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0-20 19:47 | 来源:科技日报 2021年10月18日 第05版 | 查看:464次
◎通 讯 员 孟姝轶
本报记者 李丽云
又到了姜广顺出发寻虎的日子。虽然还是秋天,但是东北林区的气温有时能逼近零下,这位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裹上厚厚的羽绒服,带队朝密林进发,寻觅正为过冬做准备的濒危动物——东北虎。
为了更好地加强猫科动物野外种群及栖息地保护和管理,姜广顺常年带队钻进深山密林,深入虎穴,对昼伏夜出、凶猛残忍的东北虎、东北豹等大型猫科动物开展了生态学研究,掌握了“兽中之王”的习性,为野生动物的科学保护提供了支撑。
“要是飞下去就交代了”
“如果不做野外考察,就无法获得一手数据。”姜广顺拒绝纸上谈兵,野外调查一直是他的“必修课”。
老虎生活在荒无人烟的野外,深入虎穴可不容易。冬天,姜广顺常要在深至膝盖的雪地里蹚上一天。他记录时只能用铅笔,因为其他的笔在零下的气温里根本无法使用。在野外,他吃的就是面包、火腿肠,如果带的温水喝完,就融一把雪水放进嘴里解渴。到了夏天,虽然寒冷退去,但蚊虫叮咬成了家常便饭,还常遇到熊等野生动物的突袭。
要说最惊险的,就数2011年冬季野外科考。
彼时,姜广顺带着两名研究生去老爷岭东北虎豹栖息地收集数据。当时是冬天,山路上都是薄冰。在一处转弯的地方,司机刹车踩得过急,车在公路上转了三四个圈,最终撞到旁边的石头山才停了下来。“幸亏是撞上了石头山,公路另一面就是30米深的悬崖,要是飞下去就交代了。”他回忆道。
还有一次是在2012年秋季,布设在吉林汪清保护区的红外相机捕捉到了一只东北豹带着两只幼崽的影像,这一记录可以纠正国际专家认为“在中国极度濒危的东北豹不可能繁殖”的错误论调。姜广顺和相关专家闻讯一起赶往野外,在一个有弯道的桥上,由于车速过快,车子飞下了桥,车尾朝下斜“坐”在桥下的深沟里。姜广顺是全车7个人中第一个苏醒过来的。当时车已严重变形,连方向盘都是弯的。看着一地的鲜血和已经报废的汽车,他们做出了个意外的决定:继续去往目的地,做计划好要做的事。
“印度不行,不代表中国不行”
姜广顺专攻猫科足迹影像鉴定方向,他坚信凭足迹信息就可挖掘出老虎的诸多信息。不过,这一科研方向起初并不被看好。
此前,印度著名的老虎专家乌勒斯曾用几十年的时间研究老虎的足迹监测技术,并认为无法通过足迹鉴定老虎的个体信息和统计数量。持该观点的文章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得到了多数同行的认可。
可姜广顺却有自己的看法。“印度不行,不代表中国不行。印度土地以沙地、泥地、沼泽为主,没有稳定的基质,足迹容易变形。而中国东北的土地,有半年的时间被稳定的基质覆盖,足迹学在这里一定可以有所作为。”他说。
姜广顺指导研究生在东北虎林园采集了70多只老虎的足迹影像信息。这些老虎中,有老有少、有雄有雌,姜广顺利用这些足迹信息建立了数据库。
每次在野外发现老虎足迹,姜广顺都会把从野外采集到的足迹和手里的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野外老虎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实践证明,用足迹鉴定老虎的性别等个体信息,准确率超过95%。
如今,只要在野外捕捉到老虎的影踪,不论是足迹、唾液,还是粪便、毛发,都能通过姜广顺建立的数据库鉴定出这只老虎的性别、年龄,它曾在哪儿出现、吃的是什么……
“数据库的建立对于东北虎的保护研究至关重要。基于这些数据库,我们才可以知道,目前长白山一带的东北虎种群已经出现了扩散阻隔的情况,我们应该适当进行人工介入,避免它们近亲繁殖。”姜广顺说。
在学术创新方面,姜广顺承担了联合国亚太经合会、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合作项目8项,国家林草局的野生动物监管、全国虎豹资源调查等项目12项。
下一步,姜广顺的工作计划是“出兵”华北。“我要让几名学生去做华北太行山区华北豹的野外监测和保护生态学研究,希望通过科研能够保护这一濒危物种并促进生态环境发展,使人和动物和谐共存。”他说。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