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青春之歌》梗概

发布时间:2009-06-28 23:58 | 来源:福州大学党校网 2009年6月29日 | 查看:24178次

作者:杨沫

  《青春之歌》梗概

  30年代初一个秋天的早晨,一列京沈直快风弛电掣地飞驰在北宁线上。车厢里,人们的目光落在一个衣着朴素、怀抱乐器的美丽姑娘身上。她是那样文静,又是那样忧郁,仿佛有满腹心事。她就是北平某高中学生林道静。

  林道静出身于大地主家庭,父亲是大学校长,生母是被父亲霸占的热北山区的雇农女儿,早被逼死。她在养母徐凤英的冷眼中长大,饱尝了无爱的辛酸。高中还没毕业,父亲携妾出逃,养母逼她嫁给北平公安局长胡梦安,她走投无路,只身乘车赴北戴河投奔在那里当小学教师的表兄。

  车到北戴河,她找到表兄任教的杨庄,然而表兄早已远走地方。校长余敬唐热情挽留,让她代课,道静高兴已极。然而,万万没想到,余敬唐要把她送给鲍县长当小老婆。漆黑的暴风雨之夜,悲愤异常的道静狂奔到海边,纵身扑向那波涛翻滚的大海,但死神没有接纳她,被家住杨庄的北大学生余永泽救回。热情而多才的作永泽一下子感动了林道静。林道静当上了杨庄小学教员,与去北大上学的余永泽书信不断,情意绵绵。

  "九·一八"的炮声震惊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一天,北大学生、地下党员卢嘉川来到杨庄小学探亲,那不凡的谈吐,深刻的见解,使林道静茅塞顿开。自此,林道静宣传抗日,呼唤救亡,追求真理,为反抗校长的训斥,她愤而辞职回到北平。在余永泽的强烈要求下,他们同居了。一天,佃户魏老头找上门求借回乡路费,余一毛不拔,使林道静清了他的嘴脸。此后,从余永泽对抗日救亡的鄙薄上,林道静更认识到了他的本质。温馨的小家庭开始倾斜了。除夕,在白莉萍等参加的东北流亡学生的聚会上,林道静又遇见了卢嘉川。两人畅谈革命,纵论人生,卢嘉川又借给她许多革命书籍,使她的思想有了新的升华。林道静的进步,气恼了在故纸堆中追逐个人名利的余永泽。在纪念"三·一八"和"五·一"的游行集会上,反动军警大打出手。林道静高呼口号,勇往直前,经受着战斗的洗礼。对此,余永泽非但不同情,反而粗暴干涉。

  一天,林道静受卢嘉川委托与其秘密接头,没想到自私的余永泽却把处在危险境地的卢嘉川赶出门,致使卢的被捕。道静悲愤至极。这天夜里她打扮成贵妇,将卢嘉川留下的传单撒遍了半个北平,使敌人大为惊恐。再不能同他在一起了!林道静毅然割断了同余永泽的情丝,投入了革命的洪流。林道静忘我地参加各种革命活动,不幸被胡梦安的鹰犬绑架。胡逼林道静嫁给她,遭到严词拒绝。在被软禁中,同学王晓燕等帮她逃出了虎口。她来到定县当了小学教员,遇见了共产党员江华。

  道静受派回到北平,来北大做学生工作。已叛变的区委书记戴愉利用她的幼稚,指示她发动盲目的学生斗争,使革命力量受到很大损失。危机中,江华的姑母把她介绍到深泽县宋村一个地主家当家庭教师。在这里,她学到了许多知识,小资产阶级世界观受到猛烈冲击,阶级斗争觉悟有了很大提高。正在她积极发动长工斗争时,魔爪又伸向了她。在长工郑德富的帮助下,她又潜回了北平。

  到北平不久,林道静即被捕入狱。在共产党员林红的帮助教育下,她经受了灭的考验。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和残酷的刑罚,林道静大义凛然。一年后,她被同学王晓燕的父亲王教授保释出狱。根据她的英勇表现,党组织决定吸收她入党。鲜红的党旗下,林道静举手宣誓,决心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

  入党后,林道静被安排在党的机关工作,政治上更加成熟,当她得到卢嘉川牺牲的消息,内心燃起了炽烈的复仇烈火!此时,江华也被派回北平,他代表党组织宣布了戴愉的死刑。这个可耻的叛徒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此后,林道静又被调到北大做学运工作。白色恐怖下的北大,只剩下三名党员,学生们很不信任刚来的道静。道静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开展工作。在江华的热情帮助下,她深入到学生组织之中,依靠进步学生,揭露特务分子,逐渐掌握了各系学生自治会的领导权,北大的学生运动又如春潮澎湃,滚滚向前了!在艰苦的工作斗争中,林道静越来越成熟了。

  1935年12月9日,爱国学生走上街头,抗日救亡的吼声震撼着古老的北平城。北大的学生队伍,英勇地冲锋在最前列。为组织这次斗争,林道静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在共同的斗争中,林道静与江华结下了真挚的友谊与爱情。一个晚上,江华向道静大胆地剖白了自己的心迹,两颗心终于幸福地结合了。

