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7-18 20:14 | 来源:辽宁文明网 2019-07-17 | 查看:4448次
“1995年8月3日,王二叔,5元;8月4日,李叔,10元+20元……”这是朝阳北票市南八家子乡政府统计助理李凤灵珍藏20多年的特殊“账本”,账本里记录的是100多位好心人借款给她们兄妹四人求学的金额。这些好心人都没有让她写下一张借条,无论是借款几百元还是几元钱,她都会暗自承诺:我一定要还上这笔钱。
12.54万元,从开始记录,到还清最后一笔借款,李凤灵用了21年。
“如果没有这些好心人的帮助,我们是无法完成学业的。”李凤灵说,账本里记录的不仅仅是每一笔借款,更记录着父老乡亲给予自己的温暖。
李凤灵住在北票市南八家子乡雹神庙村当石沟村民组。“这个小山坳,看起来不起眼,但28户人家走出了22名大学生。”李凤灵语气里带着骄傲,她的妹妹研究生毕业,弟弟获得了博士学位。
那个时候,李凤灵父母靠着十几亩山地,供4个孩子读书。“就是种地也要有文化。”父亲抱着这样坚定的信念,鼓励和支持孩子们读书。
作为家中长女的李凤灵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初中毕业时,她选择了报考中专,读中专的第二年,父亲遭遇车祸,双腿骨折,家里的负担更重了。李凤灵想过辍学,但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继续学业的李凤灵更加节衣缩食。
1995年,李凤灵中专毕业,分配到了南八家子乡政府。这一年,大妹妹考上了中专,小妹妹和弟弟考上了高中。
然而,李凤灵还未从可以挣工资的喜悦中走出,6000元学费再次堵在了弟弟妹妹的求学路上。
有人不解,但更多的人还是伸出了援手。几元、十几元、几十元、几百元,全家东挪西借才凑齐6000元的学费。
“他们的日子也不宽裕,也是省吃俭用攒的钱借给了我们,我们兄妹打心眼里感谢这些好心人。”李凤灵仍记得一个个温暖的片段:她的同学自己手里没钱,就从同事那里借来60元给李凤灵;承包从乡里到北票市里班车的好心人知道了李凤灵家里的情况,不但多次借钱应急,还免收李凤灵一家人的车费……
刚参加工作时,李凤灵工资并不高。她每个月领完工资后,除了给弟弟妹妹们交生活费、书本费外,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还钱。赶上弟弟妹妹们一起交学费时,她的工资不够,就需要再去借钱。借钱、还钱,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为了信守承诺,李凤灵十多年坚持每天步行六七公里山路上下班,舍不得买个代步工具,更舍不得给自己买件像样的衣服。2016年8月10日,终于还清了最后一笔借款。
对李凤灵来说,这不是一个普通的账本。这上面记录的每一笔借款可以还清,但父老乡亲的恩情是难以偿还的。她说,只有脚踏实地好好工作,服务好乡亲们,才能对得起那份沉甸甸的信任。
来源:辽宁日报
编辑:孙玮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