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06 08:05 | 来源:长沙晚报 2010-01-05 A5 | 查看:1737次
戴着“放大镜”上课,刘家便的造型比较“外星人”,但这些山村的孩子们却已经是见怪不怪,对刘老师的课,孩子们都上得特别认真。陈飞 摄
“叮……”一阵急促的上课铃响后,刘家便把一个修手表用的弓形放大镜扣在右眼上,这样可以让仅有“指光”的右眼看得更清楚。他就是衡阳县关市镇梅麓小学校长刘家便。
今年53岁的刘家便,双眼几乎失明,却在三尺讲台上整整守了27年。上个月,他被评选为衡阳县的师德标兵,目前正在全县开展巡回事迹报告。
1977年,刘家便通过考试成为衡阳县关市乡梅麓小学的一名民办教师,语文、数学、音乐、体育、历史、地理,这些课程刘家便一肩挑过来,同时还担任班主任。
1982年冬,刘家便在乡学区参加期末考试阅卷时,忽觉两眼模糊,视物不清,一连几天都是如此。因忙于工作,直到寒假,刘家便才去医院检查,但是医生也查不出病因,只说可能是过多劳累、过度用眼造成的,并一再叮嘱要加强营养少用眼。
刘家便家境贫困,加强营养无疑是一句空话。他的工作强度一如往常,眼睛的状况越来越糟,尽管动过10多次手术,但始终无法治好。1990年,刘家便的左眼只有“指光”,渐渐失明,右眼也仅有微弱的光感,而且配不到眼镜。
乡学区领导决定让他休息,工资、待遇照常。可是离开学校的那天,学生们哭着拽着不让他走。他当场立下“军令状”,“我眼瞎了,但心没瞎。我的知识还在,手脚仍然健全,请相信我,我保证把学生教好。”
1993年,刘家便当上梅麓小学的校长。梅麓小学有200多个学生,10个老师,其中有4个老师是代课老师,工资三四百元一月。“根本留不住人才,好的就到更好的学校去了。代课老师找到更好的工作,也都立刻走人。”刘家便的言语中颇多无奈,而这也是众多农村学校面临的困境。
(责任编辑:吴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