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扎根神农架深山任教 6年家访走坏20双球鞋(3图)

发布时间:2010-06-24 08:53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0-05-10 | 查看:920次

 

  2004年7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毕业生范献龙作为我省首批“资教生”,来到神农架林区资教。仅过了1个月,他便将本可留在武汉的户口迁到资教地,他决定扎根山区做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

  2007年10月,他被省教育厅选派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攻读教育学硕士(学期一年),2008年他学成归来毅然选择回到他的资教地——神农架下谷坪乡中心学校。

  6年来,他和他的资教伙伴走了4000多公里,翻山越岭到400多户学生家中家访。6年来,他四处奔走呼吁,为学校和贫困生拉来30万元的捐款和捐物,22位贫困生得到“一对一”帮扶和资助;神农架一民营业企业为其精神感动捐出100万元给当地政府,帮助其设立“范献龙助学基金”。

  听了他的报告和演讲,15名优秀大学生毅然投身“资教生”行列,走进神农架大山深处。

  2007年9月,范献龙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10年4月27日,他在人民大会堂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日前,记者通过电话与远在千里之外的范献龙进行对话。

  范献龙所资教的下谷坪乡是湖北最偏僻的地区之一,生活条件很苦,范献龙来了差不多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停电中度过的。学生们都是自己背着大米来上学,用饭盒在校内蒸饭;其中大多数吃的是自家腌制的咸菜。三(2)班的教师小军告诉范献龙,他班上有些学生,咸菜吃完了,就只能用白开水泡饭。学生们每天大约有5角钱的生活费,其中,3角钱蒸饭,两角钱打开水。有时为了省水钱,就只能吃白米饭。

  “刚来时,看到眼前这一切,我十分难受。”范献龙说。更为难过的是,有些孩子因为家庭条件困难而厌学、辍学。他所教的班上有个叫蒋圆的学生,家庭生活特别困难,鞋子都打了补丁,特别显眼。范献龙跟她谈话,她沉默了半天才说:“范老师,我好想上学,可又想放弃不读了,我家姊妹多,父母负担大得没办法。我越懂事就越觉得孤独无助。我家住在大九湖,没有钱坐车到学校,只能步行,每次都要走上整整一天,好多次我都走哭了。范老师,我希望有人能帮助我,可是我又很自卑,希望您不要像其他同学一样看不起我。”

  当晚,范献龙与同校另外3名资教生黄强、刘家富、刘小军讨论此事。大家认为,因为贫穷,很多山区的孩子似乎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甚至一直伴随着他们成长。在这个阶段,他们渴望获得帮助而内心又敏感细腻。如果能从精神上和经济上对他们进行鼓励与资助,将是对他们学习和生活都有益处的事。也许,孩子从此变得自信,从此改变了一生。

  那个晚上,4名资教生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每人拿出200多元,共1000元,设立“资教生助学奖学基金”。在以后3年里,他们以各种形式给学生发放了近5000多元的奖学金和助学金。

  与此同时,范献龙还通过各种外出交流机会,为山里的贫苦孩子鼓呼。这些年来,他共为所在的学校和学生们拉来捐款、捐物近30万元。神农架一民营企业为其精神感动捐出100万元给当地政府,帮助其设立“范献龙助学基金”,对全区的贫困孩子展开资助。

  

  据悉:下谷坪乡中心学校的22名贫困学生现全部得到了“一对一”资助,直至念完大学。

  神农架林区山高路远、地广人稀,大部分地方没有公路。大九湖东溪片的很多学生,在节假日前后,通常是不吃早饭就步行上学或回家,在山里爬坡下坎,走羊肠小道,早上四五点出发,晚上八九点到学校,要走近15个小时的山路。近些年来,家长们几乎没有看到过教师家访。

  由于缺乏沟通,教师不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家长不知道孩子学习的情况,对孩子的学习、升学渐渐失去信心,致使部分学生和家长有种消极观念:读得上是造化,读不上就回家种田或外出打工。

  范献龙认为,赢得家长的支持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范献龙同另外3名资教生约定,利用节假日进行家访。

  在2004年10月一个风雪交加的下午,范献龙开始了第一次家访。当时,家访的板桥片区离校近40里路,海拔有1200多米。范献龙和另一名资教生揣着干粮,带着手电筒和雨衣上路了。越往山上走,风雪越大。他俩满脚都是泥巴,提都提不动。他们不得不隔一段时间休息一下,用树枝或石块刮一下鞋底。

  4个多小时后,他们来到家访的第一家。推开漆黑的木门,正坐在地上剥玉米的学生叫了一声“老师”,家长“腾”地一下子从凳子上弹了起来,嘴里只是念叨着:“这是,这是……”同行的村里人解释说:“这是省城来的资教老师,到你们家家访来了。”家长赶紧用袖子使劲地擦着板凳,激动地说:“看,这大风大雪的,老师们怎么会来?真是不应该啊。你们可是望都望不来的客人,冻坏了吧,先烤烤火……”

  在学生家里,他们受到贫苦山民待客的最高礼遇:一碗碗蜂蜜苞谷酒、一桌桌丰盛的饭菜,全家老少作陪。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在孙子的搀扶下,来到范献龙面前,颤颤巍巍地拿起杯子,倒上满满一杯苞谷酒,用模糊不清的话语说:“老师伢啊,你来这里,是我们屋里小伢儿几世修来的福啊,我敬你!”

