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03 11:34 | 来源:科技日报 2021年04月02日 第07版 | 查看:1461次
通 讯 员 曲家伟 本报记者 杨 仑
崔金虎把讲台搬到了田间地头吉林大学供图
“一年两场风,从春刮到冬;一天二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在吉林省通榆县边昭镇,这句顺口溜诙谐地道出了农民生产生活的艰辛。边昭镇全境土壤条件比较贫瘠,域内无一条河流流经,气候干旱少雨,春天更是大风扬沙天气居多。
为了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推广科学的耕种和生产技术对这里的农民来说尤为重要。
自从接受通榆定点扶贫任务以来,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教授、吉林大学科技扶贫小分队队长崔金虎就把这里当成了他的第二个讲台,把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到田间地头,把科学种田的福音带到乡亲们的炕头,把党扶贫富民政策的温暖送上百姓的心头。
恩人、亲人崔教授
汤金鹤和费秀丽是一对夫妻,家住通榆县边昭镇哈拉道村。从前靠丈夫养车收粮,过上了稳定踏实的日子。但2014年一场意外,让这个小家庭背上了近50万元的债务。因为还不起债,在村民当中抬不起头,再加上不会种地,生活贫困拮据。
201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小两口结识了正在田间地头走访的崔金虎教授。
“教授当时只是路过我家地,看见庄稼长得不咋地,就告诉我们应该怎么选种、怎么施肥,还说明年要是按他的办法一定能多打粮。”汤金鹤嘿嘿地笑着,“我还以为他是来卖种子的。”得知崔金虎是吉林大学的教授,两口子半信半疑,用了崔金虎的种植办法。
起初,村民们对新办法不以为然:“春天灌溉抓苗凭感觉,施肥就是‘一炮轰’。老辈儿传下来的经验,你一个教书先生凭啥说我们都错啦?”“你看老汤家的地,玉米苗子密密麻麻,比高粱地还密,这弄成啥了?”在村民们的疑惑、不解中,这块小小“试验田”里的庄稼正在悄然生长、壮大。
转眼入夏,汤金鹤家田里的玉米长得又高又好,怀疑的声音慢慢被称赞和羡慕代替;到了秋收那天,村民们纷纷放下手里的活计,团团围在田埂边看“西洋景儿”。经过现场测算、称重,6公顷玉米新技术展示田折合14%标准水的公顷产量为12255公斤,每公顷比相邻最好的玉米田块增加产量5480公斤、增产80.9%。
这消息一下子轰动了全村,人人都夸这个教授有办法!
崔金虎的自信,来源于他30多年来在农田和实验室里的辛苦奔波和严苛实验。除了合理密植,他的高产栽培技术还有两个关键措施:一是针对不同作物所施用不同的化肥、除草剂等产生的药害,要安排玉米、谷子、绿豆、大豆、花生等作物进行科学轮作,既可保证不受不同年份气候的影响,进一步稳定收入,又可改善土壤环境,保护农田生态;二是针对当地干旱少雨、土壤肥力不足的缺点,采用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补水和施肥的高效精准。
两年多来,汤金鹤小两口连年增收,债务越来越少,还购买了拖拉机、播种机、柴油发电机等农用机械。按照崔金虎的嘱咐,他们把所掌握的科学耕种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更多乡亲们,带动大家一起增产增收。
村民们的腰包鼓了,科学种田的热情更高了。崔金虎趁热打铁,开启了以稳定增加收入为目标的农业技术推广工程2.0版本,打造的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田为稳定增加农民收入、防止返贫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八万公里的热爱
“早晨3点半起床、洗漱。4点整,到田间调查病虫害发生情况……今天工作近15个小时,行车近150公里,走了3个村,看了12块地。”这篇日记的时间是2020年6月29日,它记录了崔金虎一天的足迹。
三年多时间里,崔金虎带领他的科研团队,通过对作物高产生理生态与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帮助边昭镇1600多户贫困户人均增收4000元,实现脱贫。而这三年来,崔金虎在当地开展工作也超过了600天。
他曾粗略地计算过,每一次来通榆,自己开车走村访户讲解生产知识,到田间指导农田高产耕种技术,行车的里程数就会又增加八九百公里。“这几年在通榆大概跑了八万多公里,可以绕着地球开两圈喽。”回想这份付出,他幽默地笑着说。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崔金虎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获得者赴京参会。“脱贫攻坚带动的是全国的贫困户,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同样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掉队。作为一名科技扶贫工作者,我充满信心!”崔金虎说。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