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杰: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贡献中国方案(图)

发布时间:2021-05-20 17:14 | 来源:中工网 2021-05-17 14:13:12 | 查看:1132次

“同学们,作为新时期青年,你们应该始终怀有家国情怀,不仅要为了个人的将来而奋斗,更要为了国家的安全和富强而奋斗。作为大学生的你们,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更要敢做、去做,为将中国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强国而努力。”这是董文杰在给大气科学学院新生讲授“院长第一课”上的讲话,也是一位奋斗在学科、学院一线建设者的肺腑之言。

  2015年起担任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以来,董文杰带领全院教职员工围绕“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有力推动学院高质量、快速发展。在今年广东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模表彰大会上,他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并作为获奖代表上台领奖。

董文杰为学院新生讲授“第一课” 单位供图

  提供科学支持

  为我国赢得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话语权

  “地球系统模式”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领衔作者、“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秘书处秘书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大气学科评议组组长……一系列工作的背后,是董文杰十年如一日的攻坚克难、拼搏奋斗。

  为了节省工作时间,董文杰乘坐红眼航班出差已是常态,被同事们冠以“飞人”称号。在没有外出任务的日子里,他经常是学院第一个到达且最后离开工作岗位的人。从一个会场到另一个会场,从一次挑战到下一个挑战,“争分夺秒”的工作状态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董文杰长期致力于“地球系统模式”研发与应用研究。在他的带领下,团队积极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以更好地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他提出定量分析和评估了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和减排义务,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赢得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话语权提供了有力科学支持,使得西方媒体记者撰文转而批判发达国家逃避气候变化的责任。

  董文杰先后8次以联合国气候大会中国科协代表团团长、团员、代表团特邀专家和国际组织特邀观察员身份参与了气候变化外交工作。2016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来中国开展世界气候领袖训练营活动,董文杰作为推荐专家,与戈尔同台对话,为数百世界气候领袖训练营的营员们答疑和宣讲气候变化科学和应对策略。

  带领教职员工

  建设国际一流大气科学学院

  2015年,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成立,董文杰受聘为院长。“立志建设成国际一流的大气科学学院。”在聘任仪式上,董文杰向学校作出这样的承诺。从学院的定章立制、教书育人、学术创新、人才引进等工作的谋划和组织,他都躬身力行。5年来,董文杰带领教职员工围绕应对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实现学院高质量发展。学院培育中科院院士1名,引育海内外高层次人才23人,教职工人数从2015年10月建院时18人增长到目前186人。科研经费累计超过3亿元,较“十二五”期间增长6倍,承担国家重点重大项目26项,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实现从“零”到“四”的突破,凝练出“陆面过程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五大特色与优势方向。学科整体实力从2015年中国软科全国排名第八跃居2020年全国排名第三,进入全国学科一流方阵。

  在董文杰的带领下,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师生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己任,积极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做出贡献。如学院陆面过程团队研发了具有自主产权的高分辨率公用陆面模式,已在国家气象中心Grapes数值预报模式和国家气候中心模式中成功应用,使我国的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告别了模式陆面过程模式完全依赖国外模式的时代。学院科研团队为国家民航局空管局研制开发的MDRS(大面积航班延误)气象概率预报系统已在民航华东空管局气象中心实现了应用示范。(据《南方工报》报道 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 许接英 通讯员 利佳瑶)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