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03 10:28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4月02日 01 版 | 查看:1454次
“赶了百里路,俺们就想看小温书记一眼,哪怕见面说句话就走也成……”3月19日上午,在山东菏泽成武县人民医院住院部,73岁的王运昌和一同前来的七八名村民不停地恳求住院部保安。
村民们口中的“小温书记”即山东工商学院教师温振鹏。从2017年至今,温振鹏先后两次主动请缨,赴菏泽巨野县、成武县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队员。
3月16日下午5点左右,在跟随工作队回住所的路上,温振鹏突发脑出血晕倒,被同事和群众紧急送医抢救。两年前温振鹏曾担任第一书记的巨野县田庄镇小屯村村民闻讯赶来,只为看一眼“小温书记”,让牵挂他的全村父老安心。
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才会真正赢得百姓的爱戴——投身扶贫事业以来,温振鹏一直坚守着最初的承诺:用真情扶真贫。
2017年,温振鹏初到小屯村。小屯村组成较为复杂,有一个行政村和两个自然村,全村总人口2062人,贫困户53户116人,预脱贫45户106人,政府兜底10人。
温振鹏坦言,当时自己对农村工作的认识停留在农村题材的电视剧里,真的去了村子后发现完全不是一回事: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长期不开展党组织生活;干部群众思想保守、工作进展缓慢;不少群众安于现状、“等靠要”的多。不仅如此,工作中只要牵扯到谁家的一点利益,相关人员就会横加阻挠甚至加以要挟;一些家族势力影响干扰村委会工作……
更多的挫败感来自村民的不信任。刚入村时,温振鹏入户交谈,村民的方言实在是听不太懂,后来能听懂一些时,他才得知大家对自己的第一印象:“大学机关干部是来镀金的,过两年就回城里上班了,他能干点啥?”
还是要脚踏实地干起来!温振鹏回忆,自己对农村工作的认识以及对群众的感情,都是在干工作中慢慢发生变化的。
通过找村民聊天和入户走访,温振鹏摸清了村里老百姓最期盼的一件大事——修路。村里的路宽窄不一,坑坑洼洼,遭逢大雨更是进村、出村不易,严重影响了村民们的生产生活。
温振鹏下定决心要为村里先修路,经过详细了解,他向镇党委反映了情况,并与相关部门协调,最终落实了村里“一事一议”20万元水泥路项目。
不仅如此,他还广泛发动村里走出的能人捐资修路。村民们得知开工修路的消息后,兴奋地说:“温书记啊,俺们在这儿都住了三四十年了,一直都盼着门口的路能好走点,感谢你给全村带来的实惠!”
水是农业的命脉,村民们一直想修养水站,修养水站就要修干渠,申请好的款项随着时间耽搁黄了,温振鹏顿时慌了,之前曾答应过乡亲们,在村里大喇叭也喊过了,现在申请不到款项,这可咋办?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温振鹏硬着头皮直接去找了县委书记,让他没想到的是,书记当场便让温振鹏写了申请。经水利部门研究,巨野县1万亩的精品良田工程正式落户到山东工商学院所负责的3个帮包村,并为小屯村农田打了67眼灌溉机井。
这番经历让温振鹏感慨:“找领导办公事、办正事、为群众办实事,领导就一定会支持你。”
驻村不久后,温振鹏就踏遍了村中的沟沟坎坎。对每位党员干部,他都交了底谈了心。他逐一走访贫困户,详细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和致贫原因。在大学里,温振鹏是搞档案工作的,将贫困户的情况分门别类登记后,他找准了“党建帮扶”的脱贫致富路子。有了方向,就按计划踏实推进。
在小屯村,温振鹏先后组织召开村干部会、党员群众会,走村串户进行政策宣讲,向村民们传达中央、省、市的精准扶贫精神,激发贫困群众致富的强烈愿望。一年半以来,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为村里每一个贫困户落实了政策。他协调相关企业,为王运宏家安装了光伏发电板,还帮他家落实资金,建起了大棚。
“没想到,房前房后胡同水泥路都通到家门口,以前每逢下雨胡同积水,出门都要蹚着水出门,俺们小屯村断头路也与省道连接了。”在外打工9年小屯村村民王海回乡后,产业和道路的变化最让他意外。
为深入了解贫困户的疾苦,他制定计划要求村两委到贫困家吃饭。时隔两年,王运昌还记得小温书记到家里吃饭的情景,“人特别厚道、朴实,想给他单做一个菜,他说做啥也不让,有啥吃啥,一点也不嫌弃俺们。”
慢慢地,温振鹏走在村子里,村民们都会主动和他打招呼,亲切地称呼“小温书记”“大兄弟”。随着他将扶贫工作干在实处、做到细处、落到深处,他也一步步成为贫困群众的身边人、心里人和亲人。
而温振鹏的经历正是山东工商学院近年来抓党建涌现出的模范典型群体的生动缩影。
2020年10月,温振鹏经过选拔入选省选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前往成武县工作,每天他奔忙在乡镇和村庄,积极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我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如今,温振鹏已度过两次危险期,身体逐渐好转。他对前来到医院看望他的领导和群众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好起来还要回到工作岗位上,为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出一分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通讯员 刘海军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