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支教15载 蒋蓉:将青春与爱献给大山里的孩子(图)

发布时间:2021-09-17 20:40 | 来源:中工网 2021-09-17 14:30:09 | 查看:863次

 “我要去东兰支教了,那里的孩子需要我。”新学期一开学,蒋蓉就奔赴广西河池市东兰县支教,尽管知道未来必定是忙碌、辛苦的,但她觉得很幸福,“支教经历是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让我感受到了教师肩负的庄严使命,找到了人生的价值所在。”

  近日,滇西支教团队荣获“最美教师”团队称号,其中江苏省海安市西场初级中学教师蒋蓉作为团队一员,15年,5轮支教,从28岁到43岁,她将自己的青春、爱与智慧都奉献给了大山里的孩子们。

  甘做大山学子的“铺路石”

  从2001年开始,蒋蓉和丈夫丁爱军随海安支教团队一起到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支教,“刚到宁蒗时,住的地方很破,墙上还有地震留下的裂缝,环境卫生条件也比较差。”蒋蓉说,没有时间给他们感叹,她和丈夫丁爱军短暂休整后,便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由于业务能力出色,蒋蓉被委以重任,担任高三毕业班的英语教师。但让她着急的是,这里学生基础差、学习方法欠缺,“一开始,无论我怎么努力,他们的成绩也上不来。”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蒋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她教学生们将英语课文用表演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们既兴奋又紧张,蒋蓉手把手指点各处表演细节,纠正学生的英语发音。孩子们在蒋蓉的帮助下,悄然发生改变,腼腆的孩子变得自信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增加,成绩也突飞猛进。

  “大部分山里的孩子只能通过求学这条路走出去,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虽然只是一名普通教师,但蒋蓉甘做孩子们走出大山的一块“铺路石”。于是,3年的支教期一轮又一轮地过去了,她却一次又一次选择留下。在宁蒗支教15年,蒋蓉负责高三毕业班英语教学工作长达13年,培养了1000多名大学生。

  15张“全家福”里的爱

  “蒋妈妈,我马上就可以看到你了。”2020年12月,蒋蓉收到了一个惊喜,她的“女儿”、考上北京大学的彝族女生沙务嘎,将作为宁蒗县的学生代表,出席江苏“时代楷模”表彰大会。沙务嘎准备借此机会来看望她,并申请“要跟蒋妈妈住一个房间”。挂掉电话,蒋蓉激动地拿出一张支教师生全家福,慈爱地端详着这个“女儿”。像这样的“全家福”,蒋蓉有15张。很多跟沙务嘎一样的“儿子”“女儿”,时长通过电话、微信等与蒋蓉分享自己的学习和工作。

  在支教的5400多个日子里,蒋蓉和宁蒗的孩子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但和自己女儿在一起的时间却很少。“当初我们去宁蒗时女儿才5岁,支教15年后回来,她已经长成了大姑娘。”高考时,女儿考上了香港城市大学,学的是国际金融专业。但令蒋蓉夫妇十分惊讶的是,毕业后的女儿却选择了做一名教师。她对蒋蓉说:“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了老师的奉献精神,我为有你们这样的父母而骄傲。”

  支教是一件让人“上瘾”的事情

  2016年,蒋蓉结束支教回到海安,心却留在了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夜晚,躺在床上的蒋蓉,回想着15年支教的点点滴滴,怎么也无法入睡。同海安的同事聊天时,开口就是“我们宁蒗”。

  2020年,蒋蓉到海安市壮志乡石庄村做义工,向当地的村民和退伍老兵讲述自己在宁蒗支教的故事。一同过去的“中国好人”刘宏燕听后很感动,主动和蒋蓉商量,要为宁蒗的孩子做点什么。当年的11月,蒋蓉和刘宏燕筹集到资助款47391元,通过在宁蒗支教的老师联系了当地贫困学生,帮他们守护求学梦。

  次仁曲珍是被资助的学生之一。她中考时成绩优异,但因为家庭经济困难,面临着生活与学业的双重压力。“包括海安支教老师在内的‘海安好人们’,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鼓励我继续完成自己的学业。”后来,次仁曲珍怀着感恩之心努力学习,以高分考取西南民族大学。

  “我和丈夫在宁蒗支教15年,有丰富的经验,我们愿意到更加艰苦的地方,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久前,蒋蓉夫妇再次申请到东兰县支教。“支教是一件让人‘上瘾’的事情,它让我的内心变得更加坚实、温暖。”蒋蓉说。

  (据江苏工人报消息 江苏工人报记者  鲍晶  通讯员  苏教)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