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外“最后一课” 心存感恩 善待周围每个人(2图)

发布时间:2020-07-21 19:47 | 来源:辽沈晚报 2020年07月21日 02版 | 查看:956次

◀第一三四中学邹莉莉老师(右)。本稿图片均由记者 王月宏 摄

▲第一三四中学陈玲老师(左二)。

20日上午,沈阳市大多数初三学子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结束。当日下午初二年级学生也结束了生物学地理考试。考试结束后,考生们走出考场时十分轻松,有的与迎接的家人击掌庆祝,有的约起同学小聚……

中考过后,孩子们将面临全新的高中生涯,为自己的梦想继续奋斗。

昨日上午,在沈阳市南昌新世界学校考点外,众多家长和老师还在考点外为孩子们最后一科考试在场外“站脚助威”。考试铃声一响,考生陆续走出考场。站在考点校门附近的一位“妈妈”等着她的孩子们胜利归来。“邹妈妈我考得不错!”“邹妈妈终于考完了,我们来个胜利的拥抱。”几位考生口中的“邹妈妈”其实是他们的班主任老师。

这位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的邹莉莉老师,在陪伴和教导学生的三年中,尽职尽责,班级的孩子们要么叫她“莉莉”,要么喜欢叫她“邹妈妈”。“老师,我女儿说,在学校您比我这个亲妈还亲,谢谢您对孩子们付出的爱。”

在中考第一天,班级学生都用自己的微信“拍一拍”班主任邹莉莉,新式的互动希望能为自己数学考试带来一份幸运。

邹莉莉是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九年五班的班主任,曾获得全国优秀班主任、沈阳市新进教师、沈阳市骨干教师、和平区名师等荣誉称号,并一直担任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数学备课组组长。

中考结束了,邹莉莉内心才放松下了一点。今年的“特殊”对邹莉莉而言不仅仅是在疫情期间为毕业班助力坚守。3月末母亲过世,4月初自己身体不适做了手术,都对邹莉莉是种“打击”。

“没想过母亲这次病重,虽然白天上网课再去医院看护她,还是觉得对母亲有亏欠。”邹莉莉回忆,疫情期间,学校组织线上教学,担心班级孩子备考状态,每天上网课紧盯每一位学生。

在家人看来,邹莉莉对学生的爱,有时胜过任何人,也包括她自己。

母亲过世没几天,邹莉莉就因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医生当即建议她住院手术,在临近手术前,邹莉莉跟学校其他学科老师串了课,坐在医院病床上给学生们上了两节数学课,为孩子们答疑后才进行手术。“医生都问我,你这是图啥呢,都要手术了,还上课!”

有细心的学生发现,老师好像没在自己家上课,看着像在医院。邹莉莉也没说自己住院了,手术当天晚上,她躺在病床上打着点滴,依旧坚持督促学生们上晚自习。

昨天,邹莉莉在考场外,给班里孩子们上了“最后一课”,“在假期适当休息后,预习高中课程,趁着这个假期多读一些书,多陪陪父母,每天不要只低头看手机,要多运动,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对他们未来的嘱咐就是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善待周围的每个人,心存感恩,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无愧于心。”邹莉莉说。

在考试前,众多学生对自己恩师的依赖感更为强烈,哪怕是跟老师说说话,也能减轻自己内心的紧张感。中考前一晚9时多,第一三四中学初三班语文主任陈玲接到班级一名学生电话,电话里学生透着哭腔的无助:“老师,怎么办啊,我觉得我什么都想不起来了,一点都想不起来了。”这种情况如果疏解不好,很容易影响孩子第二天的考试发挥。

陈玲耐心地与学生交流,“这种感觉很多人都会有,你没有忘,明天一考试就全记起来了,不信老师先考考你?”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陈玲,在询问了多个简单知识点后,学生紧张感逐渐消失,才放心地挂了电话。陈玲说:“孩子们都很要强,我能做的就是竭尽全力帮助他们。希望他们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祝愿亲爱的孩子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明天更美好!”

辽沈晚报记者 王月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