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厉的老师 慈祥的医者 ——缅怀卢世璧院士(3图)

发布时间:2020-04-13 10:09 |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13日 11版 | 查看:672次



2019年5月,卢世璧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刘宇航摄

2008年,卢世璧(右)在汶川一线进行手术。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大家】  

学人小传  

  卢世璧(1930—2020),1956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1958年调入解放军总医院工作,曾任主任医师。1996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卢世璧是我国骨科泰斗,1972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人工关节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获得突破性成果。在战伤救治、周围神经损伤修复、脊柱矫形、肿瘤免疫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成为业界标准。主持的再生医学项目取得突出治疗效果。卢世璧始终把个人追求与国家、军队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先后参加邢台、营口、唐山、汶川重大地震灾害的医疗救援,襄渝铁路三线建设医疗巡诊和对越自卫反击战伤员救治等重大任务。兼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理事长,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被评为原总后勤部“一代名师”、全国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震救灾模范,2009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

先 河  

  2020年初春,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研究所,橱窗左侧正中间位置的人工关节蜡型已经发黄,边缘龟裂,透明胶带覆盖表面,将快要碎裂的蜡型颤颤巍巍地黏接在一起。我久久伫立在这橱窗前,思绪万千——

  “卢老,您看这个蜡块实在是太碎了,根本不能固定到背板上,周围这么多精致的东西,还要这个做什么?”我漫不经心地问道。“是啊!卢老,您看这个蜡型已经散摊了,不行我们再做一个放上去吧?”旁边一起整理的汪爱媛也应和着。

  那是2008年,一个秋高气爽的上午,刚开完北京奥运会,我们还沉浸在“北京欢迎你”的欢快节奏之中。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研究所即将从要拆除的东病房楼,搬至现在的南病房楼一层。原来的实验室仪器都要重新归位,最让我们挠头的,是那个固定人工关节假体部件的展柜。部件全是金属,沉不说,黏胶也已经有了年头,轻轻一碰,金属部件就会从展板上往下掉。最后实在没有办法,我们干脆将所有挂在墙上的样件取下来,打包到了新的办公地点。对此,不少同事好一阵埋怨。

  “把那个蜡型拿给我,你们先固定别的吧。”于是,我们将其他不同类型的人工关节假体,一个一个用尼龙丝线固定到展板上。而卢老要了透明胶带,把自己关在办公室,整整一个上午。

  临近中午休息,卢老出来了,像个孩子似的欢快,他用那双粗糙的手(多年透视下手法复位,皮肤粗糙,指骨变形)将碎裂的蜡型用透明胶带一块一块地黏结在了一起,“彭江,来,你们看呀,我黏得怎么样?”

  卢老双手捧着,像捧着一个孩子似的,对那块蜡型关爱有加。可是,我们一看,立刻犯愁了。是啊,虽然黏好了,但还是随时要碎的样子,怎么往墙上挂?老人家看出了我们的心思,“你们先挂别的吧,这个我来挂。”

  后来,我们才知道,那个蜡型的历史竟然有36年。

  2008年,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除北京奥运会之外,另外一件就是汶川大地震。作为解放军总医院的专家代表,卢老冲锋在第一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起了人工关节的往事。

  “那是1972年,陈景云主任把我叫到身边,当时我还是主治医师,嘱咐我带着王继芳教授(当时是住院医师)一起开始国产人工关节的研发。”卢老回忆道,当时我国正处于动荡时期,被外界封锁,衣食极度不足,原材料匮乏,加工手段落后,几乎没有外文资料可供参考。一切都是白手起家,人工关节假体形状怪异,无论怎么描述,绘图师(那时只有手工绘图)和工人师傅也领会不了卢老的意思。最后,卢老干脆亲自木刻人工关节模型,指导设计师依照这个模型绘制工业设计图,赴宝鸡的深山中寻找金属钛,选择金属材料的配比,先后经过制作蜡型、浇铸成型、铸造毛坯、精技工成型等研发步骤,直到动物实验成功。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一年后开始了我国首例人工关节(肘关节、股骨头和全髋关节)置换术。

