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0-23 22:06 | 来源: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23日 04版 | 查看:493次
9月16日,江西南昌,东华理工大学。这座有“中国核地学人才摇篮”之称的我国第一所铀矿地质高校,举行了2019年秋季开学典礼。“2006年,因为国防科研的需要,我走进了新疆戈壁深处,从此每年野外工作时间在9个月以上,至今已有13年……”一位中年教师向台下的青年学子讲述了他在戈壁荒漠中的困难、执着与坚守,勉励学子们志存高远、科技报国。
这位中年教师,是东华理工大学铀矿冶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曾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的周义朋博士。13年来,周义朋扎根边疆勘探一线,用他的默默奉献,谱写了一曲当代中青年知识分子为国为民的忠诚之歌。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2006年3月,尚在读研究生的周义朋参与了东华理工大学承担的第一个“地浸采铀”核能开发科研项目,到新疆野外从事砂岩铀矿地浸开采科研工作。
硕士毕业留校后,周义朋一直从事砂岩型铀矿地浸开采及铀矿山地下水环境方面的科研,2015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并作为学校科技骨干,在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挂职任该公司地浸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
2007年至2009年,周义朋深入新疆吐哈盆地戈壁腹地开展国防基础科研项目野外试验。试验所在地与罗布泊相距不过百里,自然环境十分恶劣,酷暑严寒,一年四季罕见降水,沙尘暴肆虐。由于四周荒无人烟,雇工困难,试验期间,不仅需要完成技术工作,现场所涉及的体力活也都需要自己去做。
2009年后,周义朋随项目转到新疆伊犁山区继续组织和开展现场试验。自然环境和工作条件有所改善,但试验任务十分繁重,工作量大,需要保证试验系统每天24小时连续运转,但这里冬季温度低,最低气温接近-30℃,暴风雪频繁,恶劣天气对现场工作人员和试验设施设备都是严峻的考验。为了确保试验顺利进行,只要一有故障就必须随时抢修,否则整个管道系统将在半小时内结冰冻住。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连续在该地坚守了长达6年的时间,完成了两个核能开发项目的野外研究工作。
“我的导师沈照理教授曾对我说,周义朋,你安心做好砂岩铀矿地浸这一件事,你这一辈子就足够了。这句话,一直铭刻在我心里。”周义朋说。
是事业更是责任
13年来,周义朋先后转战新疆吐鲁番十红滩矿床、伊犁512矿床以及510矿床,平均每年野外工作9个月以上,最长11个多月没回一次家,其间有三个春节就是在野外现场度过的。2010年除夕,万家团圆之时,他还在冰天雪地的野外现场修复氧化槽填料支架忙碌着。
2013年年底,东华理工大学与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为了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以“铀资源勘查与开发2011协同创新中心”为合作平台,建立了双方科技人员交流机制。
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735厂负责人介绍,周义朋在新疆工作期间,长期待在野外,一周工作7天,从未休过假,有时甚至连续两个月未离开现场一次。在他的指导下,735厂利用精益化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大量问题,地浸铀资源开采、运行更精准,资源回收利用率得到极大提升,企业整体的铀矿开采产量及效率也显著提升。
“铀矿是事关国防建设和核能开发的战略资源。既然选择了这项事业,把它坚持下去就是我的责任。”周义朋说。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他是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课堂搬进戈壁滩的一个人。”在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周义朋的同事和学生们对他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2016年,周义朋牵头在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建立了东华理工大学“博士实践基地”和“专业硕士实践基地”,进一步夯实了双方的产学研合作,为地浸铀矿山培养了大量技术人员。
13年来,周义朋先后主持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项目、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10余项科研,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他与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及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联合成功研发了砂岩型铀矿多层矿体地浸开采技术,其中多项技术为国内首创。
“能够为国家教育和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倍感光荣。虽然在戈壁滩的坚守条件艰苦,但身处核工一线,我过得非常充实。在谱写中国梦的新时代,我们这一代人更有责任把老一辈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去传承和发扬。”45岁的周义朋说。
(本报记者 胡晓军)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