  战斗正未有穷期,12月16日,北平党组织又发动全市大中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红旗蔽天,人流滚滚,反动军警惊恐万状,用大刀、皮鞭、水龙对游行队伍围追堵截。林道静,这个经历了无数艰难曲折成长起来的革命战士,和青年学生肩靠肩、臂挽臂,奋进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

  古老的中华大地,回荡着这代青年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作者杨沫,1914年生于北京。30年代参加革命,4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建国后曾出版中篇小说《苇塘纪事》,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东方欲晓》、《芳菲之歌》、《英华之歌》,短篇小说集《红红的山丹花》、《杨沫小说选》等。杨沫是当代第一位创作知识分子题材长篇小说的作家。她善于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描摹知识分子的心态,观照他们的人生遭际,概括他们的成长道路,肯定他们在革命斗争中的作用,从而创作出革命历史文学?"别体",奠定了自己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作为杨沫代表作的《青春之歌》,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写知识分子斗争生活的优秀长篇小说。作品以"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这一时期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塑造了以林道静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形象,反映了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尖锐的年代,知识分子的觉醒和分化,表现了一代青年在党的领导下的迅速成熟,谱写了一曲动人的革命青春之歌。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林道静这个成长中的英雄人物形象。林道静是一个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艺术典型。地主阶级家庭的出身和封建阶级、资产阶级的教育,生母的悲惨身世和异母的非人虐待,使她有可能成长为革命者,但历程又非常艰难。作品从生活的实际出发,描写了她向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攀登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一是苦闷彷徨阶段。她为抗婚离家出走,幻想到社会上寻找个人出路,然而?"水远山长处处同",残酷的现实使她的希望破灭,最后只能以死抗争。这是当时知识分子走投无路的真实写照。二是追求探索阶段。在共产党员卢嘉川的启发教育下,通过对马列主义的学习和实际斗争的锻炼,她克服了软弱思想,和余永泽彻底决裂,走上了革命的人生里程。三是锻炼成长阶段。在近乎严酷的革命暴风雨中,她经历了生与死的严峻考验,克服了小资产阶级思想,铸造了崭新的灵魂,成为一名自觉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在这三个阶段中,林道静实行了三次决裂。第一次是为求得个人解放,与封建家庭决裂;第二次是为争取民族解放,与小家庭决裂;第三次是为整个无产阶级的解放,与旧我决裂。林道静形象的典型意义,在于说明了知识分子只有把个人命运同国家、民族命运结合在一起,才有真正的前途。

  小说还成功地塑造了其他几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这里,有坚强不屈的共产党员、富于革命理想的共产主义战士卢嘉川、江华、林红,他们的形象闪烁出耀眼的光辉;有经过艰难曲折甚至是惨痛的生活遭遇才走上革命征程的王晓燕、许宁、李槐英,她们的道路,代表了三、四十年代许许多多知识分子走过的道路;还有始而革命最终堕落的白莉萍,追名逐利投机钻营的余永泽,背叛革命甘做内奸的无耻叛徒戴愉等,他们都以自己的行为,从反面映照出林道静选择道路的正确。

  在艺术上,《青春之歌》也颇有特色。第一,规模宏大,结构精巧。作品以林道静的成长过程和生活道路为轴心,组合成宏伟完整的画面,将广阔的生活、漫长的历史、众多的人物、纷繁的事件巧妙地串连在一起,线索单纯而明晰,结构繁复而精巧,显示了作者的艺术匠心。第二,刻划细腻,描写深刻。作者特别善于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复杂心理活动,以此来刻划其独特的性格。如林道静与余永泽诀别时的心理活动。她厌恶余永泽的庸俗自私,视他如蝇蛆一般,但真要分手,又难下决心,内心交偶涓丛拥那樾鳎媸 "剪不断理还乱"。还有余永泽醋意大发的一节也写得入木三分,酣畅淋漓。对卢嘉川的经常光顾,余永泽心情十分复杂,如打翻了五味瓶子。他一会儿想:"男子汉大丈夫不应该为一个女人来苦恼自己",可一想到林对卢的热情,"又忍不住被痛苦和忿恨攫住了"。他给卢嘉川写了警告信,但一看到林道静脸上挂着泪珠,又埋怨自己。第三,善于将对人物的肖像描写和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融为一体,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如对余永泽,抓住其那对小小的、发亮的黑眼睛;对戴愉,抓住他那双"金鱼样的鼓眼睛"、"浮肿的黯黄色的脸";对卢嘉川,则突出其嘴角上"那调皮的微笑";对林红,则以其"苍白的而带光泽、仿佛大理石的"希腊女神般的面容。第四,大量采用映衬对比手法,使人物的个性更加鲜明生动。作品普遍运用了同类对比、异类反衬以及同一人物前后期的对比,收到了理想的艺术效果。

  《青春之歌》问世后,曾由郭开的一篇讨伐文章引起过一场争论。那场争论虽然由于茅盾先生的公允之言而得以平息,但作者此后对小说进行的增补修改,文艺界一直存有歧见。

(责任编辑:孙宾)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