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12 11:08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10月12日 08 版 | 查看:829次
任教近50载,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20余篇,坚持做慈善25年,与妻子携手相伴57个春秋……曾任教于中国海洋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退休教授张炳根一辈子都在和数字“打交道”。这些成就中的任何一个单拿出来,都会让旁人惊呼的“数字”,贯穿着这位耄耋之年的老教授一生。
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沉淀着很多故事。出生在上海的张炳根,自念书起便知道生活的艰辛和“读书是最好的出路”。只是好景不长,高三仅仅过了一个学期,张炳根突然患上了肺结核。在医疗条件落后的年代,反复的病情使他咳血严重。思虑再三,他不得不选择临时休学,在家里养了一年多的病。疾病让本就清寒的家庭雪上加霜,落下的学业也需要从头补起。
但张炳根没有放弃自己的“大学梦”。养病期间的张炳根一边补习,一边常与高考后的同学聊起大学的经历,“我有个同学已经考到了青岛,跟我说了很多那里的自然环境,讲起海水浴场、鲁迅公园,让我非常感兴趣”。1953年,痊愈后的张炳根怀着对青岛的向往,收到了当时在青岛办学的山东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与数学的缘分,也正式开始。
作为那个年代难得的大学生,张炳根“那时候日常除了上课就是在图书馆自习,几乎每天都要学习到深夜。”孜孜求学的他得到了以“治学严谨”闻名的教授张学铭的认可,“全班87个同学中,只有我一个人可以到张学铭教授家吃饭。”聊起导师,张炳根有些动容。当年,两个人的话题常常从学术、业务领域,一直到政治、思想领域。新中国最初的岁月里,学者和青年学子为国家科技振兴而立下志向。“中国为什么一直受帝国主义的欺负,就是我们的现代科学太落后了。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就应该有志向,要科学报国。”
在张学铭教授的影响下,张炳根从大一开始一边积极上党课,一边用功学习科学知识,希望扩大中国数学学科在世界上的影响。“中国的知识分子肩上,应该有责任,发展我们的科学事业。”1957年,张炳根以全班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兼任微分方程教研室秘书。翻开他毕业证书上的成绩表,每一门课结业成绩后都赫然印着“优秀”,“虽说从一年级开始,我班上就有十来个女同学,也有女同志过来对我有所表示,但我都是无动于衷的,也不找女同学谈朋友。”张炳根望了望坐在身旁的妻子赵玉芝,“后来在教书的时候遇到了她。”
1958年,山东大学主体迁往济南,海洋系、水产系的全部师生及物理系、生物系、数学系等院系的部分师生留在青岛,成立山东海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前身)。张炳根以一腔热忱继续留在青岛,在山东海洋学院任教。其间,张炳根结识了他的夫人——1960年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分配在中科院物理所、后调入山东海洋学院物理系任教的赵玉芝。
两人1963年完婚,自那时起便居住在学校附近的教师公寓里。他们每天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回来一人一头在一个书桌上备课、研究。“即便是我们很熟悉的课,头天晚上也要仔细地把它搞得更通俗,更容易接受。”
1972年,张炳根被分配到海洋系海浪教研室,从事海浪课题研究。两年内他便发表海浪方面的研究论文3篇,其中关于海浪波面最大值的成果,由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用实测海浪资料得到验证,他的公式比英国著名海浪专家朗格·赫金斯提出的公式更符合实际,而他关于非正态分布的海浪波高的公式,比国际杂志,《浅海海浪》上发表的类似结果还早一年。
潜心科研的夫妻两人不愿放弃任何一个提升自我的机会。“教师不仅要会教书,搞科研更不能落下。”主动投身结合海洋系数学理论研究的张炳根,没过几年就在国内多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还在1983年获得到美国公派访学的机会。那时的他,已经49岁了。
没有系统学过英语的张炳根初到美国时,面临着语言和生活的多重挑战。“到学校报到之后,他们给了我一间办公室,就不管我了。搞不搞科研完全取决于自己。”张炳根没有犹豫,主动去敲美国教授的门,大声用英文做着自我介绍,“我是来自中国的访问学者,我想跟你合作研究。”
美国教授给了张炳根两篇最新发表的论文。他就带着这两篇论文,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钻研。仅仅一个月之后,他就解决了一个美国教授正在研究的科研难题。他的努力与勤奋触动了美国的教授。应美国德州大学(阿灵顿)系主任Lak邀请,张炳根为学校研究生授课一个月。“现在想想我的胆子也挺大的,英语不行,就敢上台演讲。”张炳根教授笑谈起这段经历,“第一次美国教授也去听课,最后他说‘还能听得懂’。所以我就接着讲下去了。”
但是张炳根还是担心自己的英文水平会影响学生们听课,于是在每堂课前都认真准备讲义,来帮助学生理解。他的美国同事看到了张炳根的讲义,非常感兴趣,于是建议一同以讲课的题目合作一本专著。
1984年,张炳根与美国学者合作撰写专著《具有偏差变元微分方程的振动理论》(中译名),该书1987年在美国Marcel Dekker出版公司正式出版发行。美国杂志《数学评论》发表的书评称该书为“这一领域学者和学生的圣经”,德国发表的书评称该书为“这一领域的第一本英文专著”。
