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雷:祖国最北端的老师(图)

发布时间:2019-05-09 09:09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5月09日 01 版 | 查看:754次

“哪怕只是改变一点现状,也算没白来一趟” 

  【人物小传】王忠雷,第二十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大学毕业后考录特岗教师,到祖国最北的漠河县北极镇北红村希望小学任教。曾获全国优秀教师、黑龙江省希望工程园丁奖和希望工程年度人物、黑龙江省第十七届五四青年奖章、黑龙江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等荣誉称号。

  “现在挺幸福的。”扎根祖国最北最贫困的农村教学点近10年,王忠雷送走了一茬儿又一茬儿学生,也见证了学校从不通电到多媒体教学进课堂的变化。

  2009年的一次特岗教师招考,为刚走出校园的王忠雷和黑龙江漠河县北极镇北红村希望小学(以下简称“北红小学”)牵上了线。

  “特岗教师的岗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差嘛。”2009年12月第一次站在北极镇中心校门口,看到三层教学楼、宽敞的校园,王忠雷感到很放松。但还没来得及适应,就被告知他要去的是一个村级教学点——北红小学。

  “我第一次见到那么深的雪,足以没膝。100公里的路走了7个小时,一路颠簸。”王忠雷记得,到达北红小学时已接近晚上10点,校园里立着两个破旧的篮球架。推开宿舍门,他看见纸糊的棚顶、缺了半条腿的桌子、铺着报纸的炕……

  王忠雷拒绝了学校老师请他去家里住的邀请。“我想好好想想。”看着电量告急又没信号的手机,他第一次感受到与外界失去联络的恐惧,“曾无数次想像过以后工作的环境,但绝没想到是这样”。

  村里没通电,每晚会靠发电机供应3个小时的照明用电。王忠雷不熟悉情况,摸黑打开行李后,躺在炕上度过了他在北红小学的第一个夜晚。

  后来王忠雷才知道,这是祖国最北、最贫困的一个农村教学点。

  “当时我想,就三天,坚持三天找个理由再走,要是马上回去,太丢人。”因为没电,王忠雷吃饭都成了问题。他吃了两天方便面之后,第一次给家里打电话,王忠雷和妈妈在电话两头哭了起来。

  就在王忠雷觉得“进退两难”的时候,村里的乡亲们给他送来了温暖。

  有人拎着刚出锅冒着热气的馒头,有人拎着土豆和一棵大白菜,还有几个孩子凑到他宿舍窗前。

  “老师我家明天杀猪,我爸妈让你去吃猪肉。”丢下这句话,小男孩和几个孩子一溜烟儿跑了。

  “或许是孩子们和乡亲们对我太好了,让我不知所措,想着还有一个月就放寒假了,再等等看吧。”王忠雷给自己的三天期限,默默延长到了三十天。

  那个月,他的小宿舍没断过人,孩子们帮忙整理卫生,老乡们过来嘘寒问暖……

  王忠雷毕业于体育教育专业,以前他梦想的课堂是绿茵球场、塑胶跑道,还有光滑平整的速滑场地。现实中,他的第一堂课却在只有7个孩子的教室上。在这里,他要习惯复式教学,要承担语文和数学教学。带出一个体育队的“小目标”搁浅了,这个时候,王忠雷才明白岗前培训时为什么会给他这个“体育老师”培训数学、语文了。

  走上三尺讲台的王忠雷想为孩子们做点什么,“哪怕只是改变一点现状,也算没白来一趟”。

  他第一次给全校做了小整顿,收拾出图书室,陪孩子们一起课外阅读。“或许孩子们觉得我还算比较认真,他们不那么散漫了,上课也认真了起来。”王忠雷说,复式教学动静搭配,语数交叉,觉得特别充实。

  在这里的第一个教师节,孩子们精心为王忠雷准备了特别的礼物——用五谷粘成的贴画,用烟盒做成的贺卡,从家里带来的鸡蛋和猪肉。

  在北红小学的日子,总是艰难与感动并存。特岗教师三年,王忠雷坦言,内心“想走的”的念头一直没断。但是既然在这里一天,就要对得起孩子们。

  2011年的冬天发生的事儿,王忠雷至今仍记忆犹新。

  寒假开学前一天,他到县城给孩子们取学习资料,准备回村时却发现,雪太大,村里唯一一辆通往县城的车没来。很多出租车司机一听说去北红村都摇头。好不容易有车愿意走了,可在距北红村还有20多公里的地方车子上不去了。“司机担心天快黑了太危险,不让我下车。可明天就开学了,我不能不回去。”王忠雷在山上找了根树枝,担着书,深一脚浅一脚地往上走。

  那次,王忠雷是带着妈妈和女朋友一起回去的,“她们正好也想跟我去看看”。他们在雪地里走了三个多小时后,才碰到一个管护站。几个大爷留他们烤火、吃东西,还开着拖拉机把他们送了回去。回到宿舍的时候王忠雷才发现,雪水化了又冻,鞋子都脱不下来了。

  2012年,女朋友于晶决定来北红小学,这让王忠雷既意外又惊喜。“我们是大学同学,她是音乐系的,我当初考特岗她虽然没说什么,但我知道她内心是不太赞同的,她能来我很意外。”

  而于晶的想法很简单,“我来这里,就因为你在”。2011年,于晶去看王忠雷时给孩子们上了一堂音乐课,孩子们都很喜欢。

  和王忠雷一起搭班子的同事调走了,原本在城市里办培训班的于晶顶了上来。

  “她来了,校园有了歌声,六一儿童节有了文艺汇演,孩子们喜欢上了跳舞,爱上了弹琴。”王忠雷说,2013年,北红小学的孩子第一次站在县艺术节的舞台上。

  后来,两人结婚了,这所小学也变成了别人口中的夫妻学堂。

  王忠雷现在想起来还特别紧张的是,村里信号不好,电话经常打不出去,他差点赶不上爱人生产。临产那天,他好不容易才打通电话。“赶到医院一个小时,儿子就出生了”。

  现在,为了不耽误教学,王忠雷把夫妻学堂变成了“家庭学堂”。“我爸妈过来帮着带孩子,五口人都住在学校”,技工出身的父亲还帮忙管理学校的锅炉暖气。有了家人的支持,王忠雷工作也更安心了。

  王忠雷自己也不知道他和孩子们的感情是什么时候建立起来的,也不记清从哪一刻起,自己不再张罗着往外走了。“也许是孩子们帮我打水时,那深一脚浅一脚的小背影,也许是每次放假都会问我开学还来不来的那个小姑娘……”

  2016年,王忠雷荣获第二十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觉得,自己是沾了这个地方的光。“我永远记着那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王忠雷庆幸自己最终留在了北红村。很多人都问他,还会在这里待多久。他说:“只要还有一个孩子在,我就会坚守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

  如今,学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好心人的帮助下,教学设施不断完善,有了平整的篮球场地、微机室,多媒体教学也逐渐走入课堂。孩子们眼界开阔了,知识面打开了,王忠雷觉得,自己干得也更有劲儿了。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杜沂蒙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