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6-13 00:22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0-06-10 | 查看:11367次
“离休了,我觉得自己应该发挥余热,为党为人民为孩子做点事情。”——蒋国珍
【阅读提示】
他节俭至极:一条毛巾,剪成两块使用;一个咸蛋,分三餐下饭;四季吃红薯饭,穿旧衣服……
他慷慨无比:30年前,把补发的9600元工资一次性捐献给国家发展教育事业;30年来,资助、奖励的学生达2万人,累计金额20余万元。
他就是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罗坊中学离休乡村教师——蒋国珍。
蒋国珍1930年出生于渝水区罗坊镇蒋家村,师范毕业,参过军、打过仗。新中国成立后,他在政府机关工作过,1953年,因当地小学教师严重缺乏,蒋国珍被组织派遣到铜鼓县三都小学代教。
1957年,蒋国珍被错划为右派,直到1979年才得以平反。吃了20多年的苦,蒋国珍的第一个举动,就是将国家补发给他的22年共计9600元工资,一次性捐给国家发展教育事业。
1983年,蒋国珍正式从罗坊镇六元小学教师岗位退下来。从此,他把全部精力和心血都用在捐资助学上,并经常应邀到新余各地为学生讲课。“离休了,我觉得自己应该发挥余热,为党为人民为孩子做点事情。”蒋国珍深情地说。
倾其所有 捐资助学
30年来,资助金额逾20万元,超过他全部工资总额。
新余市邮政局职工敖辛伦清楚地记得:1988年当他考取省邮电学校时,家里一贫如洗。就在他迫于无奈、准备放弃求学的时候,蒋国珍主动给他写了一封信,让他在极度痛苦中见到了曙光……
时过多年,敖辛伦说起当时的情景仍然激动不已。“那天,我去了蒋老师家。当时正是中午,他留我吃饭,还特意为我煮了面条。”之后,蒋国珍给他讲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并从身上掏出30元钱,叫他先去买点日常用品,准备上学。
当敖辛伦赶到学校时,蒋老师的汇款单也随即“追”了过来。此后的4年,蒋老师都按时寄钱给敖辛伦,帮他完成了学业。
家住松岭村、原下山桥中学的学生李爱平对蒋老师资助他们兄妹三人上学的事刻骨铭心。10多年前的一天,他因家庭贫困没钱买饭票,蒋国珍老师打着赤脚,手拿一根扁担、两个蛇皮袋,一身水淋淋地走到李爱平课桌边说:“爱平,你有困难,怎么不对我说呢?”随即拿出一张“李爱平交来大米42斤”的收条放在桌上。刹那间,李爱平热泪盈眶,哽咽无语。
1990年,李爱平的哥哥李志平考上大专,但家境贫寒,无钱供读。蒋国珍知道后,带着100元钱找上了门,叫李志平去学校报到。1994年、1995年,李爱平及其妹妹李爱梅相继考取大学。蒋国珍又当即送上1900元钱。前后几年时间里,蒋国珍共资助李家三兄妹近9000元。
翻开蒋国珍发黄的笔记本,记者看到一连串他资助过的学生名字和数据:敖辛伦,1350元;皮秋根,3350元;廖小杰,4800元……有心人粗略地计算了一下,30年来,蒋国珍资助的资金已逾20万元,超过了他全部工资的总额。其中还有他开荒种地的辛苦钱。
省吃俭用 甘守清贫
每天用红薯蔬菜加一把米煮成混合饭,早晨一煮吃三餐。
罗坊镇蒋家村的干部介绍,按人均计算,蒋国珍是村里收入最高的。他每月能领到2300余元离休工资,还四处开荒种植红薯、黄豆、花生、芝麻等农产品。
尽管蒋国珍的收入不低,但是到过他家的人,都会被眼前家徒四壁的景象所震惊:两间旧土房,一张破旧不堪的老床,两床旧棉被,一张旧书桌,旁边一排装满红薯干的土陶罐,几条旧板凳,一个用砖头砌起的一尺多高的燃柴式灶台,就是他全部的家当。
蒋国珍一直过着独身的日子。平日里他把卖棉花、白菜、红薯的钱都用于助学,每天用红薯蔬菜加一把米煮成混合饭,早晨一煮吃三餐,逢年过节吃得最好的荤菜是一般无人问津的牛肺。买一条毛巾,要剪成两段,分两次用几年。穿的衣服是自己动手一针一线缝制或捡别人不穿的衣服缝补的。一年到头,他在衣食住行上的花费仅几百元……
当别人对他的异常节俭疑惑不已时,蒋国珍道出了心里话:“追求物质享受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意义。我觉得自己这样过得很好呀,把一分一毫节省下来,资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我感到幸福快乐。”
尽管物质生活很节俭,但是蒋国珍却十分注重精神追求。与几乎一无所有的家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蒋国珍家的阁楼上,摆放着很多报纸、杂志。《人民日报》、《半月谈》等报刊是他了解国内国际形势的重要窗口。为此,他常常利用到学校讲课的机会,借上一堆书报,用蛇皮袋扛回家慢慢看。他还欣然接受了渝水区关工委委员的职务,常常利用农闲时间到各个中小学,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义务宣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引导家乡的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记者 任江华)
(责任编辑:孙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