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05 00:21 | 来源:环球时报 2018-03-13 | 查看:8359次
如果他现在还活着,今年应该44岁,也许正是事业有成的时候。他肯定也会有自己的孩子,说不定现在已经上小学或者上中学了。他的父母则享受着子孙三代的快乐,也让自己退休的生活,像普通家庭那样老人忙于照看孙辈。
如果他现在还活着,也许已经成为一名桥梁工程师,这是他儿时的志向与梦想。不过,他的父母在30年前一直认为,他们的儿子会成为一名画家。不管怎样,因为他儿时的成绩都在学校名列前茅,只要努力得以继续,他应该能在大城市有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
然而,30年前的今天,他所在的县城附近发生了山火,年仅14岁的他因为救火,永远未能走出那片火海。他的生命也停止在了1988年的3月13日。
他叫赖宁。
事实
30年后回看这个名字,70后、80后们可能感慨良多,他曾经是那个时代,中国青少年们最熟知的“少年英雄”。然而,此后他的“荣誉”又遭到了一轮质疑;到了网络时代,他几乎又成了被“解构浪潮”吞噬的第一个对象。
作为小学时就熟知赖宁事迹的千千万万少先队员之一,刀哥觉得在今天这个日子,我们有必要重新厘清一下这个“少年英雄”,重新审视一下他的英雄事迹,重新思考一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英雄。
赖宁参加救火那天的事实并不复杂。
1973年10月20日生于四川雅安市石棉县的他,在1988年3月13日那天还未满15岁,当时只是一名初二学生。
赖宁生前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学习成绩很好。小学毕业升初中,本来可以被保送,但是他拒绝了,最后在当年石棉县5264名小学毕业生里,他考入重点中学——石棉县中学,而且是以第一名的成绩。
根据后来的报道和对赖宁妈妈的采访,赖宁的家乡靠近石棉山区,是火险区。赖宁读小学的时候就跟小伙伴组成了“探险小队”,曾3次上山灭火。但他并没有把这些事情告诉别人,直到林业部门把表扬信寄到学校,大人们才知道。
1988年3月13日下午3点38分左右,石棉县海子山因电线短路引发山林火灾。火借风势,刹那间山上一片火海。大片森林、卫星电视转播台和石油公司油库,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赖宁刚写完作业,他和生病在床的妈妈说了声:“我下楼走一走。”妈妈特意嘱咐:“外面风大,别走远了!”。下楼后,赖宁远远望见了冲天的火焰,来不及告诉妈妈,就直奔火场。
根据当时的报道,赖宁先是和他的小伙伴奋不顾身,一次次冲向火海,参与到救火行动之中。这时天色已晚,现场指挥救火的县领导,命令用汽车将参加救火的学生强行送下山。赖宁、周伟、王海等同学也被拉上了车。
在车上,赖宁看到山间的火势越来越猛,又和另外两个小伙伴商议“再向火山行”。找到机会跳下车后,这三个初中生又向山上大火跑去,大家拉都拉不住。但是,赖宁这一去他就再也没有回来。
大火终于扑灭了。14日上午,人们在海子山南坡的过火林带中,发现了赖宁的遗体。他的右臂紧紧挽着一棵小松树,额头靠着山坡,眼镜丢失了, 左手撑着地,右腿还保持着向上攀登的姿势。
这就是赖宁救火的过程。
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是最早采访赖宁英雄事件的人。1989年,孙云晓前往赖宁故乡采访写作,并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长篇通讯《当代英雄少年——赖宁》一文,引发全国热议和讨论。
在此之后的事情,可能很多70后、80后都记忆犹新。
1989年5月,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授予赖宁“英雄少年”“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列为首位)的光荣称号,号召全国少先队员向赖宁学习,掀起热潮。同年11月,赖宁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革命烈士”称号。
赖宁牺牲后,他的母亲黄和榕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多次参加赖宁事迹巡讲。每次巡讲,都会让这个母亲又伤心一次。“国家需要赖宁精神,我们会全力配合,但不会主动去。”
然而,转折在两年后就发生了。
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关于要不要引导未成年人见义勇为,成为争论的话题,对于学习赖宁也出现了不同声音。
2004年《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实施。此后,北京、南京等地,一些学校从墙上摘下少年赖宁画像。
解构
2011年8月11日,矗立在山西太原东仓巷的赖宁雕像因为城市环境整治而被拆除,居民网上发帖寻“赖宁”,该事件由一个简单的雕像放置问题迅速升温,引起公众对“赖宁精神”的再次广泛讨论。
而这一次的讨论已经不再是围绕“未成年人是否应该见义勇为”的争议,而是对赖宁的形象、家庭背景和品质的解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污名化”了。这也是网络社交媒体时代兴起的一个主要特征。
这些“解构主义”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A 赖宁主要是被自己的“冒险主义”害了,违抗现场指挥人员的合理安排,还引导同学去冒险,肯定是不可取的。针对青少年,更不应该宣传他的事迹。
B 据说赖宁严重近视,火灾时和同学看热闹,然后火借风势改变了方向,而赖宁的眼镜在奔跑时掉了,最后没能逃出火海,他根本没有参与救火。
C 赖宁父亲有一位女下属,她的老公是石棉县负责宣传工作的领导。赖宁死后,赖宁父亲通过这位女下属的帮助,假造赖宁事迹。那时候又恰好迎合局势需要,赖宁的事迹便传播开来。
D 他个人的力量简直就是杯水车薪。拿自己的年轻生命去救火,完全是不可取的行为,不仅不值得宣扬,而且应该当做反面教材,应该批评。即便赖宁为了抢救那二亩三分地的树林,也完全没有宣传的必要。
