瞩目战争环境下的温情与脉动 ——谈王筠抗美援朝战争长篇小说创作特色(图)

发布时间:2020-10-28 11:02 |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28日 14版 | 查看:1296次

辽宁省丹东市抗美援朝纪念馆英烈墙 新华社记者 杨青摄

  10月19日,由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王筠抗美援朝战争长篇小说创作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这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对王筠抗美援朝战争长篇小说的创作特色进行集中梳理。

  有人用报告文学的方式写小说,有人采取小说的形式还原历史,这让文学在当下变得十分迷人且好看。用虚构的方式疏离现实,用非虚构的方式拉近生活,这是一个融合与互文的时代,也是一个多文体、多手法交融与传承的文学创作时代。王筠抗美援朝战争长篇小说创作让我看到这种跨越文体、跨越文学间隔的可能性。

  客观地看,王筠给自己出了道创作难题。抗美援朝战争不像其他文学书写对象那样,即使你用力耕作和坚守,也未必能有好的成果。对于文学创作来说,这是一个特殊的叙事对象,一个坚硬的话题。特别是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日子里,重读他的作品,体会他用文学的方式表达对这场影响了一代中国军人的战争的纪念,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王筠的一系列作品,为我们呈现了这场持续了3年的对外战争的内幕真情,为中国当代军事文学创作增添了亮丽的一笔。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文学的角度,这一系列作品都是值得阅读和留下的。

  一心投身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王筠有着强大的创作勇气。他用几十年的时间深耕这个题材,执着于书写这场当代战争史是令人敬佩的。他的长篇小说《长津湖》和《交响乐》,比较好地完成了对于这场战争的文学描写与叙事。用虚构的方式写真实的历史事件,不太容易把握。描写一场有着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虽然是小说,却不可能完全脱离历史、架空事件,而只是去虚构人物、编织情节、制造氛围,作品必须直面历史,这在文学创作技术上是有相当难度的。

  一方面,作家在叙事真实历史事件时,极易陷入复盘历史的误区,拘泥于所谓真实的描写,失去文学的鲜活和生动的特质。另一方面,对于文学虚构的追求又极易使真实事件被虚化、扭曲,甚至会产生偏见和主观成见,使历史变得模糊、混乱,也常常让历史失去真相。

  王筠用一系列的作品较为完美地呈现出一幅跨越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沟壑的叙事现场,用历史的眼光建构虚构王国,用文学形象还原真实历史。《长津湖》《交响乐》所描写的残酷战争场面和触及人性深处的思考,都使得真实历史被叙述得不只是有血淋淋,还有温情与脉动。王筠笔下的战争,显现出一幅生动的样态。活跃于战场上的军人,有着真实而又有温度的现实生活,他们的爱与恨,他们的畏惧与勇敢,都以个性化、人本性的面孔出现了。这段战场历史不再只是阴郁、凄凉,而是有了人气,有了灵气,有了生气。

  王筠创作的秘密在于他熟练地用报告文学的思维,虚构并还原历史事件。他的这一系列抗美援朝战争作品,表面上是虚构的小说,但如果细究起来,其中的大部分战斗场面都有相对应的真实历史。他再现的每一个战场,描写的每一场战斗中的人物其实都有依据,而他对事件的描写,也有着明显的报告文学追求:从战争准备,到行军,到战场布置,再到战斗打响,战场上的真刀真枪,作家都赋予了场面以活的虚构与死的历史间的关联,他追求的是事件的完整性,战争与人物命运的关联性。在他的笔下,既有天不怕地不怕的志愿军大英雄,也有刚开始有些畏难的小战士,而最终他们都成长为战争英雄。

  用虚构的方式还原历史不能过度,必须在历史的沟沟坎坎中寻找到溪流与河水,赋予枯燥的真实以生动的面相。王筠的作品看起来相当结实坚固又温暖芬芳。

  但还应当看到,恰恰是跨文体写作,也造成了王筠小说创作的问题。由于一边用报告文学的思维方式创作虚构的小说,一边又用小说的手段还原历史,使得这种尝试出现了一些变形的现象,就是人物的碎片化,以及叙事结构的松散与随意。这个问题,在《长津湖》里表现得比较突出。事实上,《长津湖》叙事的报告文学特征,也就是以事件的完整性为核心,重心专注于对历史事件的还原,是十分明显的,而弱化了对人物行为的描写与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使得作品缺少人物形象。特别是小说已经推进了一个章节了,却依然没有进入到对人物具体的叙述,这仅仅构成对战争历史的书写,还不是文学的描述。作者的注意力似乎只是在战争事件的完整性上,而忽略了人物命运的坎坷与现实的凄美。

  从总体上说,王筠系列抗美援朝战争文学创作具有重大价值。他的这些作品,在形式表现与内容叙述等诸多方面,都给当下军事文学创作树立起一个新的标杆。

  (作者:张志强,系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文学创作教研室主任)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