  是啊!看着橱窗里的一个个样品,里面有金属毛坯,有人工股骨头、人工髋臼,有人工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指间关节,有骨水泥型假体,有珍珠面型非骨水泥假体,有最早的钛金属假体,有钴铬钼不锈钢假体,有肿瘤型假体,还有髋膝关节的翻修假体……1972年—1991年,时间跨度20年,我们最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卢老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奠定了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今天的成就,开启了中国人工关节外科的先河。就是这个蜡型,这个粗糙的铸造假体,这个木质的人工关节模型,在那个没有原材料、没有数控机床、没有计算机、没有CAD辅助设计,白天手术、夜间加班的年代里,需要何等的坚持和努力,才能做出如此成就。

严 苛

  我是2002年来到骨科研究所攻读卢老博士的,刚来时,因为第一次面对一位院士,对老人家还是怀着几分恐惧。随着与卢老的接触增多,才发现他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两面性”——学问上的一丝不苟和生活中的俭朴随意,形成了鲜明对比。

  记得2002年秋,博士研究生上基础课阶段,我与同学在食堂午餐,饭后闲聊,突然有人提醒我,“看,那不是你‘老板’吗?”(我们私下称导师为“老板”)。放眼望去,还真是。卢老身着夹克衫,手里拿了个烧饼,边走边吃,全然没有著名专家的高大形象。他来去匆匆,我本想上去打个招呼,结果一转眼,他就出了食堂,消失在人流之中。

  在那以后,我才发现,在生活方面,卢老非常俭朴,吃饭没有过多要求,经常加班,加班后与工作人员和学生一起吃盒饭,就餐时也会一起讨论学术问题。而在日常生活中,他经常跟大家开玩笑,全然没有大牌专家的架子。

  但是,一说起做学问,很多在研究所工作和学习过的人都清楚,从来不敢有半点马虎,因为卢老对每一个研究细节的要求都达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同时,他对学生的要求也非常严格。

  读博期间,我从事的是股骨头骨坏死方面的研究,那时国内还没有MicroCT,需要在组织学切片的基础上对松质骨切片进行三维重建,经常工作到凌晨一两点,但按照课题进度,仍有些慢。

  突然有一天,卢老把我叫到办公室,听我汇报完进度后,他突然生气地批评道:“你毕不了业,不要怪我!”我立刻无语了。当时很是不理解,自认为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还这样说我,觉得非常委屈。

  回来后,我对比标书进度,发现确实慢了不少,知识量也不够。在随后的研究工作中,我再也不敢有丝毫懈怠,索性住在研究所,白天做实验,晚上看文献。终于,在卢老和辅导老师汪爱媛教授的帮助下,历经失败,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那段时间,我的脑子里除了研究就是思考,除了掌握基本实验技能之外,还阅读了大量文献,在学习医学基础课程之余,还掌握了大量包括计算机图形学、三维重建理论与实践、MicroCT骨计量分析和基于骨小梁结构的微有限元分析、骨强度计量方法等工科知识。加上大学毕业后学过一些力学方面的课程和博士期间的大量阅读和实践,获得了很多学术领悟,尤其是在股骨头骨坏死的塌陷机制方面,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识。

  后来,我自己也开始带学生,经常叮嘱他们,千万不要荒废研究生时期的宝贵时光,回顾那些年的忙忙碌碌,有人问我哪个时期的收获最大,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一定是博士期间,正是在那段时间,能够排除一切干扰,在导师的指导下,将自己过去的所学做一个集成,并攻读将这个集成放大,形成对事物的科学认识和独立见解,也终于敢对教科书的某些观点和某些治疗方案提出异议。

  虽然,卢老的批评已经过去17年了,但当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正如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所说,一生中真正让你难忘的是对你要求严厉的老师。后来,在与卢老的沟通中,我也了解到,他批评一个人,并不表示这个人不好或不努力,而是希望他更好、更努力,可见老师的用心良苦。

  现在我带学生,也按照卢老的要求,不敢松懈,不误人子弟,让学生掌握真才实学。正因为严格要求,我的学生在硕士研究生毕业时,不仅通读骨科教材,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收获满满,还在科研知识和技能方面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并有多篇SCI文章发表。

  起初,我还向学生们解释为什么严格,现在也不解释了,因为所有的学生事后都会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许多人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了非常优秀的业绩,正是因为他们在研究生期间受到了系统培训,基本功扎实。正是这种踏实做事、持之以恒的学风,促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有了更多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

