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手写300万字 每天坚持11小时 79岁教授与时间赛跑完成《中国会计通史》(图)

发布时间:2019-10-17 20:37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10月17日 03 版 | 查看:999次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70年”研讨会在湖北武汉召开,不到50人参加的小型学术会议原本可能静悄悄地结束。但随着一位79岁的老人和他携带的300万字手稿首次亮相,这场会议成为了全国乃至全球会计界关注的焦点:中国会计史第一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郭道扬教授,从71岁开始,闭关8年手写的300万字《中国会计通史》问世。

  该书从远古社会一直写到2009年,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中国的会计发展史,包括中国会计起源,财务、会计、审计发生与发展历程及其基本运行规律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栾永玉称赞郭道扬教授履行文化使命,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大文人”——在郭教授之前,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编写过会计通史;在郭教授努力下,世界第一部会计通史在中国诞生,向全世界彰显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

  2011年,以郭道扬教授为首席专家的“中国会计通史系列问题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会计界课题研究首次获得国家级别的重大立项。

  郭道扬笑言:“本是含饴弄孙的年龄,却给自己找了这么大的事情,很多人都不理解。”

  由于身体原因,郭道扬的眼睛长时间盯着电脑就会流泪不止,所以这部鸿篇巨制是由郭道扬一人逐字逐句手写出来的。

  今年6月11日11时,郭道扬写下了《中国会计通史》的最后一个字。他给老朋友发去短信:“我完成了这件事,中间竟然没有发生意外从这个世界走掉。”

  他是一位老人,也是一名病人,有30年糖尿病史。2005年,他还得过脑梗,2007年在南疆旅行因高烧陷入昏迷,2012年因跌倒造成左手骨折,2013年又跌倒导致左脚骨折。郭道扬与病魔抗争,与时间赛跑,从2011年开始,每天坚持写作11个小时。“我每天必须完成到规定编码页数才睡觉,因为害怕自己哪天身体出问题,研究就停止了”。

  9月5日,记者走进郭道扬教授的书房,整整齐齐摞放着的一袋袋手稿蔚为壮观。他感叹,5卷本一共300万字,而从初稿到誊清稿,写了远远不止这么多字。其中,光是导论就先后写了22稿。

  中国古代重农轻商,会计一科有史无书。上下五千年,在郭道扬教授之前,没有人为会计们写过历史。

  1978年3月,郭道扬从校办农场刚一回到湖北财专(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前身)的教学岗位上,商业部通过商业会计学会下达9个课题,其中包括中国会计史,郭道扬38岁时接了这份工作。当年7月,他完成了9万字的提纲初稿。1982年至1988年,郭道扬的《中国会计史稿》上、下册出版。该书的出版,结束了几千年来中国会计有史无书的局面,中国老一代会计宗师潘序伦先生撰文,盛赞它“填补了我国会计学的空白”。

  英国剑桥大学资深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杰克·古迪在《西方中的东方》一书中作出史证结论:郭道扬的《中国会计史稿》一书中对中国固有复式簿记的考证“不得不让西方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对他们原有的某些假定进行全新思考”,改变了他们过去“只有西方式的簿记形式才是科学的”这一错误认识。

  在友人和弟子眼中,郭道扬一个人的治史路程艰苦而卓绝。

  为查资料在图书馆常常被关;为向一位教授请教问题于凄风冷雨中在屋檐下守候两小时;为弄清一个古汉字读音,八去故宫博物院查询未果,终在一位通晓古代汉字的老人弥留之际问到答案。

  在“四柱结算法”的产生年代问题上,郭道扬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查阅300多册图书,与50多位学者商讨,终于找到确凿证据,最后将四柱结算法的起源定于东汉,比原来提前700多年。魏晋南北朝史料难觅,郭道扬多方求教得知,当时的人有把废弃的账本剪成鞋样、缝在鞋底的习俗,终于从一具古尸鞋底夹层找到账本残片。

  “这是我一生心血的结晶,我相信它们的存在会比我的生命更长久。”郭道扬说。

陈博 徐会超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雷宇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