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挚爱写下农村教育奇迹

发布时间:2010-03-03 09:11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0-03-02 | 查看:869次

  题记:

   作为教育战线的老先进、老劳模,许多人也许对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校长马文有并不陌生。山西日报早在1993年就以《功在今世利在千秋》为题,对他和他创办的学校进行过报道。新春前夕,当记者再次跨入这所具有传奇色彩的学校,看到马老师创新创业的激情一如当年,而学校的变化更加令人鼓舞:对解决农村教育最头痛的缺经费问题、缺好教师的问题等,马校长和这个学校都做了非常宝贵的探索,创造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

  白手起家,勤工俭学,实业兴学,把一所简陋的农村小学办成了一所足可与城市学校媲美的融小学、初中、中职、成人培训、校办企业于一体的国家级示范学校;

   情系农村、农民,致力于办贫困农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不让一个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失学,不让一个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掉队;

   适应社会变化需求,创新办学模式,用教育驱除农民的贫穷,培养出大批地方实用人才。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校长马文有近半个世纪的乡村教育实践硕果累累——

  出左云县城,在空阔的起起伏伏的雁北丘陵公路上穿行10多公里,转过一座山头就看到一片茂密的树林,和树林里一座座现代化的楼房。这就是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进入校区,一眼望不到头的笔直平坦的大道,两旁树木成林,一座座虽不豪华,但在山区也很少见到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办公楼、住宅楼,让人感到这个学校家底的殷实。

  年逾七旬的马文有校长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他思路敏捷,动作利落,提起农村教育的话题,侃侃而谈,常常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他告诉记者,现在的学校融小学、初中、中职、成人培训、校办企业为一体,已培养学生3万多名,学校和企业的建筑面积达到8万多平方米,资产达2亿元,已实现利税2亿元。

  当把这所国家级示范学校与半山坡上孤零零的旧庙小学联系在一起,当知道它竟是在那旧庙小学的基础上,由师生艰苦创业自己动手建成的,特别是了解到马老师蹚出了一条立足农村为贫困农民办学、结合实际培养实用人才的道路,许多人都感到惊讶,继而变成感动,变成对一种精神的敬畏!

  自己动手,艰苦创业,实业兴学,跳出教育穷怪圈,改写了“农村教育经济学”

  马文有校长的职业生涯是从坐落在山坳上的一所旧庙里办的小学起步的。

  1962年秋,24岁的他从晋北师专毕业,被分配到左云县店湾镇井儿沟小学。他第一次走进教室时,屋顶的窟窿能看见天,墙上裂着指头宽的缝。几十名大小不等的学生,面带菜色,挨挤在一起。接下来的日子,外面下大雨,教室里下小雨;冬天更是冷风刺骨,哈气成冰。尽管条件极其艰苦,但干一番事业的火焰仍然在他的心中燃烧着,白天给孩子们上课,晚上教群众识字。

  当时,他的最大的梦想就是让孩子们在温暖明亮的教室里上课。过了三年,当了校长他便迫不及待地向公社提出建设校舍的请求。公社将废弃七年多的粮油加工厂给了他们。但刚搬进去,房屋就塌落了15间。他拿着修学校的报告找上级部门,答复是最简单的两个字,没钱!

  “就算什么都没有,我们不是还有头脑和双手吗?”碰了多次壁的马文有对师生们这样说。后来,他与老师们商量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推倒旧厂房自己动手建新学校!

  即使是自己动手,也需要部分钱。于是,建设学校和勤工俭学一起开始了。

  他既当校长,又担任班主任,还是带课老师,教学本来就够紧张的了。但在教学之余,他带领师生烧砖制瓦,编筐织篓,修路种树……与他一起工作过的老师们至今记得:到山里抬木头,他总是把别人推开,自己挑大头;盖房时,他从架板上掉下,脚面划了个口子,鲜血直流,他怕耽误时间,抓起一把黄土抹在伤口上……

  经过几年勤工俭学和苦干,终于建成了15间教室,13间宿舍,5孔窑洞,学校的校舍成了当时全县农村最好的校舍。1967年学校“升级”,创办了初中班。看到几年的努力没有白费,看到孩子们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上课,马老师心里比蜜还甜!

