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臭味相伴的“地下工作者”——记市市政管理处襄城下水道班班长徐世友(图)

发布时间:2008-10-25 08:00 | 来源:汉江传媒网 2008-7-3 20:28:54 | 查看:3697次

   

襄樊市政管理处工人徐世友(中国好人网责任编辑卢亚飞配图)

  颁奖辞:如果不了解什么是平凡,跟着徐世友工作一天;如果想体验什么叫高尚,跟徐世友工作一天;如果想知道什么是肮脏的工作环境,跟徐世友到下水道里看看;如果要感受什么是纯洁美丽的心灵,跟徐世友相处一段时间!“只要方便市民,随叫随到。”就是因为这句朴实的承诺,他诚心诚意的与肮脏的下水道管网为伍25年,25个365天,徐世友,他用质朴人生轨迹,诠释着社会辩证法的深刻内涵。

  ◎杨剑

  他,与臭味相伴25年;他,对襄城密密麻麻的下水道管网了如指掌;他,走进了人民大会堂,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合影留念。

  他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被誉为“疏浚能手”的市市政管理处襄城下水道班班长徐世友。

  听说过徐世友的人都对他由衷钦佩,因为他总在干着很多人不愿或不屑干的工作在很多人眼里,下水道清掏工的工作,似乎是一项“不屑一顾”的简单体力劳动。事实上并非如此。有人曾给下水道清掏工的工作打了个比方:城市的供水系统好比人的吸收系统,下水道就好比人的排泄系统,如果下水道发生堵塞,整个城市功能就会失调、紊乱。堵塞的下水道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掏,污水很快就会涌上大街,涌进店铺和居民家,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还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形象。下水道工,虽然干的是“地下工作”,保证的却是城市的“面子工程”。无论是三伏天还是数九寒冬,无论是双休日还是过年过节,只要哪里出现堵塞,他们就必须立马赶到现场,刻不容缓。徐世友就是这样工作着。

  2004年腊月二十七,午饭时分,徐世友刚端上饭碗,电话就响了,昭明办事处一位姓钱的主任打来告急电话,称北街团结院院内积满了污水和粪便,急需疏掏。虽然该院并不属于徐世友的工作范围,但他想到临近年关,积这么深的粪水,院内的老百姓肯定心急如焚。他二话没说,放下饭碗迅速赶到现场。

  由于该院下水道建设时施工不规范,管道用的是水泥电线杆,化粪池盖的是木板,粪水中又找不到排水口。他只好用手刨。冰冷的粪水刺骨,臭气熏得人头昏脑胀,他仍然不停地刨着。院内居民看不过去了,几次劝他休息,他连说“没事,没事”。足足在地上连刨带挖了3个多小时,终于把下水道疏通。此时,他的手已冻得红肿、麻木,指尖也刨出了血。

  下水道工的工作不仅脏、累,还有很大的危险性。有一年,岘山路改造,疏通一段下水道时,下水道工需弯腰爬进30多米长的下水道内打捞塑料袋、旧棉絮等阻塞物。下水道中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毒气,一打开井盖,臭气、毒气熏得人喘不过气来。徐世友不顾危险,在腰间系了一根绳子便钻进下水道中。在里面干着干着,手掌不知什么时候被污水中沉积的碎玻璃给划破了一个大口子,鲜血直流。徐世友患有晕血症,一见到血就过敏,当场晕了过去。同事们在上面感觉不对劲,立即将他拉了出来,火速送往医院。醒来后,他坚持要求返回工地去。同事们劝他休息,他回答说:“我没事了,你们就让我回工地吧,即使不能下井,我看着你们干,心里也觉得踏实些。”

  有一件事,徐世友记得特别深。1996年10月,一场暴雨使襄城最大的排水设施———南渠渠水暴涨,渠内水位高出檀溪路和岘山路排水管网1米多,渠水倒灌,使檀溪路和岘山路成为一片汪洋。险情就是命令,水场就是战场,徐世友带上班里的十几名同志,挤上翻斗车就往出事地点赶。几乎同时赶到的市市政管理处领导和他们商讨后认为:“惟一的办法就是下到渠里,用沙袋堵住每一个排水口。”当时,徐世友心里有些紧张,人站在渠上,风一吹就发抖,何况是下到这么深这么冷的水里。可他想自己是班长,又是共产党员,工友们看着自己呀!“跳!”咬紧牙关,他第一个跳下去。他一跳,工友们也“扑通,扑通”地跳了下去。岸上的市民看到此景,十分感动,高喊:“你们真是好样的!”附近102家属院的一位老太太见他们浑身冻得青紫,从家里拿来一瓶白酒,招呼他们喝上几口,驱驱寒。他们哆嗦着喝酒时,老人的眼睛湿润了。经过1个小时的紧张封堵,排水口一个个被封得严严实实,沿路的积水也很快被抽干。