担 当

  从卢老的日常工作言行中,我们更能体会到他的谆谆教诲和勇于担当。

  在骨科临床上,有一种难治性疾病叫股骨头骨坏死,主要是因为创伤、激素使用或酒精导致股骨头血供障碍。股骨头骨坏死早期症状不明显,只有到II期以后,机体自身的修复导致股骨头骨结构改变才会引起疼痛不适。

  在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的资助下,我们成功建立了鸸鹋股骨头骨坏死塌陷模型,随后确立了组织工程技术修复治疗早期股骨头骨坏死的治疗方法,即采用组织工程技术局部抑制破骨过程,局部植入细胞和组织工程骨促进成骨过程。

  2011年8月,我们准备首次将这项技术应用临床,尽管动物实验获得成功,但是要将培养的自体骨髓间充质细胞注入人体骨内,还是担心并发感染,并发脂肪栓塞及肺栓塞以及骨坏死加重等状况。

  这时,已经81岁的卢老给我讲起了他当年进行我国第一次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时的故事。由于是全国首例,为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医院停掉了他当日的所有手术,医院院长和政委在手术室外等候,全力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卢老告诉我,他当时作为主刀医生,心理压力非常大。那时,作为骨科主任的陈景云教授,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出了问题算我的,你就大胆干吧!”

  “现在,我想对你说的也是这句话‘干吧,出了问题算我的!’”卢老对我说。

  手术成功了。

  半年后,病人过来复查,髋关节功能和股骨头外形均不错,但髋关节核磁共振的结果还是显示坏死,我一时迷茫了,“是不是治疗没有效果?”一时不知道该如何跟病人解释。

  我找到了卢老,他拿着片子,仔细看后,把我叫到看片灯前,拉着我的手,将手术前后的片子一幅一幅对比,结果惊讶地发现,坏死股骨头的外形不仅保持完整,坏死的范围也明显缩小,骨坏死的类型也由JIC分型的C型(塌陷率100%)转变为B型(塌陷率60%)。直到手术后第9年,这个病人的股骨头不仅外形良好,而且核磁信号恢复正常,髋关节还能活动自如。

  我们治疗股骨头骨坏死所采用的组织工程技术于2018年成为北京市卫健委重点新增医疗服务项目。在那之后,我也学着卢老教我时的样子,把学生和病人叫到电脑前(现在图像都在电脑里保存),采用卢老教我的办法,将手术后与手术前的片子一幅一幅做对比,告诉他们——“哪个区域的骨头吸收了,哪个区域的骨头长起来了”,今后还应注意什么。

  有些人嫌我啰嗦、磨叽,但我心里清楚,在我迷茫时,我的老师卢世璧院士就是这样不厌其烦教我的,我也应该这样对待我的学生和病人,因为这样的教诲,已经融入我的内心深处,成为我思维和行为的一部分,更成为我的工作习惯和行为准则。我要像卢老对我一样对待年轻人,做到“东风化雨,春泥护花”。

  卢老的博学、严厉和宽容,不仅造就一批批著名的医生和学者,其教书育人的方式也深深地影响着后辈。我不是卢老最出色的学生,但在我心里,卢老始终是我最出色的老师。

执 拗

  说起卢老的医术和学问,无人不称赞。有人不禁要问,卢老是如何达到这一境界的?虽然卢老靠人工关节起家,但我接触他时,他的研究已经转向,主要集中于组织再生方面(包括神经、关节软骨和骨)的研究。

  组织工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把创伤修复从置换(Replacement)、修复(Repair)带到了再生(Regeneration)时代。卢老时刻告诫我们,一定要在关键领域和关键技术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创新,一定要紧密结合临床。他强调,骨科研究所的方向是应用基础研究,一定要以“科研课题来自临床,科研成果服务临床”为宗旨。这一点我的体会特别深刻。

  那是2006年春,我作为杨强博士的辅导老师和研究生一起做课题,方向集中于组织工程软骨支架的制备。当时,可以作为软骨支架的材料很多,工艺也种种不同,骨科研究所已经探索出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的制备方法,但是呈颗粒状,因为关节软骨内的Ⅱ型胶原纤维排列是取向的,在如何取向这一点上始终不令人满意。我看到文献中PLGA等材料做出的支架结构和可降解性能都让人满意,产生了改变方向的念头。