  马老师是那种对事业追求永不满足的人。要让更多孩子有学上,就要扩建学校,而山凹里的空间有限。于是,他决心再建一所新学校!

  经过四处选址,最后选在离学校2.5公里远的千亩荒坡上。这里西高东低,乱石林立,沟壑纵横,当地人称石板坡。这是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工程量太大了。不知有多少人“好心劝说”,也不知有多少人给他们“泼凉水”。

  但马老师决心已下定。在1975年夏天,他带领师生,推着8辆小平车,带着50把铁锹,开赴石板坡,拉开了建设新学校的序幕。吃在篱笆棚,睡在土窑洞。

  说到当年学校建设的艰苦,马老师笑着说,当时的艰苦已很难想象了。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才看到如今这个学校的平地并非天然,一面是几丈高齐整的石壁,就是当年劈掉的山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思想解放,马老师的才能有了更广阔的用武之地。学校在勤工俭学的基础上,办起了运输队、木器加工厂、印刷厂、地毯厂、实习煤矿等校办企业。从勤工俭学到实业兴学,学校一天比一天“富有”。运输队车辆最多时有60多辆汽车。有了汽车、推土机等现代化设备,搬山造地的速度更快了。

  冬去春来,前后经过20年,搬走土石百万立方米,平地500亩,开辟出左云县最大的“平原”!

  此后,又平地200亩,办起了实习小农场、小林场。

  在百亩农场试验田里,师生们真正像在科研院所一样实验、试验,边学习书本知识边实践,先后繁育优良品种83个,为左云县及北方四省农村无偿提供优良籽种8万公斤。

  校办企业越办越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还加盟了高科技项目电磁极碳酸锂的高科技开发。校办企业的发展为学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经费,步入了自给自足的良性循环。如今这所花园式的学校,教学设备、体育设施属全省一流。在这自然条件很差的雁北山区,学校走出了普遍困扰农村教育的“教育穷、穷教育”的怪圈,农民的孩子在这里享受到了超过城里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

  这两年,在马老师的主持下,学校筹资1.5亿元,兴办了66件实事。诸如,储备了3000万元可持续发展基金,投资230万元为贫困乡镇建起两所学校等。

  更可喜的是,形成了一个学校带动新农村发展的办学模式。“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道路的开通,环境的绿化,使当年没有人烟的石板坡成了塞上高原少有的 “风水宝地”。店湾镇镇政府及所属单位也搬到学校旁边安了家,临近村庄的村民搬来居住,形成了新的村庄。如今,这里成了店湾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了一个以教育为龙头的新型村镇。当地老百姓有一句顺口溜说得很直白:“先有马文有的学校,后有店湾镇的热闹。”

   农民的贫穷之根是头脑贫穷,面向农村,培养新人,挖掉农民的穷根

  马校长崇尚实干,但他更是一个学习者、思想者,几十年一直思考着农村办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学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他出的专著就有3部。

  他出身贫苦,深知农民之苦和教育之神圣。他认为,“农民的贫困之根是人的头脑贫穷,教育贫穷”。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让农村孩子都能有书读,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挖掉农民世袭穷根。

  由于学校在山区,生源是农民子女和农民工子女。缺钱是这些孩子上学的最大障碍。为了使孩子们上得起学,学校设立了“贫困人民教育工程”基金,每年支出400万元补助贫困家庭学生。早在国家实行“两免一补”前就实行了减、免、补,凡住校学生每人每月补助伙食费40元,学习用品全部免费。

