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丰国:一个人35年的坚守(图)

发布时间:2010-10-09 08:45 | 来源:新华网河南频道 2010-10-08 | 查看:967次

  杨丰国:一位普普通通的山村教师,从18岁的年轻小伙到年过半百,他以35年的坚守,给淅川县樟花沟一代代孩子们带来了希望。

  新华网河南频道10月8日讯  大河网-河南日报报道:9月21日中午,淅川县西簧乡樟花沟小学几间低矮的教室里,几个留守儿童在吱吱旋转的吊扇下翻着故事书,墙角处杨丰国老师正为他们生火做饭。

  53岁的杨丰国既是这个偏远山区小学唯一的教师,又是全校十几个孩子的“保姆”。

  学校对面的松树崖是孩子们上学的捷径,虽然坡陡、路滑又偏僻,但绕开这里,要多走三四公里的山路。“每天清晨,我都会爬到松树崖上等候孩子们,把他们一个个背到山下的学校。”杨丰国说。从1975年当民办教师时起,这条路他每日必走两趟,已有35个年头了。

  全校3个年级的孩子围坐在一个教室里,典型的“复式班”,每天8节课杨丰国“轮回巡演”。

  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条件更是艰苦。一块拴在电线杆上的烂木板应该是“篮球板”了。教室窗户没玻璃,一下大雨,雨水就会飘进屋里。“樟花沟村又偏又穷,没老师愿意去。要不是杨老师守在那里,不少孩子就没学可上了。”西簧乡中心学校校长高丰臣说。他所教的一、二年级的学生每次考试的成绩,在全乡都排名前列。

  “杨老师还是一个好医生、好‘妈妈’。上次我头疼,杨老师从课桌的抽屉里拿出药,捻成粉末喂我喝。后来我头就不疼了。”9岁学生徐丹的日记满是感激之情。

  对杨老师充满感激的还有学生家长们,“家离学校远,上学时娃子带点面条,中午总是杨老师给娃子们做饭。”二年级学生周欢欢的家长周宝国说。高丰臣告诉记者,几十年来,杨丰国老师总是自己掏钱买油盐酱醋、自己带菜,给低年级及离家远的孩子做午饭,生火的干柴是他星期天捡的。

  1998年,杨丰国转为公办教师。乡里想把他调入交通便利的学校,但他决意留在樟花沟。他说:“条件好的地方好老师多,这里更需要我!”

  35年来,杨丰国送走了500多名学生,已有71人走出了这个偏远的小山村,有公务员、有教师、有企业主管。每年春节,杨丰国总会收到学生们寄来的厚厚的一叠贺卡与信件。“学生就是无穷的动力,我会一直在这儿教下去。”杨丰国说。(作者:记者 冯 芸 通讯员 杨振辉 高 帆)

(责任编辑:卢亚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