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镜堂:与祖国同频 与时代同步(图)

发布时间:2019-05-13 20:20 | 来源: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13日 01版 | 查看:1117次

 何镜堂院士 本报记者 王忠耀摄/光明图片

  【光明访名家】

   5月7日,记者如约来到广东广州华南理工大学旁的何镜堂院士工作室,建筑布局精巧,艺术性和实用性兼具,让人眼前一亮。“这里由始建于1932年的老中山大学教授住宅区改造而成,我们在进行内部改造的同时,完整保留了先前的建筑式样、布局和肌理。”一头银发、精神矍铄的何镜堂缓缓道来。

  古朴庄重的建筑,通透明亮的落地窗,还有铺满屋顶的“节能神器”针叶佛甲草,这座充满浓郁岭南地域风格,具备先进机能的工作室,浓缩着何镜堂的建筑人生,折射出一种永不止步的朝气与活力。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与这座工作室,是我职业生涯中的3个代表作。它们分别代表着牢记历史与展望未来、民族复兴和传承创新、宜居宜业。这也恰恰契合了祖国从弱到强的发展步伐和我个人的成长轨迹。”何镜堂告诉记者,自己前进道路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祖国和时代的馈赠。

  1938年生于鱼米之乡广东东莞的何镜堂,自小便对绘画有浓厚兴趣。“少年时代,我常常带着干粮和画板跟哥哥到郊外写生,逐渐培养了对艺术的兴趣。而我又喜欢数理化,想当工程师,听老师说建筑师是半个艺术家、半个科学家,正合我心意。”1965年,何镜堂凭着勤奋刻苦,成为华南理工大学第一位建筑学研究生。

  何镜堂真正的建筑人生,起步于1983年举家从北京迁回广州之后。“当时觉得还有15年就要退休了,一定要抓紧每分每秒,在钟爱的建筑设计领域做出一点成绩。所以在听到深圳科技馆招标的消息后,第一反应就是机会来了。”回忆起和夫人李绮霞通宵赶制设计方案的场景,何镜堂至今记忆犹新。而中午参加竞标,当晚就被通知中标的“深圳速度”,也让彼时的何镜堂对改革开放和国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深圳科技馆的设计方案在为何镜堂带来生涯第一个奖项的同时,也让他坚定了对今后每个设计方案“三到位”的严格要求。“完成一项工程实践,获一个设计奖,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在日后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我也要求他们这样做。”严格认真和精益求精成了何镜堂团队每个作品的注脚。

  除了由京返穗开启建筑人生,何镜堂认为自己的人生还经历过两次重要抉择:一是1992年决定放弃移民美国的机会,将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奉献给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中的祖国;二是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后,放下过往荣誉重新出发,踏上事业新征程。

  “从1999年参加浙江大学新校区设计方案招标算起,至今我和团队参与了超过200所大学校园的设计规划。”被誉为“校园建筑设计掌门人”的何镜堂,早已可以做“裁判员”,却因为热爱,始终坚持做奔跑在赛道上的“运动员”。“参加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投标的设计方案有344个,要从他们当中脱颖而出,难度不小。”何镜堂笑着说,以自己的资历,本该是那场竞争中的评委。

  去年6月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被誉为“办好一次会 搞活一座城”。在这次吸引了世界目光的主场外交活动中,作为主会场的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备受关注。依山面海,恢宏大气的建筑犹如一只舒展两翼、凌空飞翔的海鸥,与山、城、海、港、堤融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何镜堂团队的又一力作。

  何镜堂还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创院元老,曾经从1997年开始担任了18年院长。在他看来,除了“运动员”和“裁判员”,“教练员”也是极为重要的人生角色之一。数十年的教书育人,何镜堂培养出数以百计的建筑领域人才,也让他收获了总体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两观三性”创新理念。

  “创新,绝不是脱离建筑本质去追求形式的新、奇、特,而是要贯穿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兼顾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和谐统一。”何镜堂表示。

  “各种不同思维的碰撞、敢于创新和敢于竞争,以及与团队成员和谐共事,是我们团队最重要的几个特点。”何镜堂坦陈,建筑设计需要灵感的不断碰撞与交流,因此出色的团队是取得成绩的重要基石。

  采访过程中,何镜堂一直强调周正品格对建筑设计行业的重要性。“诚实、懂得关爱他人和感恩是我最看重的特质。在教学和工作过程中,我要求自己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想法并努力做到循循善诱,毕竟建筑设计领域中没有绝对的正确。”耄耋之年的何镜堂谦和得仍像是初出茅庐的新人。

  采访即将结束时,正赶上何镜堂最得意的学生、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倪阳前来看望。谈起当年鼓励倪阳去哈佛大学深造和攻读博士生的往事,荣誉等身的何镜堂依旧是那个诲人不倦、奖掖后进的先生。阳光透过树叶洒落在他的银发上,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大抵如此。

  (本报记者 王忠耀 吴春燕)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