  见过徐世友的人都对他心存敬意,因为他总是热情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平凡、艰苦、单调。徐世友从未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在他看来,自己有的是力气,有的是精力。别人下午休息了,他就主动到单位值班,用自己的岗位技能,及时为群众解决困难;没有任务时,他主动为班里整修工具。谁家的下水道堵了,哪里的粪便外溢了,他都会及时出现在现场,不论班上班下,不论份内份外。

  1998年的一个冬日,南街王府巷一餐馆前下水道被堵,污水横流。看到徐世友来了,餐馆老板搓着手说:“徐师傅来了就好了。”由于牛油裹着残渣剩饭、塑料袋凝结在一起,用竹竿、铁钩捅,污水纹丝不动。餐馆老板焦急地看着徐世友说:“徐师傅,你一定要想办法解决啊。不然,我这生意没法做了。”餐馆老板想的是利益得失,徐世友想的却是为市民排忧解难。他毫不犹豫地脱下棉衣,顶着寒风,趴在井边,用手抠了起来。

  类似的场面对于徐世友来说,已习以为常。去年夏天,有市民反映虎头山北路大面积积水,徐世友和工友赶到现场一看,原来是由于管道不合要求,下水井砌得不规范,井边的水泥块等污物掉到井内堵塞了管道,疏通工具派不上用场,非得下去用手刨。因此地不属于他们管辖,有些职工不愿意干。又是徐世友,二话不说下到井里,用手一点一点地刨了起来。事后,有的队友不理解,对徐世友说:“就你傻,这又不归我们管,再说又不开工钱,你费那么大劲干吗?”徐世友憨厚地笑了笑:“人家有困难,你不搭把手行吗?”

  为了方便群众,徐世友把自己的小灵通和家里的电话号码向社会公布,向群众公开承诺服务,让服务打破时间、地点界限。

  了解徐世友的人都对他啧啧称赞,因为他总在为别人默默工作,甚至忘记自己。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徐世友的一大半节假日都是在繁忙的排险现场度过的。特别是在便民服务小组干的那几年,他的电话响个不停,接到群众的求助电话,他不能不管。

  有时班里的同志也是好不容易才休息一天,只要是他能自己解决的问题,他就绝不麻烦大家,自己带上工具去解决,所以那段时间他特别忙。对此,他儿子的意见很大,有一个星期天,他居然悄悄关了爸爸的小灵通。

  那天,徐世友在家好好睡了一整天,醒来后正感到奇怪时,儿子跑过来说:“爸爸,今天睡得舒服吧,要不是我关了你的电话,还不知你现在跑哪儿去了呢。”徐世友一听,“噌”地跳了起来,扬手就给了儿子一巴掌。“你知道吗?你这样做是害了爸爸。老百姓有急事,找不到我怎么办?人得讲信用,爸爸不能失信于人!”于是赶紧打电话到同事那儿,问了当天的情况,好在那天没有大的任务,他才放了心。事后,儿子一个多星期没理他。徐世友对打儿子的那一巴掌,至今还存有歉意,儿子还不是想让自己多休息一会儿吗?

  说起儿子,徐世友是愧疚的。因为平时工作忙,和儿子打照面的机会少,也就无暇顾及儿子的学习和生活。如今,儿子已进入武汉一所高校就读,父子俩联络的机会就更少了。

  谈及妻子,徐世友是愧疚的。为了大家生活便利,他对小家自然管得少一些。妻子夏新英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尽管她承担着荆州街的保洁工作,但仍把家里的家务活操持得井井有条。她说:“这也是对老徐工作的一种支持吧。”

  辛勤耕耘有收获。正是因为那种忘我工作的精神,徐世友先后捧得多种荣誉,今年5月,他光荣地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尽管如此,徐世友依然故我,默默地干着自己的“地下工作”。

(责任编辑:周仙姿)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