  那时,正逢师母病危住院,卢老全家上下都在为她的病情忙碌。百忙之中,卢老听取了我们想更换支架材料的工作汇报。没想到,刚提及此事,卢老就严厉地批评了我们。他表示,材料可以选择,也可以采用复合材料,但有一点不能变,就是必须以软骨细胞外基质为中心、为基础。

  说实话,我们那一刻困惑极了,没有人这样做过呀!也没有文献这样报道呀!但对于这一点,卢老非常“执拗”,坚持这一方向,并认为这是组织工程发展的重要方向。随后,我们创新性地改进了软骨下细胞外基质的制备方法,采用湿法粉碎,获得丝状纳米级软骨浆料,再重新组装成型交联,制备出了取向性的三维多孔支架。

  在卢老的大力推动下,这项技术申请并经过总后卫生部批准,应用于临床。骨科研究所也成为最先将自主研发的组织工程软骨应用到关节软骨损伤治疗的单位。6年过去后,这一技术先后获得6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得到国际同行认可,称之为“第四代”关节软骨损伤修复技术。不仅如此,该技术也于2018年成为北京市卫健委首批重点新增医疗服务项目,成为组织工程技术临床转化的标志。

  回想起来这些往事,更增加了我对卢老的崇敬,要是当年没有他老人家的“执拗”,也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软骨修复技术。软骨修复技术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在众多纷繁复杂的事务中,大量阅读文献,反复调研、细心揣摩,认准方向、一鼓作气的结果。

  那时候,卢老已进入耄耋之年,仍坚持亲临一线查看病人,与我们讨论课题。大家经常为实验的事情争得脸红脖子粗,仿佛在吵架。为此,许文静经常提醒我们,声音太大了。但每次争论过后,卢老又像个孩子一样,不时开开玩笑,轻松一下气氛,并鼓励我们“真知来源于交谈”。

  在学术上,卢老鼓励个人拥有相反的观点,从来不以势压人,更谈不上事后报复,常常是争论完后,大家分头查文献,回头继续争论,最终形成统一方案,并执行。

  与卢老讨论的过程,不仅是工作,更是学习,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多是做学问的态度——在困难面前的一种淡定自若、一种坚持不懈、一种一往无前。也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我们先后获得国家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的资助。我自己也成为科技部973项目、科技部干细胞专项课题组长和多项国家、军队重要课题的负责人和执行者。

  在卢老的带领下,骨科研究所连续两次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考评中荣获优秀,排名医学实验室第一名。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在2019年全国科技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排名中,名列第一。

  然而,在学科发展取得辉煌业绩之时,我敬爱的老师——卢世璧院士却于3月28日11时30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卢老从医70年,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绝对忠诚,对医学事业执着追求,开创我国人工关节外科先河,在骨科再生医学领域创造非凡业绩,耕耘临床一线,不懈奋斗,研究成果惠及无数患者。

  卢老是301医学精神的缔造者,他诲人不倦,培养了大批顶尖医学人才,锻造了国际一流骨科团队。他的学术思想“科学问题来自临床,科研成果服务临床”引领学科发展,造就国家顶级学科,是我国医学领域的一面旗帜,他无愧于“模范医学专家”的荣誉称号。

  遵从卢老生前遗愿,不给大家添麻烦,丧事从简,没有遗体告别。但他的同事、好友和学生都纷纷来到其生前办公室,缅怀这位医学大家,感谢他为解放军总医院、为祖国医学事业、为国家作出的卓越贡献。

  夜深了,骨科研究所橱窗里的灯还亮着,里面有一个个冰冷的金属假体,有发黄的颤颤巍巍的即将碎成多块的人工关节蜡型,有已经“48岁”的木雕人工关节模型,有令现代人看不起眼的铸造的人工关节毛坯……透过这些冰冷的物件,我仿佛置身于40年前,我的老师卢世璧院士和他的战友,正夜以继日地查阅资料、绘制图纸,以满腔热血将滚烫的钢水浇铸、打磨成型。一批批病人摆脱关节疾患的困扰,走出病房,重新开始他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这些冰冷的假体,是卢老和他的同事们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年代,用热血铸就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见证。“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卢老的成就起源于他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源于他献身医学、服务人民的坚定信念。他的成就在于他在用这样的信念,一口气坚持了70年,他用他的坚持,磨砺出他的光辉一生。

  卢老,一路走好!您的教诲学生铭记心间。

    (作者:彭江,系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研究所副主任)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