  陈达、陈霞兄妹就是其中的受益者。2007年,他俩因失去父亲失学,马老师知情后,亲自登门把他们接回了学校,给他们以最高标准发伙食费,每人每年还发1000元的衣着费。对像陈达兄妹这样的贫困生,若能考上高中、大学,学校仍将他们供至毕业。

  农村学校穷也是缺少好教师的主要原因。为吸引优秀教师,马老师费尽苦心,将荣誉和待遇向教师倾斜,如,每年评选一次优秀老师与模范班主任,他们的奖金是校长的两倍多。优厚的待遇和以人为本的工作环境,使老师们在这里都有一种归属感、荣誉感。

  籍贯云南,毕业于昆明大学的崔恩鲁,因家庭成分的原因,“文革”期间从左云县文工团下放到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别人看不起他,马老师却认为这是给他送来了求之不得的人才。一个爱才,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一个学有专长,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崔恩鲁主动承担了多门课程的教学。十年后他因父母年迈,不得已调回家乡工作。临走时,马老师借来一辆拖拉机,依依不舍,把崔恩鲁送到5公里外的王村火车站。

  48年来,有困难的师生员工总能得到马老师和学校的帮助。炊事员常顺没钱看病,马老师给了4000元。2007年夏,林强老师确诊身患重症,马老师立即与在北大三医院任科主任的早年学生联系,将林强送到北京做手术。手术后,马老师又专程到北京看望他。马老师没有在教职工家吃过一顿饭,而有好多年,每当春节、中秋节,他就把值班同志请到家里。

  在马老师的影响下,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凝聚了一支落地生根的优秀教职工队伍。上级部门先后选调了76名优秀教师。在此情况下,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仍属全县一流,他们获得了各级荣誉称号近300项。

  在广袤的农村,由于缺经费、缺好教师,不少学校教学难以为继,而这个学校却越办越火,孩子们享受到了超过城里学校的优质教育,小学、初中与城里的示范学校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入学率、升学率、普及率一直名列全县前茅。

  这些年择校风盛行,农村不仅有钱人的子女进了城,一些没钱人家也砸锅卖铁让子女进城读书。而在这所学校,即使个别不摸底细的家长选择了城里学校,经过一段时间比较,他们也会一个一个地把孩子重新送回来。

  孩子们能考进大学深造,当然是马文有求之不得的。然而,上大学还不能普及,考上大学的所占比例还不多,那些考不上大学的孩子出路在哪里?

  马老师看到,身有一技之长就能使他们脚下有路,扭转一户家庭的贫困,甚至带动一批人走出贫困。正是基于此,早在1968年,他就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在全省最早创办了兽医班、赤脚医生班,1982年又创办了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历教育班。由于理论与实践结合,因此培养出的学生在社会上十分“抢手”。汽车班的学生被用人单位誉为“全能驾驶员”。现在大同市的部分和左云县90%以上的驾驶员是该校毕业生。

  1983年学校改名为“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后,先后开设了煤矿测绘、机电、农机、幼师、计算机等十几个专业,为当地培养紧缺人才。

  2004年被确定为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

  2006年成为全省首家县级煤矿安全培训中心。

  2007年建成全省首批煤矿管理人员学历教育基地。

  2009年建成非煤产业危化安全培训中心。

  如今,这个学校已培养各类学生3万多名。他们当中有教授、博导,有企业家,有各级劳模,当然更多的是身有一技之长的普通劳动者。2009年学校有个统计:有2080名学生升学深造,有192名学生成为教师,有1030名学生成为农村自主创业者与合伙创业者,有265人成为县乡村医护人员,有1.1万人成为汽车驾驶员,有9922人成为矿山机电、采煤、测绘人员,有4264人从事矿山特殊工种与管理工作,有280人担任乡村干部……在店湾镇西沟村,9名村干部都是该校毕业生,原来的6座煤矿的40名矿领导、技术人员中90%是该校毕业生。

