比寻常之处?刘中华介绍道,“航天表是提供给航天员用作计时的,要能适应航天员起飞、着陆、飞行、出舱行走等多种使用场景。”
“目前,我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既能载人航天,又能自主研发航天表的国家。”刘中华不无自豪地说,“神州五号航天员杨利伟佩戴的舱内航天表,正是出自我们的手。当时要把零零散散的上千个零件组装成一块完整的表,又没有相关经验,来来回回测验调试了很多次。”
2005年,刘中华又接到了一项挑战:制作神州七号任务的航天表。“相较于神五、神六,这次的航天表需要完全裸露在太空环境下,要扛得住零下80摄氏度的超低温和强磁场的严苛环境。”刘中华告诉记者。
耐受零下80摄氏度的超低温成为技术攻关的首要难点。刘中华说:“在这种温度下,钟表内部零件之间的润滑油很快就凝固了。整块钟表就‘冻’住了,动不了了。”当时,钟表行业通用的瑞士超低温润滑油只能耐受零下60摄氏度,而且在零下50摄氏度时就有凝固迹象。
“我们检索了所有资料,对全世界航空航天使用的润滑油料都进行了实验和尝试,综合比较分子量、表面张力、粘稠度、挥发时间等指标,才挑选出最终使用的油料。”负责此项技术研发、飞亚达时任副总经理李北回忆道。“这种特殊油料,点油也需要特别的工艺。航天表机芯有的轴尖只有0.15毫米,相当于两根发丝的粗细。”李北说,“难度很高,大家都不约而同想到了曾在钟表赛事上夺冠的刘中华。”
2007年9月25日,正值中秋节。一块从上海刚刚运抵深圳的钟表机芯被马不停蹄地送到飞亚达科技大厦。等候在此的刘中华刚跟家人通过电话,吃完手中的月饼,从当晚8时到次日6时不间断地尝试润滑油点油,跟团队一块熬了个通宵,终于做好一只表。随即,该表马上被送到北京特有的实验室进行实验论证,实验结果令人失望。“每次点油调校完成都要送到北京实验论证,这种往返成了常态。”刘中华说,“我们不停地拆洗,不停地做各种实验,一点点地尝试着润滑油点油的正确方法。”
最终发现,“机芯在出厂时点油过常规润滑油,而清洗剂无法完全清洗掉,使这一点点常规润滑油残存在里面,影响了结果。”刘中华说,“找到了失败原因,我们重新进行试验,合格率提高了不少。”
2008年1月,飞亚达交付神七任务的航天表。8个月后,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完成了全国瞩目的太空行走,手上戴着的正是由刘中华点油的航天表。至目前为止,国内航天表润滑油点油工艺还只有他一人能完成。
(据南方工报消息 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马大为)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