其实,对于赖宁救火事迹的真实性,已经得到多方采访证实了。作为最早采访赖宁英雄事件的人,孙云晓说:“赖宁的故事是真的,不是编出来的”。
赖宁的父母至今仍保存着他的试卷、作业本、日记本,以及他看过的连环画,和他的一些美术作品。赖宁的父亲说,曾经有不少媒体记者带着质疑,到家里采访,但是在看了赖宁的日记和作业本里文字后,听了老师同学们的叙述,他们都相信了。
对于“赖宁是官二代”的说法,孙云晓说,赖宁确实出生在干部家庭,他的父亲是石棉县水电局的一个领导,但级别并不高。在1988年,赖宁并没有因为这个身份得到什么特殊照顾。后来,赖宁的父亲担任县水电局局长,再后来因为家庭原因,一路平级调动,辗转雅安市和绵阳市。
最为关键的是,有些人把学习“赖宁精神”,简单等同于“学习上山救火”,这是一种概念的偷换。
绵阳市南山公园纪念馆是国家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新馆的显著位置,就陈列着一尊赖宁的雕像,纪念馆的负责人说, “赖宁祖籍就在绵阳,作为烈士,他的一些资料已经在这里安放了多年。”
关于“赖宁精神”,这位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一段话对于今天富有深刻的含义。“我们一说到赖宁,并不是说学习他牺牲自我来救火这件事,其实稍微留意下他的生平,你就会发现,赖宁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爱助人为乐,有探索精神,又有开阔眼界。而这种面貌,在如今的青少年身上,恰恰比较缺乏。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过分强调自我,以自己为中心,缺乏一种团队精神和团结互助的意识。长大后走进社会,不少人自私,麻木,比如看到跳楼的,就在下面吆喝看热闹,一些人甚至缺乏基本的道德价值约束。”
对于当前的“解构崇高”的现象,孙云晓说,“时代在变迁,中国正在形成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具体到赖宁的事迹,我认为现在一些人更喜欢‘去神圣化’,尝试‘解构’,对于崇高的东西都怀疑、都不去相信,最后去怀疑一切,然后又抱怨说没有信仰,迷失在物质中。”
英雄
赖宁为什么会在近30年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主要原因还是“赖宁”这个名字在70后、80后中拥有极高的知晓率,而且他是那个时代的“少年英雄”。
将赖宁解构之后,我们再看看现在人们熟知的“少年英雄”,可能得向前推至小兵张嘎、草原小姐妹的年代。
我们需要英雄吗?这个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崇敬英雄是人类情感共鸣,正因为他们的壮举是大多数普通人无法做到的,所以更显得难能可贵。
在那个百废待兴和物质、经济都落后的环境下,“英雄”和“榜样”带来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不可或缺的,国家的建设需要一股强大的干劲。几十年前,在没有高薪厚待的物质刺激下,那些投身国家建设的人、那些努力学习工作的人,就是凭着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定的决心。
而现在,中国仍需要“英雄”,在我们的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英雄”可以引导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可以避免年轻人没有信仰,迷失在物质中。
但是,对于“英雄”的标准和“宣传”,我们的确有一些可以反思之处。
过去的年代,我们对“英雄”“榜样”的宣传中,很多都是“高大全”式的完美型,找不到一点缺点,或者说没有一点“烟火气”。导致“英雄”与普通人的距离太远,所以一些人对过往那个时代有隔膜,对那个时代崇尚、追求的东西存有不少误解,甚至觉得匪夷所思。
赖宁也是如此。虽然他是“少年英雄”,但他也是一个日常中喜欢玩玩闹闹的普通小孩。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赖宁下葬那天,母亲为他做的最后一件事是替他赔偿了一扇打破的窗玻璃。他的母亲在坟前把买玻璃的发票给烧了。
那么,赖宁最后一次上山灭火是因为一时头脑发热,或者逞英雄吗?看看赖宁自己在一些作业中的文字,我们就能知道答案。
在初一一次政治考试考卷上,一道简答题“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怎样做?”赖宁的回答是:我们应该以集体利益为重,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个人利益放在次位,必要时要舍得牺牲个人利益去维护集体利益,关键时刻甚至要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去维护集体利益。
赖宁是这么想的,关键时刻也是这么做的。用现在的语言来形容,赖宁是逆着人流而上。
这种为了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而迸发出的勇气,在当前精致利己主义者越来越多的时候,尤其显得极度缺失,也极度可贵。这其实也是美国大片不断塑造英雄,宣扬英雄的原因之一。
我们应该接受一个英雄,他也是不完美的平凡人。
2009年,赖宁父母婉拒了到北京参加赖宁入选的“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活动,两位老人想着平淡的安度晚年。
很多年后,有记者问赖宁妈妈,“如果赖宁第二次冲进火场她在身边,你会放他去吗?”赖宁妈妈轻轻地回答:“不会。”
2011年,赖宁父母接受媒体采访
从曾经的轰动全国,到现在的遇冷,如今谈起儿子赖宁,他的父母说:我们宁愿要个平凡儿子,也不要个影响几代人的英雄。
刀哥想说的是,搬走一尊雕像不可怕,但影响几代人的精神泯灭了,才是最可怕的。
来源:补壹刀(buyidao2016)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