  山屯乡刘栓平前几年慕名来校学习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毕业后办起了汽车修理厂,至去年已盈利20多万元。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改变穷人世袭贫穷的命运。悠悠万事,唯改变穷人贫穷的命运为大。因为,教育最能给天下人带来幸福和快乐。穷苦人幸福快乐,我们做教育工作的就更幸福、更快乐!”正如马老师说的,在这个学校毕业的这些农家子弟,用所学知识不仅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同时也改变了自己和家人的命运,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了快乐!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做多大的官,有多少钱,而在于为人民做了多少事。矢志不渝,老而弥坚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做多大的官,有多少钱,而在于为人民做了多少事。”这是马文有常说的,也是他的写照。艰苦奋斗历程磨炼出他一身正气。

  马老师在艰苦创业的过程中,有甘甜,也有苦有难。学校家大业大,难免有人嫉妒和眼红。有人明火执仗抢过闹过,有人背地里告过状。2002年有人告状,上级纪委几次派人调查。调查组不仅没有查出问题,反而发现“稀罕事”:一是没见过40年不亲自管财务的校长;二是少有这样融洽的干群关系。被调查者都向调查组诉说马老师艰苦创业、勤俭办学的事迹,都为马老师鸣不平。调查组的负责人感叹地说,“我们查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楷模,这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应当受到保护”。

  让人不可理解的是,因为他保持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精神境界,从不用原则做交易,在一些人的眼里他反而成了“争议”人物。今天的人们看到的只是马老师成功的一面。其实他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磕磕绊绊走过来的。有人形容他有“两个累累”,一是硕果累累,一是伤痕累累。

  马老师的廉洁奉公,带出了一个好班子,营造了一个风清气正的小气候,保持了一方净土。有位校服推销员,每年在几个省上百个学校推销校服,最令他折服的是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他到处宣传这个学校风气好、班子硬。

  马老师对子女要求十分严格,一个儿子常年当校车司机,腰椎侧弯,无暇顾及。一次他因帮亲友忙用了校车,被马老师罚款400元。

  在他的感召下,许多副校长、主任、老师都像马老师一样是事业狂、工作狂。马老师把每年发给校长的奖金平均发给校委会成员。副校长、校长助理,也把每年在股份制企业领的奖金上交财务,只享受教师目标责任制津贴的平均数。

  由于马老师取得的突出成绩,上级多次把提拔他提上议事日程,职位有地市教育局长、城市中学校长、副县长等。这些职位哪个都让人眼红,而他一概谢绝,他不愿意中断他的教育探索,不愿意离开为之奋斗了几十年的学校。他说,“我干的是自己想干的事”。

  世上本没有什么奇迹,奇迹从来都是用智慧、心血和汗水甚至是生命铸就的。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马文有用他的一言一行书写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也用自己的行动写下了农村教育的奇迹。在与体制障碍的碰撞中,马文有开创了一种自主创业、自主发展的办学体制,攻克了“教育穷、穷教育”的历史难题,走出了一条学校办实业、实业兴学校、学校出“三才”(人才、钱财、精神财富)、“三才”兴社会的办学道路。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示范学校、山西省模范学校等102项荣誉,全国职业技术学校办学经验现场会也在这里召开,被誉为“农村教育的一面旗帜”。

  党和政府给予马老师高度评价。他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影响中国改革开放30年十大杰出人物等108项荣誉称号。

  1996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接见他,称赞他艰苦创业,实业兴学,人才难得。

  2007年8月,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批示,“要宣传一批像马文有这样献身于农村教育事业的好典型”。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看了他的事迹后批示:马老师的办学精神值得大力弘扬,办学路子值得大力推广。

  ……

  “黄昏兼程赶路急”。记者与马老师接触的时间虽短,但感觉到年逾七旬的他浑身散发着活力,为了农村孩子们,仍不停地忙碌着、奔波着,以使自己的农村教育梦更圆。(记者姚晋平 通讯员明子)

(责任编辑:祁建梅)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