现在,这本书还常常出现在张炳根的书桌上。由于长期翻阅,书脊早有多处脱线断裂,复杂的公式与深奥的理论中,张炳根教授的严谨、负责以及对学术的真切热爱可见一斑。
在他引荐下,妻子赵玉芝也凭着对学术研究的满腔热情和出色的专业能力,前往美国做访问学者,并在47岁那年攻读博士学位,凭借着学习基础与多年来在教学研究一线的经历,仅仅两年,她就获得了德州大学(阿灵顿)的杰出博士毕业生称号。
回国后,张炳根与赵玉芝回到中国海洋大学继续教书。张炳根在进行科学研究、参加国内国外学术交流的同时上课、带学生做课题,为海大数学系培养了第一个硕士研究生。夫妻培养的许多学生亦成为中国海洋大学的中流砥柱。“我有很多学生,一直在我们海洋大学工作。当时我主要教量子力学,发现大家不熟悉专业方面的英语,我又去教他们专业英语课。”提到过往的学生,赵玉芝脸上满满的骄傲,中国海洋大学物理系教授王宁、离退休工作处处长胡保革,都是她的学生。
“如果老师自己不做好,自己敷衍塞责,你教的学生也是不踏实的,也是不能够做成什么事情的。”张炳根说。1992年,对科研热爱、对学生负责的张炳根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于1996年荣获香港柏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的“孺子牛金球奖”。
时至今日,夫妻二人仍保留着阅读文献与看报的习惯。退休后,张炳根还发表了10余篇论文和一本英文专著,同时为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内外几十种数学刊物审稿。2010年他申报的“时滞偏差分方程和时标上的时滞方程的定性分析”项目,获青岛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除了学术上的悉心教导,张炳根与赵玉芝还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帮助学生。1995年,得知一个数学系的学生父亲因车祸去世、家庭经济困难,两个人商量着每年拿出1000元,资助其生活费。“这个学生毕业后回到新疆,在警察局工作,还写信来感谢我们。”这让张炳根非常欣慰。
从那之后,夫妻俩一直坚持做慈善,他们向青岛市慈善总会、青岛市希望工程等多次捐款。不论是地震、洪水、疫情等灾害,还是学校、身边需要帮助的学生、同事或者是陌生人,他们一旦得知都慷慨解囊,具体的捐资数额早已不可计数。
“我们没有想太多,因为我们现在生活挺好的,就希望献出自己的一点力量。”从1995年至今,他们坚持做慈善已有25年。他们对青岛市政府的希望工程办公室轻车熟路,“我们每次去,他们都说‘您二位老师来了’,对我们很熟悉了。”
“每次都是放下钱就走。”赵玉芝说,“他们让我们带材料、证明回去。我说我们不要这个,也不是为了什么。希望不要告诉被捐助者是谁捐款,我们不需要被记住。”
25年前开始,他们每年捐款8000元,给中国海洋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爱华奖教(学)金”基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和青年教师。后来,每年捐款提高到1万元。 “反正只要我们在,这一年1万元肯定会一直捐下去。”
除了做慈善,夫妻二人也用休闲娱乐充实自己的退休生活。“这张是元旦晚会的照片,这个是参加合唱团的照片。”在小小的书房中,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他们近年来参与活动的照片,两位老人对此如数家珍。
张炳根、赵玉芝夫妻倡议并组建了中国海洋大学老年舞蹈队,带领退休老同志学跳交谊舞健身,至今已经十余年。“我们学校退休教职工有1200多人。每年迎新年联欢会上,我们两个人组队参加交谊舞表演,还要参加合唱团的演唱。”在两位老人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老同志走出家门,交流分享生活。
经历了新旧中国,跨越两个世纪的张炳根、赵玉芝夫妇,把他们的一生献给了深爱的学术事业;他们自愿放弃美国的绿卡,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祖国。如今他们虽已暮年,依然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海边的夕阳常将这对每天携手散步的老夫妻的身影拉得很长,从第一海水浴场至第二海水浴场,往返大概需要4公里,而这段路,他们一走就是57年。
2014年11月20日,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收到了来自他们的珍贵馈赠。两人将伴随二人学术生涯数十年的174册中外文图书及发表于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的100余篇专业论文悉数无偿捐赠给图书馆收藏。
这些原本单薄的“数字”,因为他们长此以往的坚持与付出,被赋予了足够厚重的意义。
捐赠图书时,张炳根和赵玉芝受邀在“海大文库”留言簿上留言,拳拳之心、殷殷之情跃然纸上。赵玉芝赠言为:“图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从中可以得到智慧与力量,愿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思维,不断做出新的贡献,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张炳根亦在为海大学子赠言时郑重写下:“愿海大人一代胜过一代,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毕生的精力”。
实习生 刘开阳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罗希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