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石棉 重读赖宁

发布时间:2020-04-05 00:30 | 来源:新浪网 2011-08-18 10:53 | 查看:10332次

  远去的赖宁 追踪

  8月14日,李林洲接到朋友的电话称,山西太原东仓巷的赖宁雕像没人要,被迁移到了山村,让他想办法处理一下。“山西的事情我怎么处理?”李林洲现任石棉县机要局局长,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赖宁的好友和同学。对于网上的议论,李林洲说,“学习赖宁,是学习他的精神,而不是学上山打火”。

  8月16日上午9时,石棉县城“赖宁广场”前。 7岁的陈伟正在和小伙伴玩弹玻璃球游戏,“赖宁是干什么的?”有人问陈伟,陈伟努努嘴,“打火的”“谁告诉你的?”“我爸爸”。事迹退出教材,画像被摘下、雕像被搬离,尽管人们对赖宁的记忆正渐行渐远,但在他的家乡石棉县,学习赖宁依然很“热”:牺牲纪念日登山比赛、清明扫墓、主题班会……

  成都商报记者 杜玉飞 摄影记者 郭广宇 四川石棉县为您报道

  1988年3月13日赖宁牺牲后,石棉县群众自发参加追悼会,300米长的路上摆满花圈,2000多名群众自发参与送行。此事引起团省委和团中央领导重视,派作家孙云晓到石棉深入了解。孙云晓走访发现,赖宁身上有很多闪光点,于是写成报告文学《英雄少年赖宁》和长篇小说《赖宁的世界》,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

  1989年5月31日,共青团中央和国家教委决定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称号,号召全国各族少先队员向赖宁学习。石棉县随后成立“学雷锋学赖宁办公室”,组成赖宁事迹巡讲团全国巡讲。

  1991年,《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关于要不要引导未成年人见义勇为成为争论的话题,对于学习赖宁也出现了不同声音,宣讲活动随之减弱。

  冷清的陈列馆

  经历过1989年到1991年的高潮后,外地官方组织到石棉参观的情景再难见到

  石棉县城“赖宁广场”一侧,石棉县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门前,一座赖宁雕像俯瞰着广场:稚气的脸庞下,红领巾飞扬着。

  赖宁墓位于石棉县烈士陵园,后面是大门紧闭的赖宁事迹陈列馆。工作人员称,清明节、五四青年节等节日,各机关单位、学校组织来参观时,陈列馆才打开。

  据介绍,陈列馆一楼展板达40个,二楼计划作音像室,循环播放赖宁的故事片和纪录片,但由于缺少资金,暂未实施。每年赖宁牺牲纪念日,赖宁母校的师生会来墓前瞻仰;清明节,全县机关干部、武警、学生代表会来扫墓……但经历过1989年到1991年的高潮后,外地官方组织到石棉参观的情景再难见到。唯一一次让大家印象深刻的是,2008年,赖宁牺牲20周年纪念,两名清华大学和一名西南政法大学的学生,结伴自发到石棉参观。

  为纪念赖宁奔走

  李荣智完整地保留着当年手抄的赖宁日记、照片、学生证、宣传赖宁的书籍等

  石棉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李荣智比赖宁大10岁。1985年,两人在一个暑期美术训练班里有过半个月的接触。赖宁给李荣智的印象是:性格内向,有些书生气,但野外写生时,又像只脱笼的小鸟,又蹦又跳,还热心协助女同学过河。

  1989年,在赖宁母校新棉镇小学教书的李荣智被抽调去整理赖宁生前资料。“实实在在被打动了”,在李荣智家中,当年手抄的赖宁日记、照片、学生证、宣传赖宁的书籍、连环画等,都还完整地保留着。

  1999年,已是石棉县体育局局长的李荣智,倡导每年3月13日在海子山举行登山活动,传承赖宁精神;2008年,时任县文明办主任的李荣智,又发起“纪念赖宁牺牲20周年座谈会”,并抢救性地拷贝了以赖宁为原型的故事片《少年魂》等资料发给各学校。 针对赖宁画像频频被学校撤下等事件,李荣智还约孙云晓写了一篇评论:学习赖宁绝非学习救火,而是学习他的高素质和高追求。

  共青团石棉县委副书记江兰英泽说,在石棉县中小学,几乎都有赖宁的雕像或画像;3月13日赖宁牺牲纪念日和清明节,也会组织中小学生学习赖宁精神。

  赖宁精神被遗忘?

  李林洲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英雄是精神财富传承的一种载体

  对于山西发生的赖宁雕像事件,作为赖宁当年的同学和好友,李林洲认为,这是社会对赖宁精神的遗忘。

  李林洲说,赖宁参与扑火,是有历史背景和时代烙印的,现在看来可能觉得不可思议。读小学时,李林洲也自发参与了很多次扑火,“大家都是自发的,胶鞋都烧穿了”。李林洲说,学习赖宁,是学赖宁的精神,而不是学赖宁上山打火这件事。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英雄是精神财富传承的一种载体。

  小学三年级转学到县城读书,李林洲就认识了赖宁。报到那天,学习委员赖宁看到李林洲很无助,主动上前询问。从此,两人成了好朋友,课外,赖宁还是他们“金龙探险队”的头儿,经常带他们到野外探险。李林洲说,赖宁读的书多,仿佛什么都懂,是个品学兼优的好伙伴。“如果赖宁不牺牲,他现在应该是个工程师,搞科研方面的。”

  而在石棉中学教师张云看来,现在的社会价值观对以前的价值观冲击很大,这场关于赖宁雕像去留的讨论,对于赖宁精神的传承是件好事。

  他们眼中的赖宁

  我认为赖宁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探索精神,遇到事情独立思考。

  ———新棉镇小学六年级学生唐英杰

  虽然赖宁是70后,但大家的童年都是相似的,学赖宁可以学“做人的道理”。

  ———新棉镇小学六年级学生李芷怡

  我最钦佩的是赖宁兴趣广泛,喜欢地理居然还组织了一个勘探队。

  ———石棉中学高二(一)班学生杨浩

  赖宁读的书多,仿佛什么都懂,是个品学兼优的好伙伴。如果赖宁不牺牲,他现在应该是个工程师,搞科研方面的。

  ———石棉县机要局局长李林洲

  性格内向,有些书生气,但野外写生时,又像只脱笼的小鸟,又蹦又跳,还热心协助女同学过河。

  ———石棉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李荣智

  当年为了宣传赖宁,有意识淡化了赖宁作为孩子淘气调皮的一面。“塑造典型,不可能让别人学习英雄的缺点吧?”导致宣传上的“高大全”,现在在一些人看来反而增加了距离感,降低了可信度。毕竟赖宁首先是个有血有肉的孩子,然后才是英雄。

  ———石棉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

  太原赖宁雕像8月底将原址安放

  17日,记者从太原市委宣传部了解到,经过太原市政府召集相关单位研究决定,考虑到东仓巷居民与赖宁雕像有20年的感情,英雄少年赖宁雕像将于8月底道路改造完成后迁回原址。(中广)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