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26 09:17 |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26日 08版 | 查看:489次
10月25日重阳节当天,记者走进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王村乡瓦窑村的文化大院,米面粮油堆满了整间屋子。75岁的封丘一中退休教师王俊仁,拿着一份手写着129位村里70岁以上老人的名单,挨个核对,第二天要给每位老人赠送礼物。
说话间,他的手机响了,打来电话的是79岁的村民崔秀真,“王老师,俺从闺女家提前赶回村里了,有啥需要帮忙的?”“等着参加明天活动吧,有年轻人帮忙哩!”王俊仁回答。
“我们这里的年轻人可不简单!”王俊仁告诉记者,从1995年算起,这个1400多人的村庄,一共走出了216名大学生。
如今的瓦窑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教育村和孝贤村。
崇学重教蔚然成风
在瓦窑村,有个特点:村民不比吃穿和排场,比的是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名校,崇学重教观念已蔚然成风。
这样转变,得从25年前说起。1995年,在王俊仁组织下,瓦窑村举办起了欢送大学生、资助大学生活动,给他们披红戴花,发放助学金,这从未间断。
“我是村里第一位高中生,因为历史原因,两次与上大学的机会失之交臂。加之我是教师,深刻地了解到教育的重要性。”王俊仁在90年代初发现,有的村民,孩子16岁就结婚生子了,由于没有文化,只能种地或外出打工,家庭的贫困也在代际传播。
村民的教育观念之变,谈何容易。1995年夏天,村里一名学生考上河南医科大学,王俊仁决定以此为契机,好好宣传。“我琢磨着农民都爱看电影,就请了个放映队,260元,我出一半,村里出一半。”王俊仁回忆,那时他的每月收入才三四百元,手头并不宽裕。
效果,却出奇的好。一听说欢送大学生,还放电影,村民们搬着凳子就来到现场,人山人海。电影放映前,王俊仁拉着县一中的校长,站在荧幕前,他俩扯着嗓子给村民们讲解例子,谁家考上大学生多,改变了家庭命运。
打那以后,王俊仁就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瓦窑村只要考上一个大学生,就放一场电影。他记得十五年前,村里考上了6个大学生,他就一口气放了6场电影,成为十里八乡轰动的大事。
放电影宣传,只是他做的一件小事。在村里,还有很多王俊仁亲手带大的孩子。1992年,王俊仁把9岁的史志强接到了自己家里来住,辅导功课,并照顾起居。“如果想要改变人生,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这是王俊仁总对史志强提起的话。
之后,他自掏腰包,资助史志强上学,让这个家中困顿的孩子,到县城里念了书。如今,史志强已在一家银行工作,每年都会看望王俊仁,俩人感情早就超越了师生之情。
如何让村民真正重视教育,这是关键。王俊仁意识到,只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要让村民们都参与进来。
2005年,王俊仁发现村小校舍破旧不堪,可是村里没有条件修缮。怎么办?那一晚,他急得流泪了,辗转反侧,不能入眠。第二天,他和家人商量,出资5万元,再挨家挨户动员村民,筹资4万多元,加上找亲友拉赞助,一共筹集了25万元。
王俊仁说:“我自己做起了监工,让每一笔钱都花得明明白白。”那段时间,他见到工地上有掉落的水泥,他就用手捧起来,舍不得浪费一点。有人说,他比自家盖房子还上心。
二十五年用心、用情,换来了村民们教育意识的显著提升。从1995年算起,这个1400多人的村庄,一共走出了216名大学生,其中就有19名硕士研究生,2名博士生,还有4位大学教师,三甲医院医生也有4人。“这些数字还不包括在职的。”对此,他如数家珍,笑得合不拢嘴。
孝贤小镇远近闻名
谈到发起重阳节活动的初心,王俊仁至今清晰记得,十几年前,村里有些不好的风气,“一些村民平时对老人不咋地,老人去世后却把葬礼办得风光,这可不行!”
“要想想办法,改改这风气。”王俊仁和一些有威望的村民,挨家挨户看望那些子女不孝顺的老人,找他们的子女谈心。
说干就干。2011年,第一届瓦窑村孝老爱亲活动举办,王俊仁自己掏了五六千元,村里和村民也赞助了一部分,总共一万多元,请全村70岁以上共72位老人吃了一顿饭,还分别送上生日礼物,特地准备了大蛋糕。
在王俊仁的倡导下,这一活动已经坚持办了十年。如今的内容也更加丰富了,村民更是自发为老人准备了专场的文艺表演,村里捐助的资金也比以前多了,多者一千元,少则两三百元,村民捐助的比例在不断提升。
文化,在瓦窑村产生了“溢出效应”——通过文化的建设,不仅让村民的心更齐了,而且也助推了该村经济的发展。瓦窑村“两委”干部带着群众一起干,将瓦窑打造为特色鲜明的“状元小镇、孝贤小镇”。
新变化,随之而来,以文化助推产业,这里成立了河南状元小镇绿色农业有限公司,下设了两个家庭农场和四个村级合作社;以“状元小镇”为主题,规划建设儿童研学基地。
有这样一组数据,25年前瓦窑村村民的人均收入为480元,2019年人均收入提升至16000元,高于周边村庄水平。近些年,村里没有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而王俊仁功不可没,已经自掏腰包投入了三十多万元。
年逾古稀的王俊仁,如今还在为村里公益事业奔走,这样做究竟值不值?
“树高千丈总是有根啊!我是扎根在农村的知识分子,也是一名退休教师,有义务在农村文化上做一点工作。”王俊仁平和地说,“中国农村有耕读传家的文化,我们现在通过教育宣传和孝老爱亲,结合实际传承下来,作为知识分子我们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引领工作,当然值得!”
“像王俊仁这样的老教师,与乡党委和村党支部紧密配合,通过文化引领,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各自作用。”王村乡党委书记杜成景如是评价。
(本报记者 王胜昔 章正 本报通讯员 周呈宣)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