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险一夜变通途,红军神勇留佳话

发布时间:2019-07-21 18:56 | 来源: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15日 07版 | 查看:638次

亲眼见证红军强渡乌江的王顺昌老人今年已经91岁了,但他耳聪目明、身体硬朗。

  在位于贵州余庆县城的家中,老人向记者展示了他写的书《长征漫游记——献给长征路上的同行者》。文字饱含深情、史料严谨翔实,让人惊叹这是一部写成于88岁时的作品。

  “红军过江那年我6岁,家住在乌江岩门渡口边的迴龙场,我父亲王义和是篾匠,一家人靠给大户曹家看碾坊为生。”老人回忆说,1934年的深冬听说红军要来了,军阀王家烈的部队先来村里搜粮搜钱,再抓贫苦的百姓去修江边的碉堡,并放出话来,对红军“一不准听,二不准帮,谁帮便抄家烧房子、断钱粮”。

  1934年12月31日天刚亮,红军来到王顺昌家。“我见战士们很和蔼,就去摸他们背的枪。红军战士真的就把枪给我背上,背上枪,我觉得自己好神气。”看着红军对孩子很友善,大人们也放下了心。王义和跟着红军去见执行渡江任务的团长,这位团长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杨得志将军。

  “乌江可真说得上险,两岸全是几百米高的大山,耸天壁立,像用刀切过一般。江面足有一百多米宽,滔滔的江水翻着白浪,发出阵阵吼声。别说渡过去,就是站在岸边,也会使人心惊胆寒。”这是杨得志将军回忆录中描述初到乌江渡口的心情。“一定要渡过去!因为我懂得我们先遣团渡江的意义……要摆脱蒋介石数十万追兵,乌江之战是关键。”1月1日,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一师在迴龙场打响了“突破乌江”的第一枪。

  “乌江自古没有桥,渡江的大船或被军阀烧掉或沉入水底,靠几艘小船一个月也渡不完3万红军。”王顺昌老人回忆说,红军想出了扎竹筏过江、捆竹排架浮桥的办法。“我父亲和祖父去周家寨砍楠竹,再把竹篾一股股地绞成碗口粗、20丈长的大龙绳,用来捆扎竹排。红军称赞道,王师傅,好手艺,了不起,我们从没见过这么好的龙绳。父亲后来告诉我,得到红军的夸奖,心里特别高兴。”

  从1935年1月1日起,红军分三路强渡乌江,并与北岸守敌发生激战。

  在老渡口,红四团组织八名战士以三连连长毛正华为队长进行武装泅渡,因敌人火力太猛,牺牲一名战士,泅渡失败。当天中午,红四团发现上游的新渡口虽然地势险要,但守敌薄弱,当晚红军在此处撕开了乌江天险的缺口。

  “对岸的枪声还在响着,竹排缓缓离开了浅滩,十米、十五米、竹排艰难地冲过一个又一个险浪。突然,小山似的大浪向竹排猛扑过来,竹排上的人全都被水吞没了。我顿时一阵冷汗。还好,竹排又从水中冒出来,上面还是八个人。”这是杨得志将军写下的红军渡江时的艰险。

  王顺昌老人说,红军到了对岸,将八股龙绳拖过江,在对岸打了八个打木桩,八股交错捆住竹排和门板,半夜时分,浮桥架通。“我祖父双手一招,喊着:‘有德大军上桥梁,前程万里顺三江。’红军浩浩荡荡跨过乌江。”

  1月2日,红一、九军团从岩门迴龙场强渡乌江,1月3日,中央军委纵队、一军团二师及五军团从江界河突破乌江,1月4日,红四军从楠木渡、茶山关飞渡乌江。蒋介石预言红军一个月也不能渡过的乌江,仅仅三天,大军全部渡过。

  王顺昌老人说,第二天天亮父亲王义和来到江边,方才看清楚红军浮桥的全貌。“我父亲惊叹道:神啦!乌江架桥千古未成,红军一夜架成,还能过千军万马。”王义和精心收藏了浮桥上的两根楠竹,新中国成立后捐给了遵义会议纪念馆。

  “长征是一部史诗,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人物和故事,也充满了大场面、大格局。能通过回忆和研究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留下一些纪念的笔墨,对我而言是多么自豪和荣耀。”王顺昌老人在《长征漫游记——献给长征路上的同行者》一书的前言里这样写道。

  (本报记者 吕慎)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