  家访过程中,范献龙也曾经历过一些让他事后还有些惊悚的事:神农架的雪每年都是9月底开始下,来年五一后才开始化。一次雪天家访,在山坡上行走的范献龙脚下一滑,竟从山上滚了来,所幸的是山坡下的深达半尺多的雪托住了他,他爬起来拍打干净身上的雪继续向居住在大山深处的另一个学生家走去;神农架山高林密,是豺狼虫豸藏身的好去处。“夜里走山路,我经常是沿着溪水走。在水里走可以避免大型动物的攻击,也可以看到更多的人家,许多山民是依水而居的。”

  一次家访完时已傍晚,在一条小溪边想歇一下脚的范献龙洗完手脸后,一晃眼看到离自己半米远处有一黑色园形“石头”,打算坐上休息一下,尚未抬身,“石头”动了起来,这是一条在此小憩的蛇。蛇昂起了头,与范献龙对视着,“我一动不动,听一些老人说了,遇到动物你只要不动,它就不会伤害你。”过了一会儿,蛇自己拉长了身子,向深草丛中爬去,足有一米五六长。

  就这样,6年来,范献龙把自己所教的130余名学生的家全部走到了,徒步共计4000余公里,走坏了20多双球鞋。

  “就是山区本地的老师,都没有这样家访过。”该校教务主任岳宗胜说。在范献龙带动下,很多老师开始了家访。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范献龙有很深的“感恩情结”。

  范献龙说:“我选择资教很大程度上是受我的老师们的影响,我希望自己像老师帮助我一样,帮这些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去改变他们的命运。”

  在采访中,范献龙深情地回忆起自己的老师。

  范献龙家在荆州农村,父母都是务农的,要同时供家里3个孩子上学,经济上总是捉襟见肘。

  “在我的记忆中,每次要报名的时候,父母都要到学校去跟老师打招呼,希望能够用分期付款的方式缓缴学费。当时,农村孩子上学还没有"两免一补"(免学杂费、书本费,补助生活费)的好政策,老师总是先帮我垫学费,甚至替我缴学费。就这样,我才读到高中。”范献龙说:“没有老师帮助,我可能早就辍学了!”

  “记得念(荆州)将台初中时,刘校长晓得我家里穷,每天来教室请我过早,一请就是三年!三年初中,我没有买过一本笔记本,没有买过一本复习资料,这些都是班主任艾云洲老师买来送给我的。我还记得我吃过的第一根冰棍就是艾老师请我吃的。在高中,也是靠老师帮助才完成学业。记得高考前一个月,外出打工的父亲突然受伤致残,家里更是雪上加霜。我的高考报名费都是班主任邓心莲老师帮我缴的。”

  曾经的苦难岁月,留给范献龙的不是苦涩,而是对恩师深深的感激。进了大学,范献龙赶上了国家助学贷款开始全面实施,他成了第一批领到贷款的学生。

  范献龙说:“我之所以能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离不开社会的关心,特别是我的老师给予我的帮助。正是这些帮助,我才有今天,我一直想找机会报答国家和社会。在神农架,我有了这个机会,也找到了回报的方式。”

  范献龙与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2005年4月,范献龙被抽调去作资教生优秀代表巡回报告,当他提着大箱子准备上车时,一群学生将他团团围住:“范老师要调走了吗?你不能走啊!”有的学生更是“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范献龙只好拿出自己的户口本对学生说:“你们看,我的户口早就从武汉迁到神农架了,我哪里会走啊?”学生们还是不信,范献龙不得不解释好半天,并把大箱子换成小箱子,留下部分行李不带走,学生们才放心。

  在巡回演讲中,范献龙讲得最多的是山区孩子艰苦的求学历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今年到下谷坪乡中心学校资教的大学生肖勇说:“我就是听了范老师的巡讲报告后,才选择来这里资教的,我感到这样活着,人生特别有意义。”肖勇已考上华中师大的研究生,选择资教,顶住了非常大的压力。

  华中农大毕业生林小萍听到范献龙的资教故事时,泪水夺眶而出,她义无返顾地踏上了神农架林区新华乡中心学校的讲台。

  如今,下谷坪乡中心学校已有9名本科毕业的资教生。而整个神农架地区,就有15名资教生是听到他的巡回报告后报名前来神农架的。

(责任编辑:曾永红)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